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6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火柴盒的花花世界——每周一花 [复制链接]

421#

药理作用


           1.庐山石韦:



  1.1.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小鼠口服庐山石韦提取物101(水煎浓缩液)、410、411、1A母及晶1均有明显镇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均不及可待因。从小鼠半数致死量和镇咳有效剂量的比值来看,410用半数致死量的1/10即有明显镇咳效应,其效价高于原生药和其他成分。小鼠口服410,腹腔注射410、411、411-1C、1A母、晶4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酚红法)。在位气管袋的狗每天服410,连服3或6周,气管袋内的痰量未有明显变化,但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可使痰量减少,可能由于气管袋没有慢性炎症,痰液没有病理性增高之故。但各种提取物均无明显平喘作用(豚鼠组织胺喷雾法)。



  1.2.对大鼠慢性气管炎的治疗作用:用二氧化硫刺激产生慢性气管炎后,每天口服410,10天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用药组浆液腺和粘液腺腺泡的体积都比对照组小,大、小


支气管的杯状细胞均比对照组少,尤以小支气管中的减少较为明显。这与临床上用药后痰液减少的现象是符合的。此外,用药组的炎症以及上皮细胞的病变也比对照组轻,这可能和支气管内粘液的分泌、积聚减少,改善了局部及全身情况有关。是否庐山石韦本身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2.有柄石韦:



  2.1.镇咳平喘作用:小鼠口服庐山石韦提取物(水煎液)及异芒果甙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不及可待因的作用明显。有柄石韦水煎浓缩后之乙醇提取液,用石灰乳调节至pH=9,滤液先后通过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流出浓减压蒸干得浓缩Ⅰ号,阴离子应用5%氢氧化钠洗涤,洗脱液经中和,冷冻,去盐,蒸干得浓缩Ⅱ号。小鼠口服浓缩Ⅰ号及Ⅱ号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Ⅰ号的镇咳效果与可待因相近。经药理筛选延胡索酸2g/kg、咖啡酸0.3g/kg,或异芒果甙0.8g/kg灌胃,对小鼠SO2引咳均有镇咳作用。经小鼠酚红法试验,异芒果甙0.4g/kg或咖啡酸0.8g/kg腹腔注射或异芒果甙3.1g/kg灌胃,均有祛痰作用,但庐山石韦水煎浓缩液15g/kg腹腔注射和50g/kg灌胃均无祛痰作用,可能是剂量不够。也有减少支气管液的分泌作用。



  2.2.抗菌作用:100%石韦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



  2.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异芒果甙具有显著的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在原代人胚肌皮单层细胞培养上25-250ug/ml的异芒果甙与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直接作用、药物在病毒感谢同时以及先感染病后给药或先给药后感染均能显著抑制HSV-Ⅰ所致细胞病变,在同样浓度时,其作用较其它药为强;异亡果甙>碘苷>无环鸟苷>亡果甙>环胞苷(平均空斑减数率分别为69.5%、67.6%、63.3%、56.8%及56.6%)。阻止病毒复制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异芒果甙



  2.4.其它作用:石韦能增强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并有某些抗癌作用。将石韦以热水浸出再冷冻干燥,使浓度为样品的750mg/ml浓度时,在体外试验中,对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抑制率为42%。

TOP
422#

制药炮制


               拣净杂质,洗去泥沙,刷净茸毛,切段晒干。



  ①《别录》:"用之须去黄毛。"



  ②《日华子本草》:"入药去梗,须微炙用。一法以羊脂炒干用。"

TOP
423#

功用主治


           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①《本经》:"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②《别录》:"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藏,去恶风,益精气。"



  ③《日华子本草》:"治淋沥遗溺。"



  ④《本草图经》:"炒末,冷酒调服,疗发背。"



  ⑤《滇南本草》:"止玉茎痛。"



  ⑥《纲目》:"主崩漏,金疮,清肺气。"



  ⑦《植物名实图考》:"治痰火,同瘦肉蒸服。"



