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二三月份如何培养微生物进行显微镜观察? [复制链接]

1#

[讨论]二三月份如何培养微生物进行显微镜观察?

[讨论]二三月份如何培养微生物进行显微镜观察?


 


      六年级下册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三一课,教学中要培养微生物,用什么方法培养好?

分享 转发
TOP
2#

前几天找不到稻草,于是我就在操场边找到几片枯叶,放入水中(烧杯),


但是几天过去,显微镜观察下没有发现微生物。


也许是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够,也许是微生物没有培养成功。

TOP
3#

1、找来稻草或干草。


 


2、找来自然水域的水,最好是稻田边的水或池塘水。(为把握起见,可以多取几个不同点的水样混合在一起)


 


3、需要提前较长时间准备,现在的气温估计要10来天。


 


4、适当加点牛奶,更有利微生物的繁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5 22:24:24编辑过]

TOP
4#

我2月19日开始培养的,这几天上课里面已经很多微生物了,不仅看到了很多草履虫,还看到了变形虫和钟形虫,按兔子老师的方法做的,不过,没做第4步。
TOP
5#

我正在照兔子老师的方法在培养中,不知道行不行?想弱弱的问一句:200倍的显微镜下能看清草履虫吗?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6#

我们这边老师们都在校园池塘舀水来观察的,按照兔子老师说的方法来试试看。
TOP
7#

教师用书,你看了吗——


 


1.采集和培养微生物。


 


本单元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提供水中活着的微生物供学生观察。因此教师事先要在学校或学校附近的沟渠或池塘里(这些水不太流动、含有较多有机质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取一些水亲自调查一下,看看水中是否能看见微生物。在取水时可多跑几个点,并在瓶上做好标签,回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哪个水域里含的微生物比较多,就可以作为教学观察材料的取水处。同时,要记录这样的水中能看见哪些微生物,针对这些微生物,做好教学中图文资料的准备。


 


如果条件许可,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采集和培养微生物。一方面为实验提供观察材料,一方面让学生注意观察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微生物生活在养料比较丰富的水中,而且常常聚集在水的上层?通过这些活动,为下面判断它们是不是生物提供一些依据。


 


草履虫是一种水中常见的单细胞原生动物,体形较大,是水中微生物的典型观察材料。采集的方法是:从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渠、溪沟中,取水放人试管内。将试管对着阳光,如看到有白色小点在水里游动,就说明水中可能有草履虫,带回校后再用显微镜观察、确认。如果要需要自己培养,可将当年或前一年的稻草秆剪成3厘米长的节段,取10克左右,置于1 000毫升的水中煮沸后,再继续煮10^-15分钟,待水凉18^-24小时后,就制成了草履虫培养液。然后将采集到的草履虫放人培养液中,一星期后,草履虫就会大量繁殖出来。在培养时要注意:因为草履虫是好气性生物,所以培养器皿的液面上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如长期培养,隔2^-3天就需更换部分培养液,方法是用滴管吸出底部培养液和沉淀物,然后加人等量的新鲜培养液。还需定期测定培养液的酸碱度,培养液要略带碱性(pH为6. 5 ^-'7. 5 ),如果偏酸,可加质量分数为1%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还要及时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果虫体瘦小、活动迟钝,需要改变培养条件,更换培养液。如果是短期培养或在无稻草的条件下,可以每隔2^-3天向培养液中滴人1 ^-2滴牛奶液。


 


草履虫的生殖有两种,其中有性生殖为结合生殖,无性生殖以横裂方式进行。正常条件下,特别是水温为24 0C-}-2'7 0C时,草履虫每天横二分裂一次。若用葛芭叶培养液代替稻草培养液,草履虫在良好的条件下,几个小时以后即进行大量横二分裂。


 


葛芭叶培养液的制作方法:取一克葛芭叶,加100毫升水,煮沸几分钟,冷却后即可使用。注意,葛芭叶培养也不能放置过久,否则容易变质。在4份(容积)新鲜葛芭叶培养液中加1份草履虫液,水温保持在24 0C-}-2'7 0C,经过几个小时培养后,用滴管从营养条件良好的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一些液体,滴一滴在干净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再把制成的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慢慢移动载玻片,就能看到草履虫分裂。

TOP
8#

去年上的时候是当着学生面做培养微生物实验的,然后搁置在实验室柜子上。一星期后上课观察,学生们就发现了很多种类的微生物。
TOP
9#

现在的天气太恶劣了!什么都养不起来!真惨!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10#

温度很重要,现在培养出来也很快会死的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