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819202122232425» / 6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火柴盒的花花世界——每周一花 [复制链接]

631#

水插繁殖
  1.准备容器:扦插容器可以是广口瓶,也可用矿泉水瓶剪掉上部,取下部注满清水备用。容器务必要干净,用水也一定要水质清洁,而且最好还另取大可乐瓶贮水一天以上,备为扦插 和后续管理之用。
  2.剪取插穗:当主枝或经过摘心的侧枝长有4个节或长10厘米左右时,挑选茎干粗壮者,基部仅留1节至2节的对生叶片,将上部剪下,剪口要平滑,没有挤压撕裂的伤口。然后,将插穗最下部的一对叶片剪掉,并且每3个至5个插穗集中整齐基部,用白线松束在一起,待为水插。
  3.水插管理:一般以插穗自瓶口入水3厘米至4厘米最好。此后,置之于散射光处摆放,注意每2天至3天换一次清水(备贮水),并注意每天补足瓶内因蒸发而下降的水位。一般在18℃至25℃条件下,7 天至10天就可见生有白根了。
  4.及时上盆:彩叶草的不定根,除茎节处易生外,平直粗壮的茎部也会萌出,这为插穗尽早成型提供了条件。当见插穗基部生有多条1 厘米至2厘米不定根时,可及时上盆或定植。注意操作要精心,不要损伤根系,一般再在花荫处养护10天左右,即可进入正常管理。
TOP
632#

繁殖技巧

  播种用土为草炭土1、细沙的混合土1,撒播即可,彩叶草的种子为好光性种子,因此播后不需覆土,发芽适温20~25℃,保持基质湿润,8~10天发芽。扦插四季皆可进行,20℃左右1周生根,水插也很容易生根。播种苗长出1对真叶时上盆,盆土为草炭土2、壤土1、河沙1,加入 足够的底肥,生长期经常追肥,包括追施过磷酸钙和和骨粉。温度保持在20℃以上,幼苗期视培养目的决定是否摘心,若要培养出株形丰满的植株,则应摘去主干,以促进侧枝生长。若要培养成圆锥形的株形,则不必摘去主干。彩叶草适应性较强,管理较简单,温度适应范围为10~30℃,低于10℃,植株停滞生长,低于5℃植株枯死。彩叶草为喜光植物,光照充足,可使叶色鲜明,但在夏季高温时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强光会使色素遭到破坏,引起叶绿素增加,导致植株色彩不鲜明,甚至偏绿,影响观赏。因此夏季高温时应适当遮荫。其它季节则不能遮荫,因光线暗淡会使叶色灰暗。彩叶草叶大而薄,应保证水分供应,土壤干燥则叶面的彩色褪色,尤其夏季应保证盆土湿润,同时应经常向地面和叶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但不能积水,积水容易使根系腐烂、叶片脱落。冬季则控制浇水,温室温度维持在15℃,保证干湿周期明显,周期要短。对肥料的要求不高,生长季节每月施1~2次以氮肥为主的稀薄肥料。花序出现后,若不采种则应及时摘去,以免消耗营养,同时使株形散乱,影响观赏价值。若要采种则待花序由青变黄时收割。
TOP
633#

观赏应用


             色彩鲜艳、品种甚多、繁殖容易,为应用较广的观叶花卉,除可作小型观 叶花卉陈设外,还可配置图 案花坛,也可作为花篮、花束的配叶使用。



  室内摆设多为中小型盆栽,选择颜色浅淡、质地光滑的套盆以衬托彩叶草华美的叶色。为使株形美丽,常将未开的花序剪掉,置于矮几和窗台上欣赏。庭院栽培可作花坛,或植物镶边。还可将数盆彩叶草组成图案布置会场、剧院前厅,花团锦簇。

TOP
634#

病虫防治


              幼苗期易发生猝倒病,应注意播种土壤的消毒。生长期有叶斑病危害,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室内栽培时,易发生介壳虫、红蜘蛛和白粉虱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幼苗猝倒病是播种繁殖瓜叶菊常遇到的一种病害,常可见到幼苗叶色翠绿即倒伏死亡,或腐烂或干枯,该病主要由瓜果腐霉菌和立枯丝核菌引起,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由种子或水滴喷溅传播。防治方法见凤仙花猝倒病防治。幼苗期要根据设定的株形进行摘心,若想培养为丛生而丰满的园柱形,则必须对幼苗的主干摘心,若想培养为圆锥形,则主干不摘心而是对侧枝进行多次摘心,若不采种,则应及时对花序摘心。