  ⑧《闽东本草》:"治痢疾。"

TOP
424#

栽培技术


             主要采用分株繁殖方式:3月栽种,栽前选营养叶片较多的老株,连根挖起,每3-4节剪成1段,放水中浸1昼夜,吸足水分后栽种。应选树下岩石有苔藓植物的地主才易栽活。栽时按行株距23-27cm,把苔藓植物刨开,放入1-2段根茎,用湿润的腐殖质土压紧。亦可利用石坎壁栽种,将种苗放在缝隙里,用湿润的腐殖质土塞稳。



  田间管理:在它生长旺盛的季节可以适当的喷洒肥料。

TOP
425#

石韦图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5 7:47:44编辑过]

TOP
426#

第三十六周:美叶光萼荷

TOP
427#

          美叶光萼荷是光萼荷属的一种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植物。叶基生,莲座状叶丛基部围成筒状,可以贮水。叶条形至剑形,被灰色鳞片,绿色。小花无柄,淡蓝色。原产南美巴西东南部。喜阳光充足,亦耐阴的环境。美叶光萼荷常作盆栽或吊盆观赏,用它美化居室,布置厅堂十分理想。

TOP
428#

形态特征


           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植物。叶基生,莲座状叶丛基部围成筒状,可以贮水。叶条形至剑形,长可达45-70厘米以上,


革质,被灰色鳞片,绿色,有虎纹状银白色横纹,边缘有黑色小刺。花葶直立,花序穗状,密集成阔圆锥状球形花头。苞片革质,先端尖,淡玫瑰红色。小花无柄,淡蓝色。常见的园艺品种有:银边美叶光萼荷,叶背具银白色条纹;紫缟光萼荷,叶丛多少带点紫红色斑;斑叶光萼荷等。

TOP
429#

生长分布


                原产南美巴西东南部。

TOP
430#

生长习性


           喜阳光充足,亦耐阴;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又颇耐旱;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透气良好的土壤。

TOP
431#

园林用途


             美叶光萼荷莲座状叶片有虎纹状银白色横纹,夏季开淡蓝色小花。如想提前开花,可用1-2只熟苹果放在株旁,用塑料袋连植株一起罩住,苹果释放的气体可以促进开花。常作盆栽或吊盆观赏,用它美化居室,布置厅堂十分理想。

TOP
432#

繁殖培育


             可采用播种和分蘖繁殖。



  1、播种繁殖:美叶光萼荷开花后经人工辅助授粉易得到种子。种子小,需用小粒种子播种法进行播种。在温度为25~30℃的条件下,播后一个月左右可以出苗。约3~4年后长成开花植株。



  2、分蘖繁殖:美叶花萼荷一生只开一次花。花后会在老株的基部生长出一至数枚蘖芽。待芽长至10厘米左右时,切离母株,剥去芽下部叶片,稍晾后栽植,保持盆土湿润,待生根后转入正常管理。

TOP
433#

病虫害防治


             空气干、温度高时,会产生介壳虫。也会发生枯萎病,得病的植株,最好立即毁掉,以防传染。室内栽培时,如通风条件差,常有介壳虫和蓟马危害,可用稀薄的洗衣粉液或肥皂液喷雾防治。

TOP
434#

美叶光萼荷图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2 14:54:29编辑过]

TOP
435#

第三十七周:虎刺梅
TOP
436#

虎刺梅是大戟科藤蔓状多刺植物,学名Euphorbia splendens或E. milii. 原产于马达加斯加,是受欢迎的室内植物,热带地区种植于庭园。四季均开花,在北半球冬季开花最盛。茎稍攀缘性,分枝,可长达2米余。茎上有灰色粗刺,叶卵形,老叶脱落。花小,成对著生成小簇,各花簇又聚成二歧聚伞花序。外侧有两枚淡红色苞片,花小。苞片有黄色,也有深红色。亦称基督刺(Christ thorn)、虎刺、麒麟花、老虎簕。

