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抱朴子2011年教学日志 [复制链接]

1#

抱朴子2011年教学日志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课前吸收了不少执教者的经验,在材料上作了调整:橡皮泥不用材料箱里的,用的是素描橡皮泥,可以反复使用多次,在水中不会融化;烧杯用了250毫升的,并且自制了细分刻度,以便观察水面的细微上升。


教学过程中感到生硬的地方及三种处理方法:


在观察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做成碗形、船形的中空的形状橡皮泥是浮的之后,教师提问: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为什么有的沉,有的浮?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都不能想到是排开的水量缘故,很多学生都指向了空气的原因:因为有了空气以后变轻了,同体积的物体,轻的容易浮在水面上。我予以了肯定,“这样的解释合理吗?”我这样思考。学生在作出了这样的解释之后,教师如何去引导?下面是我在三个班级中的三种处理方法,都觉得不尽如人意:


第一次处理方法:


在肯定和空气有关之后,我另起炉灶。“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实心的橡皮泥和船形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之后,水面有什么变化?”“变高了。”“是啊,这一部分变高的体积我们把它称为排开的水量,那么沉的形状和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一样吗?”这时,学生中出现了争论,有的说一样,有的说不一样,研究排开的水量的活动就开始了。


第二次处理方法:


同样肯定学生的猜测可能和空气有关后,教师随即板画沉的形状和浮的形状在水中的状态,请学生观察:“浮的形状有了空气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的回答也难以进入正题。最后由老师提出关于排开的水量的研究。


第三次处理方法:


还是同样的问题,画出比较图之后,我换了一种问法:“浮的形状空心部分是空气,这一部分空气在水面以上还是在水面以下?”“在水面以下。”“那么原来是水的空间被谁占据了?”“被空气占据了。”“是的,一部分被空气占据了,另一部分被橡皮泥占据了。也就是说橡皮泥进入水中的体积你觉得比全部沉入水中的时候要多还是要少呢?”有的同学认为多,有的同学认为少,研究的价值的凸显出来了。教师此时提出橡皮泥进入水中的体积我们就称为排开的水量,怎么知道沉的形状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多还是浮的形状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多呢?……


上述三种处理方法,尽管都不尽如人意,但自己觉得最后一次处理照顾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小步走,将一个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步步深入,最后揭示要研究的问题,显得相对自然些。看来,反复的尝试和思考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很明显的。

分享 转发
TOP
2#

 

今天上第一单元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的开始,我出示了几种常见的材料,请学生猜测它们放入水中的沉浮情况,然后是实验和记录,发现有的沉,有的浮。由此提出问题:“你觉得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什么有关?”这是一个暴露前概念的问题,在504和505班的教学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密度”的猜测,在506班,同样立即有同学提出,“与密度有关。”前两个班级的处理方式是直接回避,告诉他们密度我们暂且不研究,在六班我尝试另一种方式,我追问:“什么是密度?”


……


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刚才说密度的同学说:“不知道。”


“有同学知道什么是密度吗?”


“我认为密度就是物体里面有网状结构。”


“我认为密度就是物体的颗粒很紧密。”


“密度就是表面有孔,孔的间隙很小。”


学生虽然知道“密度”这个词,却不理解“密度”的意义。


我的处理可能是有点大胆,也有点另类,我说:“大家对密度的理解是错的,密度其实是单位体积物体的重量,大家既然不理解什么是密度,我们的研究中就不要出现密度,留到初中我们自然明白什么是密度。”“那么,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1:“跟体积大小有关,你看,密度就是体积呀。”


学生2:“应该跟重量有关,密度就是重量。”


对密度的理解,五年级的孩子,照此看来,的确是不能实现的,这么一绕,重量和大小本来应该提出的猜测到此时才出现,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接下来的教学,就是按步就班,研究到底发现,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它的沉浮状况是不变的。


既然与重量和体积大小都没有关系,到底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且听下回分解。


TOP
3#

 

新学期开始的第三天,自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行“教学日志”备课制度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教学日志记录什么?今年已经是实行的第二年了,第一个学期我记录的是简要的教学过程,第二个学期记录的是科学的概念和课前材料的准备以及遇到问题的简要描述,有时也记录重点难点的突破,不过总是流于形式为多,没有及时记录,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究其原因,可能一方面的确事务性的工作繁忙,一方面自己对专业发展有所放松所致。其实教学日志是个好东西,如果能坚持每课一记,并且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性的方式来记,也许有趣许多,也有益许多吧。


所以渐渐地,在我的脑中,教学日志就成了一种教育叙事、一种工作备忘、一种课题研究、一种生活方式。不知道我的这个决定,能够把热情持续多久。


今天新课不上,在五年级三个班级中都讲了几乎相同的内容:上学期试卷的简要分析、本学期大家的新打算和科学作业记录方式的改革,每个组长我替他们打印好本组学生的名单,制成记录表,每交一次作业打一个勾,以此便于统计作业上交和订正情况。十分有趣的是两件事情:一是同学们对新学期的新打算都有点挖空心思,因为我不允许他们重复别人的说法。二是506班的王海斌向我讨要肯德基,因为我曾经答应他,如果科学能考及格,老师就奖励你吃肯德基。我决定选择合适的时机兑现承诺,特别是对他来说,已经经历了太多的否定,迫切地需要一个肯定!