TOP
635#

彩叶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8 14:03:55编辑过]

TOP
636#

第四十七周:美女樱
TOP
637#

美女樱是一年生草本花卉,其恣态优美,花色丰富,色彩艳丽,盛开时如花海一样,令人流连忘返。美人樱株丛矮密,花繁色艳,开花部分呈伞房状,花色有白、红、蓝、雪青、粉红等,花期为5-11月,性甚强健,可用作花坛、花境材料,适合盆栽观赏或布置花台花境。也可作盆花成大面积栽植于园林隙地、树坛中。同属常见栽培种有加拿大美人樱、红叶美人樱、细叶美人樱等。全草可入药,具清热凉血的功效。

TOP
638#

原产地和主要分布: 原产巴西、秘鲁、乌拉圭等地,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中国各地也 均有引种栽培。
TOP
639#

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1-2年生栽培。茎四棱、横展、匍匐状,低矮粗壮,丛生而铺覆地面,全株具灰色柔毛,长30-50厘米。叶对生有短柄,长圆形、卵圆形或披针状三角形,边缘具缺刻状粗齿或整齐的圆钝锯齿,叶基部常有裂刻,穗状花序顶生,多数小花密集排列呈伞房状。苞片近披针形,花萼细长筒状,先端5裂,花冠漏斗状,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端凹入。花色多,有白、粉红、深红、紫、蓝等不同颜色,也有复色品种,略具芬芳。花期长,4月至霜降前开花陆续不断。蒴果,果熟期9-10月,种子寿命2年。

TOP
640#

生态习性


            喜阳光、不耐阴,较耐寒、耐荫差、不耐旱,北方多作一年生草花栽培,在炎热夏季能正常开花。在阳光充足、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花开繁茂。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不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在疏松肥沃、较湿润的中性土壤能节节生根,生长健壮,开花繁茂。在上海小气候较温暖处能露地越冬。

TOP
641#

繁殖主要用扦插、压条,亦可分株或播种。播种可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常以春播为主。早春在温室内播种,2片真叶后移栽,4月下旬定植。秋播需进入低温温室越冬,来年4月可在露地定植,从而提早开花。4月末播种,7月即可盛花。播种后反复浇水会降低发芽率,所以应在播种前把土壤浇透,
  播后保持土壤及空气湿度。可将植株移入温室越冬,翌年作为繁殖插穗的母株。扦插可于4-7月,在气温15-20℃的条件下进行,剪取稍硬化的新梢,切成6厘米左右的插条,插于温室沙床或露地苗床。扦插后即遮荫,2-3天以后可稍受日光,促使生长。经15天左右发出新根,当幼苗长出5-6枚叶片时可移植,长到7-8厘米高时可定植。植株成活后适时摘心,促使枝叶繁茂,多开花。上海地区常于秋季9月在冷床或低温温室内培养小苗,次年春季用其新枝扦插,植于露地花坛;也可用匍枝进行压条,待生根后将节与节连接处切开,分栽成苗。播种繁殖通常在9月生产上较少使用。暖地地下部可露地越冬,早春进行分株繁殖。
TOP
642#

播种

  常在9月中下旬以后进行秋播:基质消毒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 催芽: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3~10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
  播种: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1公分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 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3×3公分的间距点播。 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播种后的管理:在秋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TOP
643#

扦插繁殖

  扦插基质: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建议使用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海砂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它们不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 扦插枝条的选择:用来扦插的枝条称为插穗。通常结合摘心工作,把摘下来的粗壮、无病虫害的顶梢作为插穗,直接用顶梢扦插。

扦插后的管理

  温度: 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18℃~25℃,低于18℃,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湿度: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可以通过给插穗进行喷雾来增加湿度,每天1~3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 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上午9:00前盖上遮光网。
TOP
644#

上盆或移栽: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或者草炭+珍珠岩+陶粒=2份+2份+1份;菜园土+炉渣=3份+1份;草炭+炉渣+陶粒=2份+2份+1份;锯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略荫环境养护一周。
  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
TOP
645#

摘心:在开花之前一般地进行两次摘心,以促使萌发更多的开花枝条:上盆一至两周后,或者当苗高6~10公分并有六片以上的叶片后,把顶梢摘掉,保留下部的3~4片叶,促使分枝。在第一次摘心3~5周后,或当侧枝长到6~8公分长时,进行第二次摘心,即把侧枝的顶梢摘掉,保留侧枝下面的4片叶。进行两次摘心后,株型会更加理想,开花数量也多。
TOP
646#