TOP
437#

引形态特征


                为多刺直立或稍攀援性小灌木。株高1-2m,多分枝,体内有白色浆汁。茎和小枝有棱,棱沟浅,密被锥形尖刺。叶片密集着生新枝顶端、倒卵形,叶面光滑、鲜绿色。花有长柄,有2枚红色苞片,花期冬春季。南方可四季开花。蒴果扁球形。同属植物常见栽培的尚有白花虎刺梅(var.alba)。目前有多种花色园艺变种,及大花品种。



  虎刺梅灰绿色的干枝带刺,校上疏生鲜绿色匙形或倒卵圆形叶片,枝端开出鲜红、玫红的小花。花期长,花色鲜艳,形姿雅致,栽培容易,是人们喜爱的好花。

TOP
438#

栽培技术


          


      刺梅又名铁海棠,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高温、不耐寒。以疏松、排水良好的腐叶土为最好。冬季温度不低于12℃。



  主要用扦插繁殖。整个生长期都能扦插,但以5-6月进行最好,成活率高。选取上年成熟枝条,剪成6-10厘米一段,以顶端枝为好。剪口有白色乳汁流出,用温水清洗晾干后,再插入沙床。保持稍干燥,插后约30天可生根。



  盆栽每年春季换盆,浇水不宜过多。夏秋生长期需充足水分,每月施肥1次。冬季温度低,叶片脱落,进入休眠期,应保持盆土干燥。3-12月花期,土壤湿度保持适中能花开不断,如果冬季室温在15℃以上,可继续开花。植株生长过于拥挤茂密时,可在春季萌发新叶前加以修剪整株。



  虎刺梅生性特别,生长慢,每年只长10厘米左右,但寿命长,盆栽能活30年以上。花期长,如光照温度得宜,可全年开放。



  


      虎刺梅枝条不易分枝,会长得很长,开花少,姿态凌乱,影响观赏,故每年必须及时修剪,摘尖等,使其多发新枝,多开花,一般枝条在摘尖后,可生出两个新枝。



  虎刺梅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可作嫁接仙人指、蟹爪兰的砧木,但属浅根系,横走很远,根毛却不多。



  虎刺梅性喜温暖,不耐寒,白昼22℃左右,夜间15℃左右生长最好,在温室保持15℃至20℃,可终年开花不绝,如下降至10℃则落叶转入半休眠状态,至次春吐露新叶,继续开花。



  虎刺梅喜光,花前阳光越充足,花越鲜艳夺目,经久不谢,光照不足,则花色暗淡,长期置阴处,则不开花。另须注意保持空气流通。



  虎刺梅可用培养土垫蹄角片作底肥,生长期每隔半月施肥一次,立秋后停止施肥,忌用带油脂的肥料,防根腐烂。



  虎刺梅耐旱,春秋两季浇水要见干见湿。夏季可每天浇水一次,雨季防渍水,冬季不干不浇水,盆内不宜长期湿润;花期也要控制水分,水大易


引起落花烂根。



  春末夏初,5月至7月间,扦插虎刺梅最易成活,选粗壮枝条,长约10厘米至15厘米左右,擦干切口处流出的白浆,涂以草木灰,在阴凉处晾干2日至3日,使伤口处干燥后再插入素沙之中,浇透水,以后少浇,待盆土稍干时再浇,约经过50天至60天即能生根。



  主要发生茎枯病和腐烂病危害,用50%克菌丹800倍液,每半月喷洒1次。虫害有粉虱和介壳虫危害,用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喷杀。

TOP
439#

毒性药理


            


      虎刺梅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全世界大戟属值物有2000余种,中国产200余种,其中光棍树、一品红、变叶木、霸王鞭,药用植物中的大戟、泽漆、甘遂、狼毒、续随子等都是虎刺梅的同属兄弟。大戟属植物的共同特点是,树体受伤后伤口处会分泌出白色的乳汁,这类乳汁是有特殊结构的二萜类化合物,有毒。它是植物进化过程中保护自己,防止病虫侵害的有利武器。不仅如此,虎刺梅开花时,它的花柄上还分泌出胶水似的粘液,能粘住小虫,原来,这也是它保护自己免受虫害的防线。



