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2011《机械摆钟》教后记
今天的课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在本班上,学生实验去实验室完成。课前没有找到摆钟就做了60秒能摆60次的单摆来演示,怎么拿钩码做摆锤摆动总是渐渐改变摆动方向呢?有人说球体就没有这种现象但没时间找球体了。本课教学流程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简介计时工具发展史引入本课,人类的计时工具在不断改进着。板书:太阳钟(时)→水钟(分)→摆钟(秒)第二部分普及摆的知识,摆由支架、摆绳、摆锤三部分组成。怎样算摆动了一次?摆锤从起点回到起点算摆动了一次。怎样数清?只盯住起点。三人小组怎样配合?一人计时,一人操作,一人计数,全体记录。计时和计数怎么配合?计时员“预备—开始”,操作员摆锤松手计数开始,计时员说“停”,计数员报数记录。第三部分学生计量钟摆60秒摆动多少次?(反复三次)第四部分到实验室做学生分组实验,摆锤斜拉45度摆在10秒内摆动多少次?连做四次,学生汇报。小结摆的等时性。第五部分是检测摆幅大小对摆快慢的影响。教师提示在不改变摆绳和摆锤的前提下,把摆分别拉一个小角度(30度)和一个大角度(60度)看10秒内摆动的次数,观察摆动幅度是否与摆动快慢有关?这一部分是我添加的,目的是为下一节课研究“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扫清一个活动障碍。反思:三节课上下来除了一个班电子表能满足实验需要外,其他两个班计时工具都短缺,最后一个班的实验是我利用手机上的秒表功能在我统一号令下完成的。这样得省多少计时员啊,我真正成了学生活动的参与者。看来秒表也得准备一些了。2011、4、12[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0:56:53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0:56:53编辑过]
2011《摆的研究》教后记
本课选择在实验室上,课前每个实验桌上摆一个铁架台,支架上悬一个单摆,桌上摆两个钩码和一把尺子。这次发动学生来帮我布置我不再费时费力一个人单干了。本课教学流程分如下几部分:1.秋千引入正题 2.说实验设计 3.说实验分工 4.学生分组实验 5.教师演示实验引出摆长。第一部分先讲摆在生活中的实例—秋千,如果一个人感觉荡得太快了,应该怎样让秋千荡得慢一些呢?这就牵涉到摆的快慢的问题,今天就来研究摆的快慢和什么有关系?(板书课题)。学生说可能影响摆快慢的因素。第二部分让学生先回忆对比实验的原则,教师申明本课两个实验都是对比实验,让学生讨论摆锤重量和摆绳长度是否影响摆快慢的实验设计。第三部分理清实验步骤后,教师重申小组实验分工:一个计时员只盯电子表说“预备-开始”和“停”两个口令;一个是操作员,要把摆每次都拉到同样的角度随着“开始”口令自然放手;一个是计数员,盯住起始点记住15秒钟摆摆动的次数。三个同学都是记录员,及时记录实验数据。第四部分就是学生按实验设计分组实验获得实验数据的过程。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每做完一个实验就停下来小结一下实验结论。两个实验做完可以得出:摆的快慢和摆绳长度有关,与摆重无关。第五部分由教师演示实验开始,先展示两个摆绳等长的单摆,只不过摆锤一个是长锯条一个是短锯条。让学生猜测这两个摆摆动起来哪个快?学生答。教师演示学生计时看哪个摆得快?结果是系短锯条的摆摆得快。为什么是这样?课上到这里本课就应该带着疑问下课了,但我给了学生结论。引出了摆长的概念,并在黑板上用简图画出了这两个摆的区别,画出同样的摆绳长度也标出两个摆不同的摆长,学生通过观察摆长的不同就明白为什么绳长相同摆的快慢也会不同了,我又拓展了一下:刚才实验时为什么强调不能把钩码像串糖葫芦一样串起来,谁能解释一下?学生能利用摆长的概念来解释说明真的理解了。2011、4、18[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0:57:29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9 20:57:29编辑过]
王琦峰
既有课堂的点滴又有反思,太好了!
