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游戏与考试分数的关系研究
研究对象 |
人数 |
平均分 |
四下 |
五上平时 |
五上期末 |
年级人数 |
208 |
年级平均分 |
78.5 |
87.5 |
88.7 |
积分1000以上人数 |
28 |
积分1000以上平均分 |
84.6 |
92.1 |
92.8 |
+6.1 |
+4.6 |
+4.1 |
积分100以上人数 |
91 |
积分100以上平均分 |
82.6 |
90.8 |
91.8 |
+4.1 |
+3.3 |
+3.1 |
说明:全年级6个班,其中参与科学小游戏的是由同一位老师任教的4个班,所以本次研究的对象是这4个班的成绩,年级人数、平均分均指这4个班。
数据中+表示与年级平均分相比高出的部分。
分析:
1.四下与五上。游戏后的五上期末与游戏前的四下期末相比,年级平均提高10.2分,而积极参与游戏的学生(1000分28人)平均成绩提高8.2分,积分100以上的91人平均成绩提高9.2分。仅从数据上分析,做科学小游戏无助于科学知识的掌握,不能提高科学考试成绩。
2.平时与期末。游戏后的五上期末与游戏前的平时检测成绩相比,做游戏学生平均成绩也没有提升。这是同一位老师任教的,但是还是没能提高。说明做游戏还是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这样分析相对科学一点。
但是,这样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科学性,因为:
(1)任教老师不同。四下与五上的任教老师不是同一位,可能学生的学习与老师的教学有关系,这些积极参与游戏的学生可能不一定喜欢五上老师的教学,即改变的量除了是否做游戏外,还有任教老师的不同。
(2)优秀学生参与。从参与游戏的学生多次考试成绩来看,这些学生无论是否参与游戏,其考试成绩都高于年级平均成绩。其中做题较多、积分较高的28人平均成绩高出年级4—6分,积分100分的91人平均成绩也高出年级平均3—4分。表明这些学生学习成绩本身就比较好。
(3)提升潜力不大。积极参与游戏的学生本身成绩比较好,如果还要提高就很难,“升值”潜力不大,因此,这些学生五上成绩高出年级平均没有上升实属正常。况且,四下总体成绩较差,而这些优秀学生就容易与平均拉开差距,到了五上总体都大幅提高,差距就不大可能进一步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