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模拟地球公转实验
课题和页码:《地球在公转吗》第84-85面
实验目的:
1、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2、在模拟实验中,观察并做出恰当描述,结合模拟实验进行推理。
3、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理。
实验器材:操场、代表太阳等星球的木竿
实验步骤:
1、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心放一个红色的圆纸片,代表太阳。
2、把两根木竿分别立在离圆圈远近不同的地方。
3、在木竿的顶端分别贴上两个蓝色的圆纸片,代表远近不同的两颗星。
4、在远处的星上,横着挂上一个木尺,并在木尺上每隔10厘米竖着贴上一个木条。
5、同学在圆圈上背对着红色圆点转动一周,表示“地球”围着“太阳”公转一周。
6、站在A、B两点,仔细观察两颗星,并分别记下1号星相对于2号星的位置。
7、再做一次,把两根木竿立在离我们更远一些的地方,仍然在A、B两点观察两颗星的位置。
8、讨论交流。概括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单:
观测次数 |
公转到A点时 |
公转到B点时 |
在A、B两点观察1号星的视觉差 |
第一次(近时) |
1号星在2号星( )边
第( )厘米 |
1号星在2号星( )边
第( )厘米 |
( )厘米 |
第二次(远时) |
1号星在2号星( )边
第( )厘米 |
1号星在2号星( )边
第( )厘米 |
( )厘米 |
现象和结论:在地球公转过程中会发生恒星的周年视差。
备注:
1、在到操场上进行模拟实验之前,可先启发学生思考: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人们观察周围的恒星会有什么变化?这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恒星的周年视差。
2、实验时,人要背对中心圆点转动,这十分重要,因为这代表地球上的人处于黑夜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3、资料: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使用新制的望远镜进行月复一月的观察,终于成功地测出了一颗恒星的视差。他报告说天鹅座61星的视差为0.31角秒,这个视差相当于把一枚硬币放在16千米远处的宽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13 16:58:4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