2011《做一个钟摆》教后记
今天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在昨天还在想今天的实验是教师演示还是学生分组活动,如果是分组做肯定要麻烦自己把本课的二十多份材料准备好,但想想学生做过比老师做过体会更深切也就踏实去准备了。在父亲的门市里找了十二根用过的锯条,今天一早草草吃了个烧饼就去实验室做课前准备了。上一节课的铁架台还在,支架是有的,但需要把上节课的长摆绳剪短打一个绳套,用细铁丝折了二十多个两头弯的挂钩以方便挂锯条。本来打算用整根的锯条来实验,无奈锯条有限只能把十二根锯条从中间断开分成二十四个,用磁铁实验盒里的圆形磁铁做锯条上的配重,半根锯条配合圆磁铁比较摆的快慢肯定不如整根锯条实验数据对比明显。这里我改变了教材上“看15秒钟摆动多少次”的做法,改成“摆动10次看用几秒几几”,这样不明显的快慢差距也显现出来了。课的开始时先用一个对比实验引出或重申摆长的概念。(有两个班上节课没讲这个实验)教师展示两个摆(摆绳长度相同而作为摆锤的锯条长短不同),让学生预测摆得会不会一样快?如果不是谁会更快?教师演示学生计时摆10次用多少秒,得出短锯条摆动快。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摆长有关系。教师结合简图讲摆长概念,得出摆长越长反而摆得越慢的道理。告诉学生今天有两个实验,不加和加上圆磁铁的锯条摆各摆10次,它们摆动一样快吗?这个实验要求操作员拉起摆到固定位置,说“预备-开始”和“停”,计时员做好配合,准确到0.01秒。第二个实验“圆磁铁在锯条不同位置时摆的快慢会改变吗?”教师提示做三个实验:把圆磁铁分别吸在锯条上端、中间和下端,操作员记10次看耗时是否相同?不相同又说明了什么规律?最后一部分调整加了配重的摆使每分钟摆动30次的实验由于时间有限没有做。2011、4、19
20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后记
本课分班上理论和实验室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是这样的流程:1. 今天讲物体沉浮,明确什么是沉和浮?(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是浮)2. 沉和浮有一个简单的标记法,沉用“↓”表示,浮用“↑”表示。3. 你认为生活中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同桌讨论后填活动手册。4. 预测7种典型物体的沉浮,同桌讨论写出理由。5. 对于同一种材料比如橡皮,减小它的体积和重量,把它切成一半大小它还会沉吗?切成碎块呢?6. 一根回形针放入水中会怎样?那给它增加体积和重量,三根回形针连在一起在水中又会怎样?实验室实践部分:1. 教师提实验要求,不按要求者取消下次实验机会。2. 先做7种典型材料的实验并记录结果。3. 把胡萝卜或橡皮切分观察沉浮。4. 把回形针勾连观察沉浮。5. 小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教学反思:今天三个班的教学实际情况是前半节课在讲上一单元小测,后半节课讲本节内容。学生照样带材料的不多,幸亏我准备了四样:蜡烛头、小空瓶、回形针和泡沫块,加上学生自带的橡皮就是五样了,有个班有个学生带了个胡萝卜都成了稀奇。泡沫块在水中上浮学生不做也知道,我让学生自己用手把泡沫压到水底再抬手看有什么感觉?体会一下浮力。学生手里有橡皮,开始想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地切开,但考虑到学生还要用橡皮就改成用小刀切去一个角,有些学生认为薄片橡皮要浮了,实际做过就知道了。讲课前才细看教师用书,实际上胡萝卜上浮效果并不好应该用白萝卜。在最后一个班还出现了互相撩水的闹剧,地上湿湿的心里很受伤,放学后让几个肇事的学生来实验室清理实验室。我要让学生养成实验习惯再来实验室了。2011、4、26
2011《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后记
