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科技实践活动孵小鸡 [复制链接]

1#

[原创]科技实践活动孵小鸡

本学期,我校受省里补助装配了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我组织了学生开展孵小鸡的研究活动,活动综述见下
小学科学探究案例孵小鸡.doc (, 下载次数:19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 21:27:10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上传一组图片




TOP
3#




TOP
4#

学生的小论文1 


鸡蛋在孵化中质量会变化吗?


樊巳涵  陈至恺  占络艺


一、问题的提出


有一次观察孵化中的鸡蛋时,拿在手上感觉轻了点,我们想:它会不会真的轻了?如果会减轻,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我们提出了研究孵化中的鸡蛋质量会不会变化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研究方法:用天平称鸡蛋的质量,对比研究。


1.第一阶段的研究


研究对象:周俊杰同学带的鸡蛋(1只)


从孵化的3天后开始称,发现质量首先是上升的,后来发现蛋壳有两条裂缝,再后来鸡蛋的质量一直在下降!我们想:会不会是鸡蛋有一点破的原因?还是鸡蛋本身就会变轻的?别的鸡蛋会不会也是这样变轻的?


附:“周1号”鸡蛋孵化中质量变化表                     单位:克
































日期


1015


20


25


28


111


2


113


质量


57.2


58.0


50.4


46.4


42.5


42.2


41.3


备注


孵了三天


 


水箱水干


 


 


 


到期,未孵出


为了得到更科学、普遍的现象,避免只统计一个鸡蛋有偶然性的缺点,我们决定研究其他鸡蛋的质量。


2.第二阶段的研究


研究对象:其他同学带的几只鸡蛋


1)猜测:老师让我们首先猜测鸡蛋的质量会不会变化,并说说理由。有的同学说会增加,因为它要吸收营养;有的同学说会减轻,因为水分会向蛋孔里出来,会越来越少,也有可能被“小鸡”吃掉一些营养;也有同学认为不会变化,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出来,也没有什么东西进去,质量当然是不会变的。


2)实测:我们从1029日开始对多个鸡蛋进行了测量,统计如下:




































































编号日期


4


5


6


7


8


9


10


1029


57.4


47.4


49.9


63.3


49.9


未孵


 


111


56.0


46.2


48.7


65.0


48.4


64.8


 


112


55.5


46.0


48.5


64.5


47.9


65.4


 


113


55.3


45.7


48.4


64.0


47.5


64.0


 


118


53.5


44.4


47.6


61.5


45.5


62


 


1110


因已证明是未受精卵,放弃孵化


44.6


61.3


54.0开始孵



各个鸡蛋放入孵化器的时间不同,因为中途陆续检查出未受精的蛋,然后用以上鸡蛋替换,其中占9号、宇10号分别111日和10日才放入。


3)分析: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鸡蛋质量的变化:


▽从朱7号和占9号两枚鸡蛋来看,刚开始孵的几天里质量有一些增加;


▽所有的鸡蛋几天后都开始减轻,一直在减,越来越轻;


▽每天减轻0.40.6克左右。


三、研究的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结论1质量减轻的原因。鸡蛋的质量在孵化中为什么会一直在减少?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水分减少了?还是“小鸡”消化了?为了探个究竟,我们上网查,原来鸡蛋里的胚在孵化过程中要发生呼吸作用,消耗蛋内养分,产生二氧化碳排出蛋外,同时也有部分水以水蒸气形式蒸发出来,所以质量减轻了。


结论21号鸡蛋质量减轻的原因。对比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数据发现,“周1号”鸡蛋质量每天减少1克左右,减轻的这么快应该与两条裂缝有关,水分流失的很严重。


问题:刚开始的几天质量为什么会增加?是不是所有的鸡蛋都有这个现象呢?我们从网上没有查到,还不敢肯定是什么原因。我们经过仔细分析,猜测认为鸡蛋在孵化前就有一些水分被蒸发了,放到孵化器后,由于在孵化器底部有一个小水槽(这是为了保持孵化器中的湿度的),鸡蛋会不会从潮湿的空气中吸收一些水分呢?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进一步研究计划


1.研究更多的鸡蛋。这些在放进孵化器的头几天的质量变化。因为我们第二阶段研究的几个鸡蛋不是同一天放进去的,只研究到朱7号和占9号的初期质量变化,其他的鸡蛋头几天的质量没能测得,不知道是不是也有这个现象。所以,我们打算以后放入的鸡蛋从放入前就开始称(例如宇10号)。