  虎刺梅全株生有锐刺,茎中白色乳汁有毒。虎刺梅类植物伤口分泌出的白色乳汁,对人的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下泻、头晕等。家庭养植只要不随意折花给孩子玩,就不会造成危害。有经验的花工还会常常利用大戟属植物茎、叶浸渍滤液,防治蚜虫、红蜘蛛等花卉害虫。 茎、花枝叶可入药。性凉,味苦。有小毒。有拔毒泄火、凉血止血之功效。



  此外虎刺梅据有关专家证实是52种促癌植物之一,建议不要栽种。



  研究发现,虎刺梅浑身上下都带“毒”。虎刺梅会释放出刺激性的难闻气味,种过此类植物的土壤中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病毒和化学致癌物的激活物质。据专家介绍,虎刺梅等促癌植物中含有 “Epsteln-Barr病毒早期抗原诱导物”,可以诱导EB病毒对淋巴细胞的转化,并能促进由肿瘤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质引起的肿瘤生长。促癌植物诱发鼻咽癌和食管癌的实验已得到证实。

TOP
440#

园林用途


            盆栽观赏,刺篱等。虎刺梅栽培容易,开花期长,红色苞片,鲜艳夺目。是深受欢迎的盆栽植物。由于虎刺梅幼茎柔软,常用来绑扎孔雀等造型,成为宾馆、商场等公共场所摆设的精品。

TOP
441#

物种花语


             


虎刺梅:倔强而又坚贞,温柔又忠诚,勇猛又不失儒雅。



  虎刺梅大概是最乖巧的花了,不像杜鹃花那样灿烂似锦,也不如水仙那样纯洁高雅,更比


不上牡丹的艳丽富贵, 却也活得像模像样,枝头上依然开着小花蕾粉嫩可爱,入花木凋零的冬季,只有虎刺梅凌寒不败,几朵鲜红的小花绽放其间,愈显得风姿绰约,倒给居室增添了不少春意。铁灰色的虬枝,坚硬劲枝若斧削成,尖硬的针刺布满了枝干,骨力昂然地挺出一个凛然不可侵犯的季节意象:枇杷样的叶子嫩而绿,修而长,如今已是绿油油、满盈盈的一盆,将人自然引入琶音黯然、美人何在的深入怀想;枝头蝴蝶似的小红花,每两瓣为一小朵,再组成不大的一簇,夏绿冬红的似着痴守不弃的爱之誓言。整个儿的造型,奇崛、自钱、简约、高雅、清纯、孤傲、浓淡参差,疏密有致,美丽动人!像象一首让人品味不尽的哲理诗一般!



  单就虎刺与梅的组合就颇有意义,使她虎的威猛,刺的锐利,梅的风韵。如若凝望虎刺梅,它的点点疏花,远溢的清芬,让人无不心驰神往.



  给花卉爱好者一个忠告:虎刺梅花虽好,因其有毒,绝不可摆放在室内!

TOP
442#

繁殖及管理


            


扦插繁殖


  扦插基质: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



  


建议使用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海砂及盐碱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它们不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在早春、或晚秋(中午气温最高不超过28℃、夜晚最低不低于15℃)生长旺季,剪下叶片或茎杆(要带3~4个叶节),待伤口晾干后插入基质中,把插穗和基质稍加喷湿,只要基质不过分干燥或水渍,就可很快长出根系和新芽。在晚春至早秋气温较高时,插穗极易腐烂,最好不进行扦插。



  上盆: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或者草炭+珍珠岩+陶粒=2份+2份+1份;菜园土+炉渣=3份+1份;草炭+炉渣+陶粒=2份+2份+1份;锯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略荫环境养护一周。