课前材料准备环节,因为原来教过五年级的缘故,一些自制教具是现成可以直接拿来用的。比如同体积不同重量的两个塑料正方体就是这样,一个中空一个放进了铁芯。教材上模仿潜水艇的小瓶实验开始想让学生做,后来想想演示实验也很直观就自己来做。在家找到了一个装酒精的小塑料瓶,在学校把一个饮料瓶剪掉上部装一半水,小塑料瓶装满水用红墨水染红。用记号笔在起始水位划线,小瓶放入水中浸入水下水位上升再标水位线,倒出小瓶一半红水再放入水中再标上一个水位线。本课教学流程为:1. 回顾上节课七种材料的沉浮情况。2. 看教材第5页两组按体积和重量排列的材料。对于第一组材料问学生:你们认为是大的沉还是小的沉?对于第二组材料问学生:你们认为轻的下沉还是重的下沉?学生讲,让别的学生反驳引起思维冲突。3. 师小结:实际上物体沉浮和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系。只不过需要梳理一下,科学家常常只改变体积和重量中的一个条件来研究物体的沉浮规律,也就是在体积相同时看重量,在重量相同时看体积。4. 教师出示两个体积相同的塑料盒,让一个学生用两手分别托一个问是不是完全一样的塑料盒?学生感觉出轻重有别,教师演示实验,课前分别将两根细绳分别固定在轻重塑料盒上,便于让沉底的塑料盒顺利回收。实验小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5. 至于同样重量看体积的实验上节课已经实验过了,师在黑板上画一枚小回形针和一大块泡沫,在两者中间画等号,问学生是体积大的还是体积小的容易沉?小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重量相同时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6. 潜水艇能沉能浮是什么原因?下面看一个实验。出示装红水的塑料瓶,如果把小瓶放入水中水位会不会上升?为什么会上升?教师板画释疑。实验观察,把小瓶中的水倒出一半,再放入水中,会发现完全浸没在水下的小瓶有近一半露出了水面。这个实验小瓶的体积没变为什么会有时沉有时浮?学生作答。7. 学生阅读潜水艇沉浮原理,教师简笔画潜艇横截面,指明压载舱,标出进水管道、进气管道,教师讲解潜艇沉浮的原因。8. 布置下节材料准备。教后反思:本课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物体好找,但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材料就不太好找。我选用了小回形针和大泡沫的对比,加上学生已有实验的经验所以学生理解不困难。模仿潜艇的小瓶实验我除了让学生观察小瓶在水中的沉浮以外,另加了一个观察点:小瓶入水会使水位上升,浸入水中小瓶的体积越大水位越高。为下面讲排开的水量打下点基础。2011、4、28
2011《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后记
本课做了两手准备,在实验室布置了放好水的量杯,自己也在课前把实验材料准备好做了一遍。如果学生带橡皮泥的少还不如在班上演示,有些学生因为没有材料白白地去到实验室还是没什么收获,今天就是这种情况就在班上上了。材料比较简单主要是橡皮泥、量杯以及水。课前想用100毫升的小量杯又担心学生捏的空心橡皮泥形状放不下去又用了200毫升的量杯。起始水位我定的是125毫升,给排开的水量留下空间。关于橡皮泥通过我自己和以前学生的体验知道实验后会把水搅得很浑的,为此我专门去了趟卖美术材料的商店买了几块灰色的橡皮泥,据店主说素描学生经常团在手里用它当橡皮用,虽然贵些后来实验发现真的不会弄脏水。除了橡皮泥和量杯的选择,我回想以前教学时的情景:学生从量杯里捞橡皮泥时弄得不但手上水里都是橡皮泥还会把水弄出杯外,如果再利用同一个量杯捏另一个形状的橡皮泥做实验,手上和水里留下的橡皮泥会使橡皮泥前后重量不再一致,另外起始水位也因为水的流失而下降,如果不及时补水前后实验不再具有可比性。所以这次我设想用线绳来固定橡皮泥以避免手捞橡皮泥造成的以上结果。上课开始先根据课题引申:既然说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就是橡皮泥在水中有沉有浮。那什么形状的下沉什么形状的上浮呢?让学生猜测,多数学生把橡皮泥分成了实心的和空心的两种类型,前者沉后者浮。在有个班有学生说到把橡皮泥卷成管状也上浮,是不是这样我没有下结论,把这个话题拿到其他班也出现了不同的两派声音。其实我知道这样的空心是会沉的不过没有说穿。我课前准备了实心球和空心火柴盒型两种形状,把同一橡皮泥捏成不同实心形状省略了,现在想来准备三种橡皮泥形状是最佳也是最省的材料组合:实心两种形状加空心能浮的一种形状。前两者比较实验可以得出“实心橡皮泥的形状改变体积不变(排开的水量不变),沉浮状态不变。”这一结论。在实验前先明确一个概念“排开的水量”,我让学生回想我给他们带来的一个模拟潜艇沉浮的装红水的小塑料瓶,装满红色水的小塑料瓶沉到水中水位上升了一大截,这上升的一大截就是小塑料瓶浸入水中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这和“排水量”不是一个概念,“排水量”是指排开的水的重量。接着讲了物体“排开的水量”怎么计算?其实就是一道减法题:用物体浸入水中达到的容积减去起始水位所示的容积。