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国小学科学年会特级教师发言(任洪)《科学课应该给予学生更多... [复制链接]

1#

全国小学科学年会特级教师发言(任洪)《科学课应该给予学生更多》

听着任洪老师的讲话,感受很深,花了点时间逐句逐段把它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这是我根据任洪老师的讲话录音整理的,所以比较口语化。


 


科学课给予学生更多并不是要把什么都往科学课里装,而是现实状态下,科学教育的一些重要的价值被普遍的忽视。这需要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格外的关注,我曾经在科学课里问小学生:我们为什么上科学课?学生的回答很整齐,为了学习科学知识,又问:那学了科学知识为了什么呢?学生沉默了,有几个小声说:“为了以后长大了当科学家吧!”其实我很清楚,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有人把当科学家作为自己的理想。于是,我接着追问:那么在你的眼里,科学家是怎么样的人呢?学生的回答就热烈起来,有的说:“科学家他们的只是非常丰富,问他们什么问题都能回答。”有的说:“科学家总是穿着白大褂,头发乱蓬蓬的,戴着厚厚的眼镜,忙于工作,经常用手术刀做各种各样的实验。”还有的说:“科学家忙于工作,有时候连吃饭都忘记了,甚至有时候会把面包蘸着墨水吃下去。”这不知是他那里听来的故事,学生的回答,都露出一个知识渊博、勤于工作,但不爱世事的科学家的形象。


我觉得这也折射出我们的科学教育的一些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几句话,第一句:上科学课就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这其实使我们教师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着学生,虽然,现在大多数的教师都知道,科学教育具有多维的目标,但是落实到课堂上的往往还是知识教育压倒一切(我说的是常态下的科学教学),而不是研究课或者公开课。第二句话:学好科学课,长大了当科学家。我们许多老师也用这句话来激励学生,但是,他忽视了科学学教育对每一个普通人的重要意义。而学生对科学家的描述也值得我们思考,要知道,科学家是孩子心目中科学的化身,但是小学生眼里的科学家,是一个只懂工作,行为怪异的角色,试想,我们的孩子会憧憬做一名这样的科学家吗?再问,他们会从心底里热爱科学吗?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公民的素质不高,我们也没有培养出特别杰出的科学家。


我想,我们的科学教育还存在很多的欠缺,比如:一项欠缺就是长期观察记录的习惯,刚才应飞老师提到我们的孩子记录能力弱,我想说其中最弱的就是长期观察记录,实际上现在小学教材当中已经安排了一些长期观察记录的内容,比如教科版当中,有凤仙花的生长观察记录,有蚕的一生的观察记录,还有一个月气温变化记录等等,但是,据我了解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经历完整的记录过程,有的是在上课那天记录了一次,有的是课后捏造一些数据把表格填满了事,甚至我们在一些公开课活动当中发现那些注明了需要持续记录的记录单,下课以后就被老师遗弃在桌面上,老师也没有把这个当回事情。要知道持续观察记录是枯燥的,即使是成人也无法凭着兴趣维持,他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监督和激励。尽管我们提倡快乐学习,但是我想,我们更要强调科学学习的细心和毅力。有关长期观察记录的内容,正是培养这种品质绝佳的载体。这是我想到的,老师们,我们平时能够看到的一些珍贵的、有关自然奥秘的录像资料,作者大多数是外国的科学家,比如大家很熟悉的《鸟类的迁徙》,比如《野生动物奇观》,这些资料凝聚着研究者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心血,非常的精彩。那么是不是我们的科学家不善于做这样的研究呢?这是否与我们的科学教育有着莫大的联系呢?


