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红琴博士与学员谈如何备课 [复制链接]

1#

张红琴博士与学员谈如何备课

 

小学科学如何进行备课?这个问题问出来,也许很多老师会笑,那还不容易,跟着参考书来呗。再仔细一想,不对,应该还有点儿什么。具体是什么,也许不是每个老师都讲得清楚的。


    笼统地说,备课不能眼睛只盯着那一课。课至少要以一个单元为单位来备,这样知识点可以系统地安排在不同的课里,做到对知识点的安排心里有数。同时可以参考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哪些概念要讲,并且知道要讲到什么程度。关于怎样做到备课系统化,我曾经在给领雁班老师讲课时讲过,就是画概念图。至于怎样画概念图,我有一个课件可以参考。


    然而备课更要备人,备每一次课之前,我们要对自己的学生有所了解,对我们所具备的材料有所了解。了解学生,就是要懂得学生是怎样学习的,班上学生的特点是什么。也就是我们说的做到建构主义教学。我曾经在萧山的一次讲课曾经提到过这一点的重要性。要在孩子已有的基础上去教学。对孩子的前概念和迷思概念要有所了解。这样的课才有目的性,才是有效的。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关于探究性的教学如何备课?我在国内很多次讲座都曾经讲过,就是注意从5E学习环入手。如何导入,如何探究,如何解释,如何延伸,如何评估,我们备课的时候都要注意到。导入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要注意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学生了解自己要研究什么时,真正放手给学生自己做,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怎样做。允许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犯错误。当然这需要以时间作代价,所以灵活调控课程也是我们在备课时要想到的。那么在探究环节我们要备什么呢?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探究方法作尽可能多的估计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这样老师就可以尽可能多的准备材料,那么探究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就体现出来了。解释环节是我们目前相当薄弱的环节。这个环节要备什么呢?如何让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把重要的知识点暴露出来,是我们理想的状态。那么这个环节,我们就要想好我们怎样提问,什么时候提问,提什么问题是在备课时必须要准备的。同时我们对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概念也要做很好的估计。以上三个环节是每节课必须要做到的。而延伸环节是对新概念的应用和提升,往往是又一个探究活动。但是要注意的是,一节课的探究活动不宜过多,最多不要超过三个,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时间去领略探究的全过程也就是提问或假设,设计探究过程,观察并记录探究过程中的发现,解释原因,得出结论等等。当然对于不同年级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探究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这些我们在备课中也要体现出来,也就是要想到本节课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探究技能。评估也是探究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一些什么活动或者练习题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新概念,是否会应用新概念是备课中要想到的。


除了5E学习环我们要在备课中重点提到之外,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也不能忽略,除了上面提到的探究技能,科学知识之外,对于学生的科学态度,我们也要在备课中重点强调。如何在在学生互动中有效聚焦和支持探究,而做到减少与探究无关的行为和言谈?如何有效地结合学生的交流来点拨出科学思想?如何注意到学生的多样性而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到科学的学习中来?如何注意上课的细节,示范科学探究的技能以及鼓励科学的好奇心和质疑的态度,对新思想和新数据呈现开放性都是我们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要注意的,也就是要在备课中尽可能考虑体现科学的本质和科学历史的教学。当然,关于安全性在我们的备课中也是不容忽视的。


课程上完之后的教学分析和教学反思是每个老师提高上课质量,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这个过程也应该列入我们的备课环节。


 

分享 转发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2#

仔细阅读了,说的很有道理,受教!
TOP
3#

 

     读了三江侠整理的“张博士的与学员谈如何备课”非常受益!真切感受了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一种专家的境界。


现将自己读后的体会以概括的形式呈现如下,与各位老师再次分享精彩的资料!也再次感谢三江侠的热心整理、及时的传输!


     张博士谈备课有五点主要内容。


一、备课不能眼睛只盯着那一课。课至少要以一个单元为单位来备


知识点可以系统地安排在不同的课里,可以参考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哪些概念要讲,要讲到什么程度。备课系统化可以用画概念图的形式。



二、备课更要备人,备每一次课之前,我们要对自己的学生有所了解,对我们所具备的材料有所了解


要在孩子已有的基础上去教学。对孩子的前概念和迷思概念要有所了解。



三、探究性备课,要从5E环节入手。(导入、探究、解释、延伸、评估


1.导入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探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允许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犯错误,教师要灵活调控课程。


探究环节还要备: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探究方法作尽可能多的估计,老师要尽可能多的准备材料。



3.解释环节:让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把重要的知识点暴露出来,(怎样提问,什么时候提问,提什么问题)对学生在解释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概念也要做很好的估计。



4.延伸环节是对新概念的应用和提升,往往是又一个探究活动。


    一节课的探究活动不宜过多,最多不要超过三个;对于不同年级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探究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要想到本节课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探究技能。



5.评估也是探究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一些活动或者练习题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新概念,是否会应用新概念。



四、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态度在备课中也要重点强调。


  关于安全性在我们的备课中也不容忽视的。



五、课程上完之后的教学分析和教学反思是每个老师提高上课质量,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




    分析、学习、概括地写着这些,心中不觉感到很大的压力,要做到这些才是真正我要去思考与践行的,而我能做到多少,又能做好多少,我能做好张博士的这些要求吗?


    只能希望自己把这些时时记在心上,实时放在脑中,刻刻要求自己、课课不断实践,离专家的要求近一点,更近一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7-17 0:27:22编辑过]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4#

说的很有道理,学习了,可是在自己的日常备课中又做到了多少啊,汗颜~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5#

备课的时间要远远超过上课的时间,反思,汗颜!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6#

张博士强调的“五E学习环节”的教学模式,萧山“中美广角”的活动组的老师们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值得大家好好学习。

TOP
7#

TOP
8#

“五E学习环节”教学模式,值得关注的教学模式!
TOP
9#

一节课的探究活动不宜过多,最多不要超过三个


**********


事不过三,又何止是我们科学课的备课。


谢谢三江侠和丫儿两位的付出。

扔块砖头,换点玉
TOP
10#

解释环节是我们目前相当薄弱的环节。这个环节要备什么呢?如何让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把重要的知识点暴露出来,是我们理想的状态。那么这个环节,我们就要想好我们怎样提问,什么时候提问,提什么问题是在备课时必须要准备的。


 


这个环节真的很难。教师想要能够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非要经过长期实践和训练不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