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生:姚易轩等
指导师: 吴韦春
[研究背景] 在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让我们说说对家乡了解,由于参加过廊桥的探究,同们学对廊桥的知识都能讲的头头是道,可是讲起在庆元举水新近发现的“冰臼”奇迹,知道的却寥寥无几,大家都显的力不从心。从报纸上得知:举水后坑冰臼群属于河谷冰臼,是罕见的地质遗迹。距今已有约200万至300万年,是第四纪古冰川作用的直接产物和古冰川作用的重要遗迹,也是古冰川运动存在的有力见证;是古冰川融水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似滴水穿石的方式冲蚀基岩产生的。由于其形态酷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而得名。后坑冰臼群与百山祖冷杉同龄,是地球演变历史的见证者,它在我国东南地区十分罕见。家乡有着这么丰富的地质资源,而我们却缺乏了解,为此,我们兴趣小组在征得老师的同意下,决定对举水“冰臼”进行探究,收集资料,进行宣传。于是,我们确立了“探究冰川遗迹”的野外考察活动。
[研究目的]1、通过查找资料、采访专家、实地考察等活动,了解冰臼成因及现状。2、通过对冰臼的探究,形成冰臼知识系统,并利用所学加强对其冰臼地质知识的宣传。
[研究对象]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冰臼群
[研究时间]2010年11月——2011年1月
[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 分析请教 实地考察 知识总结 成果交流宣传
1、资料收集:通过上网,到图书等途径收集冰臼相关知识。
2、拜访请教:向发现“冰臼”的有关专家请教。
3、实地考察:利用节假日,组织同学们到冰臼群参观考察。
4、知识总结:分析活动资料,整理得出冰臼系统知识。
5、成果交流:展示研究成果,宣传冰臼知识。
在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让我们说说对家乡了解,由于参加过廊桥的探究,同们学对廊桥的知识都能讲的头头是道,可是讲起在庆元举水新近发现的“冰臼”奇迹,知道的却寥寥无几,大家都显的力不从心。家乡有着这么丰富的地质资源,而我们却缺乏了解,为此,我们兴趣小组在征得老师的同意下,决定对举水“冰臼”进行探究,收集资料,进行宣传。于是,我们确立了“探究冰川遗迹”的野外考察活动。
11月3日,我们确立了研究计划,决定通过“资料收集、专家访问和实地考察”等手段对举水“冰臼”知识进行扩充,然后再通过开设宣传栏,出黑板报等形式对其进行宣传。以扩大同学们对举水“冰臼”的了解。期间,我们还对活动成员进行分组,并给每个研究阶段任命了活动负责人,我和吴冰若、范若蒙、胡安安等同学成为了各个阶段的负责人。
11月底,通过近三个星期的资料收集,同学们又再次汇聚一堂,当同学们交流所获知识时,我们发现大家收集的资料都极为相似,都是从网上获得的少量“冰臼”相关知识,而且对举水“冰臼”的信息更是少之又少。为此,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这次活动的信心和意义。于是,同学们急于向专家请教的意愿也更加强烈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与发现举水“冰臼”的举水乡政府工作人员吴法正取得了联系,并定于本周六对其进行访问。
11月25日,访问了主要负责人和相关的10个同学早早的来到学校,在准备好访问了相关材料后,我们驱车来到吴家,通过对其详细了访问,我们知道:原来,月山村相邻的后坑村溪谷地带,分布着许多造型奇特、形如舂米用的石臼的石洞,“口小、肚大、底平”,有的大小和模样就如澡盆一样,有的近2米深、2米多大,村民们喜欢在此洗澡,俗称“天然澡池”;大多数口径约50多厘米,“肚子”都比口大。经冰臼研究权威韩同林教授确认是第四纪冰川遗迹,科学名叫“冰臼”。后坑冰臼群属于河谷冰臼,是罕见的地质遗迹。距今已有约200万至300万年,是第四纪古冰川作用的直接产物和古冰川作用的重要遗迹,也是古冰川运动存在的有力见证;是古冰川融水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似滴水穿石的方式冲蚀基岩产生的。由于其形态酷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而得名。后坑冰臼群与百山祖冷杉同龄,它在我国东南地区十分罕见。由于年代久远,冰臼群能够保存下来实属罕见,有“世界奇观,自然一绝”的美称,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同时作为独特的自然景观也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12月中旬,老师宣布我们要到实地进行考察,同学们学习了相关外出的制度后,在科学老师和部分家长的带领下,来到了举水后坑“冰臼”群。到了实地后,同学们先对冰臼的周边环境进行了了解,发现当地民风纯朴,所以环境保护的相当好。接着,同学们对还对“冰臼”进行了命名,并对其进行了丈量。
12月底,我们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总结。我们发现:庆元举水乡冰臼,是我国目前最大面积火山岩区的首次发现。在浙南地区发现大规模第四纪冰臼遗迹也属首次。“螺母洞”(韩教授命名的)是我国目前在火山岩区发现的最大的冰臼。举水乡冰臼群具有极高观赏性,既神奇又奥秘,极具引发人们去探索去思考,是开展旅游探奇的极佳和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是庆元县继生态第一县、梦幻古廊桥之后的又一张“王牌”,这一宝贵旅游资源加以包装与开发,这对推进庆元县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活动小组的同学向老师建议:1、是不是可以让可以向举水乡政府建议,将冰臼群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其他风景旅游项目捆绑起来开发,努力打造“举水一日游”。2、要做好冰臼群保护工作。冰臼及谷类冰川遗迹,是百万年前所遗留给人类的自然资源,是不可最生的,因此绝不应该对这些遗迹进行人为改选和破坏,应当加以精心保护,人人都有责任加以维护,这将不但有利于当代,也将有利于子孙后代。我们要建立相关的保护制度,禁止乱采乱挖,做好封山育林等工作。3、要加强对冰臼群的护理,扮靓冰臼景观。冰臼群长时间以来淹没在大自然中,缺乏必要的护理,甚至还有大量的冰臼未被发现。因此,要对已发现的冰臼群进行必要的护理,将冰臼内的沙石等杂物清理出来,还冰臼原有的真实风貌,以便游客观赏。同时还要加大勘查力度,尽力寻找冰臼,让境内所有的冰臼走出山湾地角,揭开神秘的面纱,露出漂亮的脸孔,与游人见面。4、要加强冰臼群风景点周围其他景点的勘查与挖掘。冰臼群周围还有一些景观未被发现,如后坑村的人身石、狮子头,“螺母洞”下游的瀑布等,要对这些景点加以开发和利用,形成风景群,不断扩大旅游范围和增加旅游价值。
1月初,我们分工进行了成果宣传。同学们利用班级的黑板报进行了“冰臼”知识的宣传。通过宣传,在学校里形成了一股“冰臼”热,很多同学也是在我们宣传后,和家长一起来到了举水看“冰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5 13:19:1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