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放大镜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人们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这是六年级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一课最后的一句话。
但是实验袋中的放大镜却是一个中间边缘都一样凹凸的透明塑料薄片,这该怎么解释,放大原理又是什么?
楼主所说的应该是螺纹放大镜。
螺纹放大镜,其实不是“螺纹”,而是由一系列同心圆环状带构成,又叫环带透镜。或菲涅尔透镜。它相当于把球面透镜,切割成等厚度的片,去掉中部的平板部分,只要带有球面的环,再把这些环套在一起,组成一个透镜,其工作原理同球面透镜。问题补充:不是真的切!你没看我上面说的是:“相当于---”。只不过是为了形象化的说明菲涅尔透镜的细节形状,实际上它是在专用模具里,一次压出来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6 11:23:34编辑过]
是啊,材料提供的是螺纹透镜,明显和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一致。反倒给学生一个不好的信息:放大镜不一定是中间后边缘薄的。
哎……
今天上了第一课,看了材料袋的东东,觉得不是很好,还是用了原来的放大镜,这样能突出本质特征。材料袋的螺纹显微镜,我在百度上查了 ,确实像3楼说的这样。它的原理也是利用了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只不过是特殊化了,直接用螺纹显微镜的话给学生的概念建构带来困难。
但是在后面的课中还是可以利用的。“怎样放得更大”中就可以使用了。原理学生一下子是很难理解,老师也很难解释的。
放大镜打效果不是很好,看起来比较模糊
这样对学生观察事物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