湿度管理: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过低,会加快单花凋谢。也怕雨淋,晚上需要保持叶片干燥。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
  温度管理:喜欢温暖气候,忌酷热,在夏季温度高于34℃时明显生长不良;不耐,在冬季温度低于4℃以下时进入休眠或死亡。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一般在秋冬季播种,以避免夏季高温。
  光照管理:春夏秋三季需要在遮荫条件下养护。在气温较高的时候(白天温度在25℃以上),如果它被放在直射阳光下养护,叶片会明显变小,枝条节间缩短,脚叶黄化、脱落,生长十分缓慢或进入半休眠的状态。
TOP
647#

肥水管理:与其它草花一样,对肥水要求较多,但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的施肥(水)原则,并且在施肥过后,晚上要保持叶片和花朵干燥:
  春、秋两季:这两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花宝”——清水——“花宝”——“花宝”——清水的顺序循环(最起码每周要保证两次“花宝”),间隔周期大约为:室外养护的1~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放在室内养护的2~6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夏季:夏季高温期它往往进入休眠状态,对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室外养护的3~5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放在室内养护的4~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晚上保持叶片干燥。还要经常给植株喷雾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7~10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修剪:每两个月剪掉一次带有老叶和黄叶的枝条,只要温度适宜,能四季开花。
TOP
648#

栽培


 


用于花坛者宜早定植,花后及时剪除残花,可延长花期。适时施肥、浇水、及时中耕除草,雨季及时排涝。栽培美女樱应选择疏松、肥沃及排水良好的土壤。 因其根系较浅,夏季应注意浇水,以防干旱。每半月需施薄肥1次,使发育良好。养护期间水分不可过多过少,如水分过多,茎枝细弱徒长,开花甚少;若缺少肥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有提早结籽现象。生长健壮的植株,抗病虫能力较强,很少有病虫害发生。


  地定植的苗株不要过大,以免横生侧枝脱叶,株距一般40cm左右。早摘心促二次枝。花后剪掉花头,夏季常浇水,同时追施1-2次液肥。江南越冬花株只留地下部分在土内越冬,来年用新枝扦插或分株繁殖。采种采取一次收割株丛晒干脱粒。
TOP
649#

盆栽技术


        为了让盆栽美女樱青枝绿叶,开花不断,花繁色艳,在养护中要注意:



  ①盆土选择。盆栽基质宜选用疏松、肥沃、排水性能好的培养土,栽种前盆底要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和一些过磷酸钙为基肥。



  ②浇水与施肥。由于美女樱喜肥、喜湿润,除了施基肥外,在生长期每月需追施稀薄的液肥。盆土要保持湿润,但浇水不宜过勤,否则会引起基叶徒长或枯萎,影响孕蕾和开花。冬天盆土要偏干些为好。



  ③摘心与修剪。当幼苗长到10厘米高时需摘心,以促使侧枝萌发,株型紧密。同时,为了开花不绝,在每次花后要及时剪除残花,加强水肥管理,以便再发新枝与开花。



  ④光照与更新。美女樱是喜光植物,在生长期间要放在阳光充足处培养,霜降前要搬到室内阳光处。母株易老化,需每2年更新1次。

TOP
650#

品种介绍


  同属观赏种有深裂美女樱(V.tenuisecta),其中开淡紫花的英币星(SterlingStar)和开蓝紫花的想象(Imagination)都有着较好的观赏性。


  另外还有直立美女樱(V.rigida)、细叶美女樱(V.tenera)和加拿大美女樱(V.canadensis)。
TOP
651#

产后处理


  美女樱花期长、花色丰富,适合盆栽和吊盆栽培,装饰窗台、阳台和走廊,鲜艳雅致,富有情趣。如成群摆放公园入口处、广场花坛、街旁栽植槽、草坪边缘,清新悦目,充满自然和谐的气息。在作为商品盆花的运输过程中,易遭乙烯毒害,发生花蕾、花和花瓣脱落,可在上市前14~21天用0.3~0.4毫摩尔/升的硫代硫酸银喷洒1次,有最佳的效果。

TOP
652#

病虫害防治


  主要有白粉病和霜霉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和粉虱危害,用2.5%鱼藤精乳油1000倍液喷杀。