讲清这个概念铺垫,后面的演示实验就简单了。教师展示材料:两个量杯,杯里各有水125毫升,让前面的学生看清,用线提着实心球和火柴盒型橡皮泥分别放入量杯中,指定一名学生报数据,教师展示沉浮情况,学生做实验记录并总结规律:下沉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小,产生的浮力小;上浮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大,产生的浮力大。最后一个问题:一大块钢铁在水中会下沉,但用这块铁造的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我在黑板上画了很小的一个小方块当做铁,又画了一条大船,比较它们浸入水中的部分就可以感到排开的水量有巨大的差距,正是排开的水量不同导致了铁沉船浮的结果。2011、5、5
2011《浮力》教后记
本课有两组实验,一组是一个泡沫塑料块通过浸入水中深浅的不同比较浮力大小,一组是把大中小泡沫塑料块分别完全浸入水中比较浮力的大小。课前材料准备:水槽一个、大中小泡沫塑料块各一块、测力计和钩码组成的配重。放入水下勾住线绳的钩码没有用橡皮泥粘在水槽底部,而是用胶带把一个钩码固定在一盒钩码上,即使这样在把最大块泡沫块完全拉入水中时一盒钩码也被拉得飘起来了,没办法只能用另一只手压住钩码盒。本课教学流程是:1.教师问题导入:一根羽毛从高处落下来为什么会飘落地上而不是到天上?(学生讲出由于地球引力,再由地球引力引出物体有重力)教师在黑板上画羽毛标出向下的箭头标上“重力”。再问:如果羽毛到了水里为什么不沉入水底而是飘在水面上?(学生有说羽毛轻的,也有说羽毛有浮力的。)教师在黑板上重力的上方标出浮力,箭头相反长度相同。配合重力浮力示意图和学生讲在水面的物体浮力和重力是相反的一对力,就像两个力气一样大的人拔河一样,在水面上保持了平衡。这时浮力等于重力。2.什么是浮力?结合以前体验引出浮力概念。3.怎样测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测力计放入水下拉行不行?)学生讨论可行方案。4.教师讲演示实验过程,演示操作,一学生上前面报出拉力数据。5.浮力大小怎么算?泡沫块被拉入水下时会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教师画拉力、重力、浮力示意图。让学生理解浮力=重力+拉力。小结规律。6.教师展示三个大小不等的泡沫塑料块,在黑板上标出各自的重量,让学生预测它们在水中的浮力会不会一样?为什么这么预测?7.教师演示操作,一学生读数。8.汇总数据,总结规律: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9.现在来解释:为什么把泡沫块压入水中松手泡沫块会迅速反弹到水面上?这其实是一个从平衡到打破平衡的变化。当把泡沫块压入水中时,泡沫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和压力的和,所以泡沫块能稳定在水中,松手后对泡沫块的压力消失,这时泡沫块向上的浮力远大于它自身的重力,所以泡沫块迅速上浮了。2011、5、10
2011《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教后记
一、 教学材料准备水槽一个、水、大中小号橡胶块各一块、测力计一个。二、 教学流程1. 引入:讲新课前老师先讲一个小例子:一个戴帽子的人不幸失足落水了。他的帽子飘在了水面上这时帽子肯定受到浮力了,我在黑板上画了简图来讲解在水面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那个人水性不熟沉到了水底,大家想这个人在水中有没有受到浮力作用?同意有的举手,认为没受到浮力的举手?(今天执教三个班都是认为受到浮力的占绝大多数,只有少则两三个多则十来个认为没有受到浮力作用。)课后反思举这样的例子是不是不太合适,虽然引出了本课主题但调子仍显灰暗了一些,课前准备时没有设计出更适合的例子。2. 怎样来测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用上节课测泡沫块的方法行吗?教师展示测浮力实验用到的材料,学生讨论汇报。3. 配合科学活动手册师生讨论后填写“下沉的物体是否会受到水的浮力?”实验设计表格。教师演示浮力实验,测出橡胶块在空气中和水中的重量,让一学生读数。浮力是多少?有学生说用空气中的重量减去在水中的重量就是浮力。我板书成“浮力=空重-水重”真是相当的简洁。(在今天下午两个班的课上我突发奇想,谁想出来这个公式就以这个同学的名字命名,例如今天下午在一个班叫“郑冀贤公式”,在另一个班又变成了“黄美月公式”,学生的反应是很新奇,说到此一个个会心一笑。)