再有,第二的缺陷,我想说的就是从学科学到用科学。我记得刘默耕先生是非常强调学科学、用科学的。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在课堂里所学的,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应用割裂开来,比如:在教学了《人与环境》有关的内容之后,我对部分学生的生活垃圾的分类进行了调查,这部分学生我是精心挑选过的,都生活在新建的居住小区里面,而且这些小区都有分类垃圾桶,结果发现改变垃圾混装习惯的学生家庭并不多,很少。也就是说学生学到的科学知识,并没有成为他的行为准则,或者成为他的信仰。当然,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说家长不赞同,还有别的原因,比如有一位小朋友就告诉我,他看见小区里面分类好的垃圾,被环卫工人一股脑的倒进了垃圾车,所以他觉得这个没必要。这与我在台湾看到的一个情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台湾,有一座山叫阳明山,阳明山的山腰有一个湖泊,小小的,池塘吧。我看到一个穿学生装的小朋友在用一根线,专心致志的钓小龙虾。我以为他是玩的,或者最多是为中餐加一道小菜吧!结果他告诉我,不是的。他说:“老师,是我的科学老师告诉我,这个小龙虾是从美国进来的,美国虾要吃掉很多我们台湾的小鱼小虾,我们台湾有很多的小鱼小虾差不多被这个小龙虾吃光了,所以,我听老师的话,每星期天都来钓美国虾。”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对他的老师非常佩服,我也在科学科里提及外来生物入侵的事,刚才一位老师也提到了,但是那位台湾老师,没有讲大道理,而是注重让学生实际参与环保行动,当然我也非常佩服这位小朋友和支持他的父母。


另外一个我们中国的学生特别欠缺的就是“质疑精神”,我们的科学课堂的时间一般都经过精细的计划,每一个时段概念发散到什么时候,什么水平,都是经过预设的。这样在教学中,老师们注意,我们学生有一个很高的水平,他能根据教师的语气和眼神,判断出他的发言是否接近于正确答案,他的提问靠谱不靠谱。他不用对内容进行分析,只要看老师的态度,他就能感觉得到。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学生是不愿意节外生枝的,在这方面,我倒有几个印象深刻的事例。在教学“解剖油菜花”的时候,有同学汇报说:他的油菜花只有三个花瓣。那个学生平时是马虎的,所以他一说,同学都哄笑起来。为了指出他的“错误”,我请他把花带上来,放到实物展示台上,令我无比惊讶的是,这朵油菜花真的只有三个花瓣,十字花科的花应该有四个花瓣啊?我仔细地观察了这朵花,发现三个花瓣均匀地排列在花蕊的周围,这是一朵完整的花,只不过是一朵变异了的花。这个时候,我非常庆幸,自己刚才没有用怀疑,或者讥讽的语气请他上来,我是我顺势地大声宣布:这位同学说的一点没错,他发现了一朵不同寻常的三个花瓣的油菜花。学生们热烈鼓掌,我发现那位同学脸也涨得通红。我注意到这个班级在后来好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到观察实验时,都瞪大了眼睛,渴望发现一些什么,当然后来是没发现什么。


还有一位学生在学习完“爬行动物”的有关内容后,他找到我,他说他不理解,要把蛇和乌龟划分为同一类动物,它们太不像了,他倒觉得应该把蛇和鳝鱼划分为一类(鳝鱼就是我们江南地区常见的黄鳝),他质疑科学家这种分类是不合理的,我觉得这很可贵,但是我向他解释:蛇是用肺呼吸的,鳝鱼呢是用鳃呼吸,这很关键。可是他并不服气,他说:这个我也知道的老师,它们就这点不同,但是它们相似的地方太多了,我把蛇和鳝鱼放在平地上,它们运动的方式非常相同,而且我还去菜市场小贩杀蛇和杀鳝鱼,杀出来它们的骨骼也是非常像的。所以他坚持认为,应该把蛇和鳝鱼划分为一类比较合理。对这样的学生,我不由得心生敬意,一个小学生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竟然会跑到菜市场去观察,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我们中国的孩子特别欠缺的求真精神。