TOP
653#

花语                       6月24日生日花,美女樱的花语是“相守”,“和睦家庭”。
TOP
654#

美女樱图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2 16:42:47编辑过]

TOP
655#

第四十八周:八仙花
TOP
656#

        八仙花又名绣球、紫阳花,为虎耳草科八仙花属植物。八仙花花洁白丰满,大而美丽,其花色能红能蓝,令人悦目怡神,是常见的盆栽观赏花木。我国栽培八仙花的时间较早,在明、清时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中都栽有八仙花。20世纪初建设的公园也离不开八仙花的配植。现代公园和风景区都以成片栽植,形成景观。

TOP
657#

基本信息


  学名: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Se ringe


  英文名: Chinese Vibrunum
  门名: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名: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目名:蔷薇目Rosales
  科名:八仙花科Hydrangeaceae
  

  别名:绣球、斗球、草绣球紫绣球、紫阳花、阴绣球、圆八仙花
TOP
658#

地理分布


            八仙花原产日本及我国四川一带。1736年引种到英国。在欧洲,荷兰、德国和法国栽培比较普遍,在花店可以看到红、蓝、紫等色八仙花品种。在小庭园、建筑物前地栽八


仙花也不少。德国兰普·琼格弗拉曾(RamppJungpflanzen)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生产八仙花的企业,也是八仙花新品种最主要的培育和生产单位。其次,荷兰的门·范文公司和以色列的亚格苗圃,也是八仙花主要生产企业。在亚洲,主要是日本盛产八仙花,在园艺商店中八仙花的品种繁多,可以看到许多花色奇异的新品种,价格昂贵,都作为家庭盆栽观赏。

TOP
659#

形态特征


           灌木,高1-4米;茎常于基部发出多数放射枝而形成一圆形灌丛;枝圆柱形,粗壮,紫灰色至淡灰色,无毛,具少数长形皮孔。叶纸质或近革质,倒卵形或阔椭圆形,长6-15厘米,宽4-11.5厘米,先端骤尖,具短尖头,基部钝圆或阔楔形,边缘于基部以上具粗齿,两面无毛或仅下面中脉两侧被稀疏卷曲短柔毛,脉腋间常具少许髯毛;侧脉6-8对,直,向上斜举或上部近边缘处微弯拱,上面平坦,下面微凸,小脉网状,两面明显;叶柄粗壮,长1-3.5厘米,无毛。伞房状聚伞花序近球形,直径8-20厘米,具短的总花梗,分枝粗壮,近等长,密被紧贴短柔毛,花密集,多数不育;不育花萼片4,阔物卵形、近圆形或阔卵形,长1.4-2.4厘米,宽1-2.4厘米,粉红色、淡蓝色或白色;孕性花极少数,具2-4毫米长的花梗;萼筒倒圆锥状,长1.5-2毫米,与花梗疏被卷曲短柔毛,萼齿卵状三角形,长约1毫米;花瓣长圆形,长3-3.5毫米;雄蕊10枚,近等长,不突出或稍突出,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子房大半下位,花柱3,结果时长约1.5毫米,柱头稍扩大,半环状。蒴果未成熟,长陀螺状,连花柱长约4.5毫米,顶端突出部分长约1毫米,约等于蒴果长度的1/3;种子未熟。花期6-8月。



  其主要园艺变种和变型有:



  (1)大八仙花,叶大,长达7—24cm,全为不孕花,初为白色,后变为淡蓝色或粉红色;



  (2)蓝边八仙花,两性花,深蓝色,边缘花蓝色或白色;



  (3)齿瓣八仙花,花白色,花瓣具齿;



  (4)银边八仙花,叶缘白色;



  (5)紫茎八仙花,茎紫色或黑紫色;



  (6)紫阳花,萼片大型,花瓣状,粉红色或蓝紫色;



  (7)玫瑰八仙花,花粉红色。不耐寒,在长江以北冬季宜于5”C以上室内越冬。花为聚伞花序,花色有白、粉、蓝等色。

TOP
660#

药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4钱。外用:水煎洗或磨汁涂。


选方


  治疟疾:八仙花叶三钱,黄常山二钱,水煎服。


      ②治肾囊风:粉团花七朵,水煎洗患处。



  ③治喉烂:粉团根,醋磨汁;以鸡毛涂患处,涎出愈。(选方出《现代实用中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