4. 教师讲解“测量橡胶块浸入水中不同部分所受浮力的大小比较”实验。让学生先预测那种情况下的橡胶块浮力大?学生预测完演示实验,一学生到前面读数,学生填写实验表格,至于“排开的水量”一项我自作主张用“小、中、大”来表示,这样表示一个是没有测排开水量适合的容器,另一个是对于同一物体,小部分浸入水中比完全浸入水中排开的水量就是少,这本来是一目了然的事不用多费周折。5. 接着教师展示大中小块橡胶,问学生那块橡胶在水中的浮力最大?学生预测后实施演示实验,一学生到前面读出各橡胶块在空气中的重量和在水中的重量。学生根据那个“著名”的公式计算浮力。师生讨论总结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和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6. 利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物体的沉浮规律。教师在黑板上画石块和泡沫块在水中的受力简图,标明重力和浮力线不等长,哪个力大就把哪个线画长。最后文字总结沉浮规律: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就上浮,当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时就下沉。三、 课后感受在五8班找了第一排的一个学生来读数,第一次读数测空气中的重量我把测力计拿到他眼前让他读,后来把橡胶块放入讲台上的水槽中发现他需抬着头看刻度,就随口说了句你太矮了,他听了马上回座位拿了板凳放在脚下,这样他就变高了,能继续读数了。课下想想我当时随口说的这句话是不适当的,赶上这个学生不是小心眼的人,没计较老师的话这件事也就过去了。在本课最后环节画石块和泡沫块受力关系示意图时看到有些学生没写就让人人写完再下课,我下去检查。结果我在黑板上画得好好的,在学生的复制品上就走了样。重力和浮力线都是从物体中心出发的,有些学生画到了代表石块和泡沫块的四方形的边上。重力和浮力线不是等长的有些学生画成了等长。相比较来说女生更细心些男生错误更多。不下去检查还以为学生对教师的简图都会原原本本地抄下来了,谁想还真有抄都抄不像的。抄不像意味着不理解,我是这样理解的。2011、5、12
2011《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后记
一、 材料准备马铃薯和盐是本课标准的材料,但碰巧家里买了小番茄,一元硬币大小,就用它了,为避免让学生上来就猜出使小番茄浮的那杯液体中加了盐我改用糖,让学生想到使物体浮起来的物质不止限于盐。选用小番茄的原因一个是一次可以出示两枚一样大小的小番茄分别放入清水和浓糖水中,马铃薯想找一样大小的只能切成同样大小的马铃薯块了,另一个原因就是马铃薯放入200毫升的量杯中个头太大不好搅拌。本课演示材料有两个量杯(各放入150毫升水)、一袋糖、两个同样大小的小番茄(我可是精挑细选的)、药匙、玻璃棒、滴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铁片。课前配好浓糖水,当然150毫升的清水再加上糖水位又高了一小截。二、 教学流程1. 复习利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2. 教师展示一枚小番茄让学生猜测在水中是沉是浮?学生举手表决,师放入清水中,再拿同样大小的另一个小番茄放入另一杯水中,学生发现一沉一浮。3. 师问:你认为小番茄在水中一沉一浮和什么有关?学生答。怎样知道有一杯水中有其他物质?学生答。4. 教师做加热液滴提取水中物质的演示实验,将结果展示给学生。5. 师:我们能不能也制一杯使小番茄浮起来的液体呢?你打算怎么做?(我们用小勺来加盐,用玻璃棒一头把盐抹平将盐倒入量杯中,用玻璃棒的另一头来搅拌直到完全溶解再放入下一勺盐。看一看第几勺盐放入后小番茄会浮起来。)6. 强调实验纪律,带入实验室,学生分组实验。7. 学生实验完汇报,小结: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8. 阅读小资料:死海。三、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环境有从本班课堂到实验室的变化。原因是实验室已摆放好了材料,开始就去实验室担心学生分心影响演示实验的效果。这样在本班演示实验观察完后讨论学生分组实验的做法,这些都铺垫好了再去实验室就是为了完成学生分组实验。在讨论做法时我启发学生,要想知道多少盐能刚好使小番茄浮起来能一把一把地往量杯里加盐吗?学生马上给了否定的答复。我随即展示药匙:今天要用这样的小勺来一勺一勺地加,看加到多少勺小番茄才能浮起来。关于玻璃棒的使用我曾经犹豫过,本来木筷也可以起到搅拌的作用,但从严谨计从科学习惯的养成计还是让学生接触正规一些的好。实验前详细说了玻璃棒的用法和摆放位置,开始还曾考虑让女生来操作玻璃棒后来放弃了。实验结果有些出乎我的意料,100毫升的清水只需要放入4到6勺盐小番茄就浮起来了。要知道我课前配制的浓糖水(150毫升清水)足足放了27勺才使小番茄浮起来。什么原因,这袋糖在仪器室放了有两三年了,形成的浓糖水都有一种淡黄色。糖失效了?那失效了糖的分量还在。上网查了下是白糖变质氧化了,变质的白糖影响溶解度吗?这个没有查到,也可能是造成此现象的唯一原因。2011、5、18
