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下《改变生态瓶》一课的实验效果明显吗? [复制链接]

1#

五下《改变生态瓶》一课的实验效果明显吗?

今天和孩子一起做这一课的实验,结果:


 


第一次实验:在连续三分钟里,鱼浮头的次数分别为0次、2次、2次;


 


第二次实验(减少水一半),同样时间,鱼浮头次数为0次、0次、0次;


 


第三次实验(增加水一倍),同样实验,鱼浮头次数为0次、0次、0次。


 


 


怎么回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28 15:30:15编辑过]

分享 转发
我的博客:http://nhd1981.bokee.com/    http://blog.kxsy.net/user1/nhd1981/index.asp
TOP
2#

这个实验理论性很强,其他的影响因素也很多,造成了试验结果很不理想,鱼的浮头次数可能用很多的偶然性,如果能更长时间的观察,或许得到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比如观察一个小时。
TOP
3#

观察一个小时是个不错的注意,但这样的操作只有那些有“生物学家潜质”的孩子能做到。
我的博客:http://nhd1981.bokee.com/    http://blog.kxsy.net/user1/nhd1981/index.asp
TOP
4#

放在小型的鱼缸里,就平时鱼店里卖的那种,小小的圆圆的直径大概10-15厘米。水多的时候没问题就多些,水少的时候要只剩下一半还要少的水,这样效果较明显。我是这样上的不知道是否可行,今年刚上岗的新科学教师,还请多关照!
TOP
5#

没做这个实验,就是因为可能现象不那么明显,怕反而误导学生!
TOP
6#

我是统计一定时间(各班分别用1、3分钟)内小鱼停留在水面上的总时间,如果浮上来立即潜入水中,计1秒,最后统计停留的时间和次数,两个数据一起统计比较可能更科学些,但是效果还是不明显,可能受其他因素以及偶然性影响吧。
TOP
7#

我上课的时候,做实验的现象也不够明显,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不是很有规律。(我用泥鳅做的实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29 0:24:55编辑过]

TOP
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在科学中寻找快乐!
TOP
9#

鱼数量多一点,做这个减少水的实验,会很明显。


 


平时钓鱼时,在钓的时候我的水桶放大半水,鱼很少浮头;等我要回家了,我把水倒掉大半,鱼基本都浮头了,都不肯钻下去了。现象很明显!

TOP
10#

确实不明显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