TOP
4#

今天上《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上节课通过研究发现相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体积大小和轻重无关,所以本课的开始,以复习旧课引入: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与体积大小和轻重有没有关系呢?先不要着急,让我们看两组材料。


教师出示一组体积和重量都不同的材料,以体积大小排序,第二组以轻重排序,演示这些材料的沉浮情况,并用上下箭头标示出沉浮情况。我和学生一起先假设与体积大小和轻重都有关,然后请学生思考,如果与体积大小有关,那么沉浮的排列应该是怎样的?如果与轻重有关,沉浮的排列应该是怎样的?学生通过观察板书发现,如果是与体积大小有关,并且是体积大,容易沉,体积小,容易浮的话,那么前面几个物体应该都是沉,后面几个物体都是浮的。但是实际上物体的沉浮并没有这样的规律,所以可以判定与体积大小是无关的。用同样的思维方法,学生自己也排除了轻重的因素。


教学到这里,似乎沉浮与体积大小和轻重都没有关系了,研究也进行不下去了,就像一部电视剧,主人公死掉了剧情就没法继续发展了,到底沉浮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是另辟蹊径,寻找另外的猜测,还是……


我选择了还是从研究方法入手:你觉得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我的方法有什么问题吗?


这是个高难度的问题,因为学生很难意识到我们在研究体积大小的时候,轻重有没有相同?在研究轻重的时候,体积大小有没有相同。如果直接告诉,显得没有思维的深度,如果尝试让学生自己发现方法的问题,教师的问法大有讲究,可惜今天没有好好思考,我就将这个问题在三个班级中问了三遍,最后的结果是505班一位学生提出了教师想要的方向,这个效果,肯定是不佳的,必定有其他更好的问法。


在无法进入下一个环节的504506班,在反复问了两遍没有反应之后,我就从复习对比实验的角度出发,强调体积大小排序时轻重是不同的,也就是我们在研究体积大小对沉浮的影响的时候,轻重是不同的,对这个对比实验你有什么看法?对比实验应该是控制一个变量,其他条件是相同的,最终得出研究体积大小对沉浮影响的时候,轻重应该是一样的。


到此时,方才正式进入本课的研究重点并得出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轻重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

TOP
5#

你的反思写得真认真,这样的反思不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那是不可能的。


欢迎开专贴,期待更多精彩。

TOP
6#

你也在这里冒泡了!
茅盾实验小学→乌镇植材小学→羔羊中心小学   金国江  QQ:55502289
TOP
7#

欢迎李强兄弟!思考很有深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3 21:24:42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8#

欢迎更多人建立自己专贴!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9#

我也会经常光顾的,毕竟教的都是同一年级,来吸收吸收营养。
TOP
10#

五年级我从三四开始上,想让学生先掌握一些天文知识,夏季可以带出去进行户外考察活动呵呵。


谢谢李老师的精彩反思,先收藏着以备后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5 16:32:10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1#

欢迎抱朴子老弟来此开贴,呵呵!这样的备课方式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学习了。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2#

教学日志就成了一种教育叙事、一种工作备忘、一种课题研究、一种生活方式。


 


说的真好,教学日志有设计,有反思,有叙事,有论证,是一种很好的促使自己成长的教学手段。

TOP
13#

以下是引用草帽呀呀在2011-3-3 20:18:00的发言:

五年级我从三四开始上,想让学生先掌握一些天文知识,夏季可以带出去进行户外考察活动呵呵。


谢谢国江老师的精彩反思,先收藏着以备后用。


草帽弄错了吧?楼主是李强兄弟,我是国江兄弟.

茅盾实验小学→乌镇植材小学→羔羊中心小学   金国江  QQ:55502289
TOP
14#

谢谢各位的鼓励,我希望自己能坚持走下去,同时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TOP
15#

近年因为颈椎的原因,上网很少,所以博客和论坛都荒废掉了,看到兄弟姐妹们的热情依然不减,很高兴,所以从本学期开始,还是“重拾旧梦”,希望各位能多监督我这个“藻类”,能多吸收阳光雨露,早日成为高级植物!