2.研究种蛋的条件。为了分析质量增加的现象,我们打算研究放入前的种蛋情况,如母鸡刚生下来的新鲜的鸡蛋、在空气里放了一些天的鸡蛋、在冰箱里放过的鸡蛋,看看它们在孵化初期质量会不会也增加。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二小      辅导老师  张国华


注:1月9日(周日)本文作者参加专家评委组的现场答辩,本文获衢州市第七届“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公示期),具体见“衢州科学技术协会”网,当日拍的图片因相机数据线未找到,暂不能上传。 

TOP
5#

  附该文相关数据


周俊杰鸡蛋孵化中的质量变化(单位:克)
































日期


1015


20


25


28


111


2


113


质量


57.2


58.0


50.4


46.4


42.5


42.2


41.3


备注


孵了三天


 


水箱水干


 


 


 


到期,未孵出


孵化科技小组鸡蛋质量变化数据统计表(单位:克)


































































































































































































































编号日期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29


57.4


47.4


49.9


63.3


49.9


 


 


 


 


 


 


 


 


111


56.0


46.2


48.7


65.0


48.4


64.8


 


 


 


 


 


 


 


112


55.5


46.0


48.5


64.5


47.9


65.4


 


 


 


 


 


 


 


113


55.3


45.7


48.4


64.0


47.5


64.0


 


 


 


 


 


 


 


118


53.5


44.4


47.6


61.5


45.5


62


 


 


 


 


 


 


 


1110


因已证明是未受精卵,放弃孵化


44.6


61.3


54.0


 


 


 


 


 


 


1111


 


44.2


60.9


53.7


 


 


 


 


 


 


1112


 


43.6


60.4


53.2


 


 


 


 


 


 


1115


 


42.5


59.2


52.1


43.5


41.3


57.5


 


 


 


1116


 


42.1


58.9


51.6


43.1


41.1


56.9


50.0


44.6


54.9


1117


 


41.8


58.8


51.3


43.1


40.9


56.5


49.9


44.5


54.6


1118


 


41.3


58.5


50.9


42.7


40.7


56.05


49.4


44.3


54.4


1119


 


40.6


58.2


50.6


42.5


40.4


55.6


49.1


44.0


54.2


1122


 


 


57.3


49.8


41.7


40.0


54.5


47.9


43.4


53.4


 


 


 


 


 


主要研究孵化初期的质量变化


注: 48号是在孵化期间才开始称质量,916号是孵化前就开始称。927日开始孵化的第一批鸡蛋贴学生的姓名作记号,未编号。


 

TOP
6#

不错的科技实践活动
请问,那个保温箱是哪里买的呀?
TOP
7#

 

另有3篇相关文章参加全国学会的小论文评比,分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原文在学生处,也暂不能传上。以下是未参加全国大赛小论文,请专家同行指导。


小论文2


 

孵小鸡真有趣


五(3)班  姜心阅


这个学期学校的探究实验室建好了,实验室中有孵小鸡的工具(孵化器或恒温箱——教师注)。因此,科学老师让我们把蛋带来,放在孵小鸡的盒子中,过个21天,小鸡就可以钻出蛋壳了。


孵小鸡最重要的便是选蛋。蛋一定是受精的,不可以是破壳、麻壳或是壳上有斑点的(有斑点没关系的吧?——教师注)。必须是土鸡蛋,不能是超市里买来的未受精的蛋,那样是孵不出小鸡的。其中弱胚蛋、无精蛋、死胚蛋是肯定不能孵化的(这句不合适吧——教师注)。选好蛋之后,我们便放入孵小鸡的盒子里。


那么,为什么那个盒子可以孵小鸡呢?原来是因为里面很热,鸡蛋在里面就像在鸡妈妈的怀抱下一样温暖。当然了,蛋要孵化除了适宜的温度意外还需要适宜的湿度,所以,我们在盒子下面放了一个水槽(这是孵化器的一部分——教师注),来保持适宜的湿度。孵小鸡的盒子每隔三小时会自动把蛋翻一次,来保持蛋受热的均匀。


我们每隔几天就可以把鸡蛋拿出来,用手电筒照,可以观察到小鸡的生长情况。我们还每天称鸡蛋的重量,然后记录下来。通过表格,我们发现鸡蛋是越变越轻的,这又是为什么呢?经过我们的讨论、查资料,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因为鸡蛋在受热过程中会有水分蒸发的,所以鸡蛋才会越来越轻。