TOP
443#

湿度管理:喜欢较干燥的空气环境,阴雨天持续的时间过长,易受病菌侵染。怕雨淋,晚上保持叶片干
   燥。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40~60%。虎刺梅
  温度管理:最适生长温度为15℃~32℃,怕高温闷热,在夏季酷暑气温33℃以上时进入休眠状态。忌寒冷霜冻,越冬温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气温降到4℃以下也进入休眠状态,如果环境温度接近0℃时,会因冻伤而死亡。 在夏季:
  1、加强空气对流,以使其体内的温度能散发出去;
  2、放在半荫处,或给它遮荫50%;
  3、给它适当喷雾,每天2~3次。
  在冬季:
  1、搬到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养护;
  2、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来越冬,但要每隔两天就要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把薄膜揭开让它透气;
TOP
444#

光照管理:在夏季放在半荫处养护,或者给它遮荫50%时,叶色会更加漂亮。在春、秋二季,由于温度不是很高,就要给予它直射阳光的照射,以利于它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在冬季,放在室内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养护。平时放在室内养护的,要放在东南向的门窗附近,以能接收光线,并且每经过一个月或一个半月,要搬到室外养护二个月,否则叶片会长得薄、黄,新枝条或叶柄纤细、节间伸长,处于徒长状态。
TOP
445#

肥水管理:它的耐旱能力很强,在干旱的环境条件下也能生长,但这并不等于不给它浇水或浇肥;其根系怕水渍,如果花盆内积水,或者给它浇水浇肥过分频繁,就容易引起烂根。给它浇肥浇水的原则是“间干间湿,干要干透,不干不浇,浇就浇透”,浇肥浇水时昼避免把植株弄湿。
  虎刺梅
  春、秋两季:这两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室外养护的2~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放在室内养护的3~6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夏季:夏季高温期它往往进入休眠状态,对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室外养护的3~5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放在室内养护的4~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还要经常给植株喷雾。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7~10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TOP
446#

养护与病虫害


                叶丛直立向上生长,花盆以较深的筒盆为好,更显紧凑美观。盆土可用园土、河沙各两份,堆肥一份,并掺入少量马蹄片骨粉等作基肥,换盆可1~2年1次。春秋冬季可置于光照条件好的地方养护,每2~3天浇水,保持盆土稍湿,每半个月施一次肥。冬季控水禁肥,以免根系、叶基腐烂。



  主要发生茎枯病和腐烂病危害,用50%克菌丹800倍液,每半月喷洒1次。虫害有粉虱和介壳虫危害,用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喷杀。  

TOP
447#

毒性特征


            虎刺梅



  虎刺梅不会散放有毒气体,室内栽植对人体无害,还能美化环境。虎刺梅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全世界大戟属值物有2000余种,中国产200余种,其中光棍树、一品红、变叶木、霸王鞭,药用植物中的大戟、泽漆、甘遂、狼毒、续随子等都是虎刺梅的同属兄弟。大戟属植物的共同特点是,树体受伤后伤口处会分泌出白色的乳汁,这类乳汁是有特殊结构的二萜类化合物,有毒。它是植物进化过程中保护自己,防止病虫侵害的有利武器。不仅如此,虎刺梅开花时,它的花柄上还分泌出胶水似的粘液,能粘住小虫,原来,这也是它保护自己免受虫害的防线。 虎刺梅类植物伤口分泌出的白色乳汁,对人的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下泻、头晕等。家庭养植只要不随意折花给孩子玩,就不会造成危害。有经验的花工还会常常利用大戟属植物茎、叶浸渍滤液,防治蚜虫、红蜘蛛等花卉害虫。茎、花枝叶可入药。性凉,味苦。有小毒。有拔毒泄火、凉血止血之功效。

TOP
448#

虎刺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9 16:13:13编辑过]

TOP
449#

火柴盒真是养花的行家啊,佩服火柴盒的养花技术。坚持发这么多资料真是不容易,资料很实用。
TOP
450#

多谢楼上夸奖!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