最后,我还想说,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重与珍爱。在教学“放大镜的运用”一课的时候,我发现学生们发现了一种残忍的游戏。一些金龟子掉落到地上,它腹部朝天就翻不过来,只有少数的金龟子能够反过来。那么学生们怎么办呢?比赛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放大镜汇聚阳光烧死这些金龟子,看金龟子拼命挣扎,学生们很开心。看到这个情景,我的心情很沉重,我过去阻止,可有觉得应该想办法触动学生的心灵,才能够彻底地改变这些学生的行为。于是,在后续的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个用黏土和火柴梗制作金龟子模型的活动,塑形、上色以后,有学生说:老师我做的很仔细,但是和旁边真的金龟子一比,我觉得我这个模型还是粗糙。这个金龟子其实是挺漂亮的,我不失时机的播放了《精致的生命——昆虫》这一个录像,然后问学生,你觉得烧死金龟子的做法对吗?学生沉默了,可是这个时候有学生说了,他说:老师麻雀吃水稻吗?”吃的,而且我要说的是,麻雀不但吃害虫,它还吃益虫。所以这个时候,我当时对学生是这么说的,我说:是的,金龟子确实要吸食树的汁液,但是任何动物为了生存它都是需要吃食物的。一般情况下,金龟子吸食一些树叶,它也不会对树造成怎么样的影响,只有它泛滥成灾的时候我们才去捕杀一些,再说,即时是捕杀,我们也反对用残忍的方法。我发现同学们都点头了,下课后我看到了让我觉得很开心的一幕,有几个学生在走廊里,弯下腰,捡起在地下的金龟子,轻轻一弹,金龟子顺势的飞走了。我发现孩子的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


珍爱生命,我想这是一个文明人应有的素质,各位老师,在科学教育中,要多维目标协同推进,这对科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但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还要有很好的组织探究活动的能力。这还不够,还需要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而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为什么这么说。以多维目标推进,付出的精力多,但是你的考试成绩不一定好。你可能在学校里做着吃力而不讨好的事情。所以我说要强调要有奉献精神。根据这几年我与初中高中科学老师的接触,了解到我们中学的科学教育,也很糟糕:绝大多数的中学科学老师是不做实验的,他们用语言描述实验的现象和过程,告诉实验的结果。他们的兴奋点是在试题的练习上,所以小学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可能成为他唯一的探究经历。所以我想我们要时刻鼓励自己、勉励自己,这样的付出,这样的奉献是值得的,因为科学启蒙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3 9:52:59编辑过]

分享 转发
宁波市北仑区岷山学校 林飞荣
TOP
2#

科学课真的应该给孩子更多更多,课内课外 
TOP
3#

给学生更多,是不是也给自己更多。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4#

以下是引用草帽呀呀在2011-1-22 21:03:00的发言:
给学生更多,是不是也给自己更多。

 


有道理,要给学生更多,老师自己也需要补充更多(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需要的是对科学本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领悟和实践)。


 


很多时候,反思自己的言行,感觉自己和孩子一样:懵懂无知。


 


很多时候,我们只顾着奔跑,如果能停下来看清方向,思考下一步的计划和目标,或许成功的几率会更大。我想这正是任洪老师这篇文章给我的启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3 23:19:07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5#

看了很有收获。行走在科学探索的路上。
走自己的路,探索新发现。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辅成小学 孙冲洋(人生需要折腾。)
TOP
6#

根据这几年我与初中高中科学老师的接触,了解到我们中学的科学教育,也很糟糕:绝大多数的中学科学老师是不做实验的,他们用语言描述实验的现象和过程,告诉实验的结果。


 


——可悲而让人无奈的现实。


 

离目标远一点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还在努力着!虽然我们才刚刚起步…… “成功之路,紫薇起步” 浙江省缙云县紫薇小学 陈志强
TOP
7#

任洪老师说得很有道理,平时我们的科学课有多少老师关注科学知识以外的东西呢?
TOP
8#

说的非常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