TOP
16#

开专帖写反思这个方法好,希望坚持下去,必有收获。
TOP
17#

谢谢喻头的鼓励,我想我会坚持下去。
TOP
18#

 这是上周五的教学日志,有点迟了。

今天上《造一艘小船》,以上一节课钢铁造的船排开的水量大来引入今天的话题:“我们能不能用橡皮泥造一艘小船,使它的载重量比较大呢?”


学生的思维从造体积大的船入手,教师与学生一起完善方案中最重要的一点:各组的橡皮泥轻重应该一样、放到船中的重物一样、放的位置应该在船舱中均匀放置,然后学生分组实验,得出体积大的船载重量大,最后学生认识到船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也越大,船的装载量与船排开的水量有关。


整节的重点完成得比较顺利,让我感到困惑的是“用其他材料造船”的环节,仅仅是课堂上的讨论,学生在课后难以真正做成一艘象样的船,这类长期性的制作类作业如何进行有效的过程调控,是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TOP
19#

 

对于上天文课,一直有一种恐惧感,一是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怕学生讲出来的教师不知道;二是学生的知识不够,前概念混乱错误很多,即便是一些公认的正确的认识,也是从书上看来,只知道所以,不知道所以然。


由于自己要将第四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作为公开课上的缘故,我将第四单元的课程提前来上,《昼夜交替现象》是单元起始课,主要用模拟实验研究出现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运动有什么关系。据说有的老师作过课前调查,将学生认为的几种假说划分了比例,比例最高的当然是“地球自转,同时绕着太阳转”这种假说。


在三个班级中上课的结果验证了这样的调查,大多数同学已经有明确的定论: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就是因为地球自转,同时围绕太阳转。只是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才将另外几种可能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提出来,不过立刻遭到了“优秀”学生的哄笑,在他们看来,这是已成定论的事情,怎么可能是另外的情况呢?接着就是模拟实验,最后发现学生提出的几种假说都得到了证实,都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模拟实验证实这些假说都能出现昼夜交替,那么实际情况是这些现象同时存在呢?还是只有一种现象?”


大家都认为只有一种现象,不可能同时存在几种情况,或者几种情况交替进行。


“那么你现在能根据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来否定掉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假说吗?


“优秀”的学生沉默了,所有的学生沉默了……


三个班级的情况很不同,其中一个班级的好几位学生估计读过相当多的天文方面的书籍,所以很踊跃地尝试用自己知道的知识来解释,最有价值的是“如果太阳绕着地球转,而且轨道固定的话,就不会出现四季交替,因为每天照到地球上的太阳光都是一样的,没有直射和斜射的分别。”而在其他两个班级中,则基本上是到此为止了,没有更多新的证据提出来,课也就结束了,期待下节课的研究。我想教材的设计理念也有这层意思在里面,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再到否定的过程,不一味追求科学结论的正确性,而是在乎得到这个结论过程中属于自己的发现。因此,一直到《极昼和极夜的解释》一课上完,对昼夜现象的理解,学生才可能形成比较系统而且源于更多观察与生活的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吧。

TOP
20#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科学史的教学,如果没有翔实而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补充,学生容易学的昏昏欲睡。教师的讲解再精彩,学生也只是像听故事一样走过场,缺乏思维的深层介入。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这一课就是一节典型的科学史课,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就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一大难题。“地心说”也好,“日心说”也罢,教材所提供的假说都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学生难于理解,这是第一个拦路虎;第二个拦路虎,课前请学生搜集新的证据和资料来否定昼夜交替的其中一种假说,但是学生能找到吗?带着这两个问题,我揣了一个地球仪和一个手电就进了504班的教室。


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话:“今天谁找到了新的证据来否定掉昼夜交替的一种假说呢?”


本以为会冷场,却发现今天好几个男生特别积极,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我连忙请他们来说。一位学生以天体引力入手,否定掉了太阳绕地球转的假说,太阳的体积大,引力也很大,和地球相差悬殊,怎么可能是引力大的围绕引力小的转呢?另一位学生以四季变化切入,否定了地球自转,但不围绕太阳公转的假说,理由是:如果地球在固定的位置自转,地球上某一个地方每天得到的热应该是一样的,就不会出现四季变化。上学期学了阳光的直射和斜射对物体温度的影响,出现这样的假说是在情理中的。无论这两种证据是否确切,我都很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深度,并能触类旁通,将学过的知识加以分析运用。


顺着学生的话题,很容易将学习的重点放到了“地心说”上:“地心说”就是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天体绕着地球转的假说,它是由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我们来看看他的学说是怎样的……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教学,就停留在阅读资料,理解学说上,由于没有更多资料的补充,就依靠了教师的讲解,因此没有值得写的地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