这次实验真有趣,不但让我感受到了鸡蛋的“神奇”,也让我明白了一些科学知识。

TOP
8#

【孵出小鸡以后,原则上由提供鸡蛋的学生带回家养。如果家庭条件不适合或该生不愿饲养,则可由其他同学饲养或由教师联系农村人家饲养。建议饲养过程由几个好友共同观察,并记日记。】


后续活动估计有一定的困难,养小鸡成长是一件非常烦心的事情啊,不过能让孩子亲身体验一次也是不错的选择。


 


学生的小论文《鸡蛋在孵化中质量会变化吗》写得很棒,我读了此文才知道生命这个微小的变化带来的奇迹。


 

TOP
9#

 

 小论文3                                                        孵小鸡


五(3)班  孔颖


孵化器、鸡蛋、适宜的温度、空气、以及水分,将鸡蛋放入孵化器中,便可以开始孵化小鸡了。


将选好的蛋种放置于孵化器中,孵蛋器在三个小时会自动翻一次,将蛋翻转180度左右,以保证蛋受热均匀,避免胚盘与内壳膜粘连导致死胚。而孵化器会在出雏三天前自动停止翻蛋,以告诉我们小鸡即将孵出。鸡蛋需3次验蛋,第一次验蛋在放入鸡蛋的五天,第二次在11天,第三次在19天,以检验出以下蛋不可孵化:弱胚蛋、无精蛋、死胚蛋,以下蛋可以孵出小鸡:气室未被占、腾出空地,以足够呼吸。


下面,让我为你讲几个同学的孵小鸡过程中鸡蛋质量的变化吧!


第一个陈1号:她的鸡蛋从1029日放入孵化器中,鸡蛋的质量是49.9克,111日的质量是48.7克,11248.5克,348.4克,8日再观察室47.6克,在1110日的检验发现是未受精卵,因而放弃孵化。


第二个朱2号:鸡蛋从1029日起放入孵化器中,鸡蛋的质量是63.3克,111日是65.0克,264.5克,364.0克,861.5克,在1110日检验时雨陈1号一起发现时未受精卵,所以也放弃孵化。


第三个毛秦号:她的鸡蛋由1116日放入孵化器,放入时的质量是50克,111749.9克,1849.4克,目前还在孵化过程中。


三个鸡蛋在孵化过程中最后的质量都由重变轻,这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鸡蛋的质量变轻的呢?原来,是由于孵化器的温度比外界的温度高,在孵鸡蛋的过程中,鸡蛋要进行水分蒸发,鸡蛋里的水分被蒸发释放出来,使鸡蛋变轻了。

TOP
10#

这样一个装置不错啊,学生写得文章写得非常好!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1#

以下是引用蚂蚁doudou在2011-1-11 22:02:00的发言:
不错的科技实践活动
请问,那个保温箱是哪里买的呀?

孵化器又叫恒温箱,是省里统一配备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的一部分,至于是否可以单独自行购买等不是很清楚,商家是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网址www.tianhuang.cn


恒温箱只能装6只鸡蛋,我分几批次,共20只,从9月27日开始,到12月20日结束。只有1只小鸡孵出,其余有的是无受精卵,有的可能是弱胚,也有可能是孵化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更有可能的是气温渐冷,恒温箱不再恒温,虽然采取了一些保温措施,但是考虑到需要新鲜空气和鸡蛋呼吸的因素,没能使温度始终显示37.5摄氏度,致使后来的“小鸡”“胎死腹中”,关于这个原因的文章正在撰写中。


那只孵化出来的小鸡,在学校养了3天,后由该生带到农村奶奶家饲养,至今还未收到她的日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 20:04:09编辑过]

TOP
12#

以下第一张是因气温逐渐下降而采取的保温措施,第二张是孵化30天后打开鸡蛋的照片,为了照顾夭折的小生命感情,更清晰的图片就不传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 22:47:02编辑过]

TOP
13#

通过这一项活动,可以知道秋冬季确实不适合小鸡生命的诞生,所以鸡的自然孵化绝大部分在上半年,这样的活动更适合在上半年开展。打算下学期继续开展这样的活动,为了使活动更有价值、更有成效,希望专家同行能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如:还可以研究哪些既有意义又具可行性的问题?
TOP
14#