2011《证明地球在自转》教后记
今天讲了《证明地球在自转》一课,傅科摆实验的前提是明确“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这个证明实验原来做过,就是利用铁架台上系一个钩码做的单摆,底座下面垫上四个玻璃球转动就可以实验了。四个玻璃球是和女儿借的,到仪器室拿了材料一做发现玻璃球在底座下面乱滚,根本不是老实地待在四个角上,如果不恰好在四个角上铁架台的移动就会因为底座失稳发生偏斜,这样会直接导致摆的方向发生明显改变,违背了实验的初衷。怎么办?我想让玻璃球老实在四个角上只有约束一下它的位置,那就用胶带纸把玻璃球固定在四个角上试试,胶带固定完底座真的变平稳了。2011、5、31
2011《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后记
今天讲了《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一课。关于教学顺序还是做了一些调整:先用陀螺引出本课,我在黑板上画了个“十字”,问学生这是什么?有说十字架的、飞机的,我揭示谜底说还可以认为是一个陀螺,由牙签和圆纸片组成,学生恍然大悟。接着在“十字”的下面画出有圆心的一个圆代表陀螺的正面,讲讲陀螺的特点和陀螺上不同位置转的距离有长有短,但中间的轴怎么转也不改变位置只是原地打转。地球也有这样一个轴(拿起地球仪展示),它是连接南北极的一个假想的轴叫地轴。地球就是绕着这个轴在自转。它并不真实存在,不是说你在地里真的能挖出这个轴来。在地球人看来天上的星体也有“陀螺”现象。引导看82页星体同心圆图片。(这里要插一句,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教科版改版后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只是停留在“勘误”的阶段,发给每个学生的教材错误还是错误,需要教师人工修正。每年都印教材怎么就不能把错误在印刷环节订正过来呢?这是哪一级的责任缺失呢?)在北半球教材上讲“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顺时针旋转”,实际是在北半球的地球上人们会看到星体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在课前体验北斗七星绕北极星旋转模型时发现北极星在四季里是自东向西逆时针旋转的,怎么书上讲是顺时针呢?这根本就是矛盾嘛,我反复比划顺时针、逆时针,地球怎么动?天上的星体怎样反动?想得脑子都晕了。课上让学生改了过来,北极星怎么会不动呢?展示课前用瓦楞纸板画成的包含北极星、北斗七星和五颗小星星的模拟星图,让学生猜测怎么转北极星不会动位置?学生很快明确要以北极星为中心旋转才能保证。接着设计北极星不动的模拟实验。人头顶偏北方贴一个模拟星图,下面放一转椅代表地球,人坐转椅上,眼睛盯着北极星,转椅自西向东旋转。发现北极星不动,其他星体都围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再次展示地球仪讲地轴的斜度,厂家为什么把地球仪的地轴做成倾斜的呢?实际上地球就是这样斜着身子在宇宙中自转的,教师画倾斜角。为什么北极星在天上的位置不动呢?原因就是地球上的地轴正好指向了北极星,地轴不动位置,在北半球任何地方的人看地轴指向的北极星的位置也不会变化。北极星真的不会动吗?课下看资料库“北极星是永远不动的吗?”2011、6、2
这是一个能翘起美好未来的“支点”
学习了,谢谢你!
忙碌的支点,到处见到你的足迹。
多少个深夜的奋斗吧。
2011《金属热胀冷缩吗》教后记
实验很简单,当把铜球小心放入冷水中后蒸汽四溢,之所以只准备50毫升水是因为想比较铜球冷却后水温和实验前有什么不同。再让那三个同学探出手指来试,结果是变成了温水。为什么会变成温水呢?这是我精心设计的一个环节。
这个环节的设计很好,因为接下去就要学习热传递的内容,让学生注意水温的变化,积累一些热传递的感性认识,确实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