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转帖]保罗·卡莫博士:教育和启发不可分割 [复制链接]

1#

[推荐][转帖]保罗·卡莫博士:教育和启发不可分割

 

保罗·博士:教育和启发不可分割


83,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教育论坛在江苏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举行。来自美国的教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特别顾问保罗?卡莫博士在论坛上说,在课堂教育上,培养有创造力的思想者,教育和启发是不可分割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远比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效果更明显。
  保罗?卡莫1985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生化毒理学博士学位。来中国前,在美国的一所高中担任生物老师,他出色的教学赢得了美国教育部总统学者奖、麻省理工创新教师奖、斯台普斯基金华盛顿特区教师奖等诸多奖项。2012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学,讲授神经生物学,同时为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教学互动方法做咨询,现担任校长特别顾问一职。
  保罗?卡莫博士认为,老师的首要责任之一就是更多的把思考转到学生身上,他的互动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苏格拉底的问答法。这种方法要求学生们回答问题而非被动听讲。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卡莫博士认为,老师和学生存在利益冲突,作为学生总想尽快知道问题的答案,而作为老师则让学生尽量晚些知道答案。因为学生知道答案的时间越晚,他们需要思考的时间就越久,只要问题不解决,思考就会继续,这样,学生就能学到越多的知识。
  谈到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保罗?卡莫博士说,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首先要设计课堂问题。课堂问题的设计既要结合学科特点,又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老师还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问题的设计工作之中,寻找并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交头接耳或呈若有所思状,那么对老师来说这堂课是失败的。老师应是启发教育的推动者,而不是授课者。课堂问题提出以后,老师要不断抑制学生回答问题的冲动,启发学生按问题的要求一步步进行思考,并不时与学生交流,如果学生的回答靠近真确的答案,就告诉他们回答的方向是对的,鼓励那他们按照这个方向继续思考下去。
  保罗?卡莫博士认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比掌握知识点重要,知识点可以在课堂之外获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自学到很多的事实性知识和基础性知识。老师需要做的是教他们如何学习,学生通过自身思考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以后,就能获取更多的知识点,同时,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而这一能力正是目前他们所欠缺的。他说,在课堂之上,老师活动的范围不应局限在讲台上,也不能摆出专家状,应该深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和学生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可以培养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在课堂上相互提出问题,扩展他们的思维。
  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距,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传统的教育往往会降低课堂提问的难度,从而照顾到每一名学生。保罗?卡莫博士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不可取,在课堂上不设置障碍,仅仅是知识点的传授,学生就会逐渐由主动思考变为被动听讲,课堂进行到一半时,他们的心思就不在课堂上了。这达不到启发的目的,不利于他们思考能力的培养。课堂提问设置较高的障碍,则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变得愈挫愈勇,甚至乐此不疲,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花时间在课堂之外对他们进行辅导。


作者: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江苏省科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18 18:53:26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把思考转到学生身上,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寻找并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老师需要做的是教他们如何学习,


学习了。谢谢推荐。

TOP
3#


为保罗颁发讲座证书。左一为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左二为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辅导员获得者、本次讲座者之一郭士安老师,右二为保罗,右一为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主任李晓亮。



保罗讲座现场


讲座前,臭美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19 11:27:09编辑过]

TOP
4#

讲座部分内容


请看下图5秒,只能看5秒,说出两图区别



如果不在这张图片上停留时间太长,你能说出它们的主要区别吗?


保罗设计这图的意思,主要是说明观察能力。


在这之前,还设置了一组图片,从图片能猜到是什么?一般人都猜不到,保罗的方法是逐渐引导,朝着正确的答案引。


请看下图(不限时间),请说出共同点



这图,没有让我们充分说答案,最后也没公布答案。也是想培养我们观察能力。


老师们看看这两组图,能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19 11:03:15编辑过]

TOP
5#


上图说明的是教学中教师在教室的位置,分别为我们常用的教师在讲台位置、教师在图示中的位置、教师在教室中不停走动等,最后说明的是最佳的位置是不停走动。保罗在讲座过程中也是很有激情,可以迅速跑到最后一排让“学生”发言,对回答较好者奖励汉堡等。


上图,假设老师的知识储备为一个圆,学生的问题可能是这个圆中的,也可能是圆外的(即右方突出),怎么办?老师应与学生一同学习,而不是将学生的问题局限在圆内,把他们的问题拉回来。


文字内容不多,有些也听不大懂,他们的思路很开放,他也说到这不大适合中国现状,但可以逐渐改变。


另一位讲座的老师是来自江苏的全国十佳辅导员,他主要讲了自己在辅导学生方面的做法,还有一些理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8-19 22:21:20编辑过]

TOP
6#

国华老师,来一点图片说明啊!

享受教育
TOP
7#

以下是引用空空在2013-8-19 6:28:00的发言:

国华老师,来一点图片说明啊!


好的,已补充了点说明。

TOP
8#

启发式教学。


内容很好,学习了。

TOP
9#

很好的帖子,深受启发,以后在教学中,努力改进。
TOP
10#

讲座当中或许只要有一句话对自己有启发,也已经很好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