学生很棒!!赞一个!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5#

好装备,好活动,顶一下。
TOP
16#

能够切切实实利用现有的设备,并开展有效的活动,值得我们学习。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17#

楼主把这一孵鸡蛋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呢,不仅仅是把鸡蛋变成小鸡,中间的过程观察得很到位,这样学生的感受更深,收获也就更大啦。

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地址:  http://dsxsxx.com/qx/    欢迎你多关心气象信息
TOP
18#

以下是引用唱山歌在2011-1-11 22:57:00的发言:
通过这一项活动,可以知道秋冬季确实不适合小鸡生命的诞生,所以鸡的自然孵化绝大部分在上半年,这样的活动更适合在上半年开展。打算下学期继续开展这样的活动,为了使活动更有价值、更有成效,希望专家同行能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如:还可以研究哪些既有意义又具可行性的问题?

本学期原本也打算带领孩子们开展这个实践活动,由于考虑到生命孵化和成长的规律,就把这一活动暂缓到春天进行。

TOP
19#

建议向相关科普类杂志投稿!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20#

  小论文4


孵小鸡的观察和思考


 


今天是1013,是我们五(5)班孵小鸡实验的第二批。我的鸡蛋放进了孵化器里,在放进去的同时,我就有许多想法:我的鸡蛋很脏,要不要洗呢?我的鸡蛋是自己家的母鸡生的,小鸡会出来吗?这个机器能像母鸡一样翻蛋吗?机器里有没有适合的温度、湿度呢?


张老师说:“不用担心,这个机器会翻蛋,蛋架每隔3小时会自动翻一次,在小鸡出来的前3天会自动停止翻。”噢,原来是这样,这个器材可以让我放心了。


过了5天,我来看鸡蛋有什么变化了。怎么看呢?怎么能看到里面的样子呢?老师让我们想,有同学说在太阳光下看,有同学说用手电筒照,可是这两种方法都看不清楚,眼睛都看花了。这时我说:“用一个什么东西把鸡蛋挡一下,眼睛就不会花了,可能还看的清楚。”老师夸奖了我,告诉我们用一张黑色硬纸,中间剪一个洞,比鸡蛋小一点,透过这个孔看手电筒照的鸡蛋。我看到了鸡蛋里面的气室,别人的鸡蛋却看不清楚。我想,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是不是我的还是他们的鸡蛋有问题?我的鸡蛋没有受精卵吗?老师最后说我的鸡蛋可能是有用的!我太高兴了,我很期待它的出来……


后来又一次来看,发现鸡蛋身上有几条裂缝,是谁看的时候不小心打破的吗?还是缺水了裂开?它里面的水分会流光吗?营养会失掉吗?里面的小生命会继续下去吗?我担心……


我们想研究鸡蛋的质量会不会变化?老师帮我们借来了天平,统计如下:
































日期


1015


20


25


28


111


2


3


质量(克)


57.2


580


50.4


46.4


42.5


42.2


41.3


备注


 


 


水箱无水


 


 


 


 


难道它本来是在增加质量,可被这一条缝而造成营养和水分流失,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出不了了。我们赶紧照一下,发现气室空间很大,与胚体的界限很分明,这样还算有生命的。课时,我担心它这样下去,会撑不到最后一天……


1030,离我的小鸡出生的日子只有4天了。我和其他带鸡蛋的几个同学一起把鸡蛋全照了一下,第二个蛋里显出黑影,周围血管模糊,颜色发黑,第三个蛋是没受精蛋,第四个蛋的蛋黄下沉,分布很不均匀,颜色有点黄。我的蛋气室和蛋胚有点模糊,不像以前那样分的清楚了。


113,是我的小鸡出生的日子。我和张老师把我那个鸡蛋照了一下,发现里面会流动的,疑似液体!只占鸡蛋的一半左右。张老师说,肯定是没生命了,因为前面那一批同学孵出来的小鸡那时候不是这样的。我非常的失望,心情也从高峰掉下万丈深渊!这么多天的等待都白等了,想养只小鸡的想法也泡汤了。


我要再带一个鸡蛋过来,再孵化一次,但愿不要再出现意外,但愿我的愿望能够实现……


 


 


常山县天马二小  五(5)班  周俊杰


指导老师   张国华

TOP
21#

 

孵小鸡真有趣


余楚莹


几个月前,学校新办了一个实验室,还买了许多试验用品,里面怎样奇怪的东西都有,其中最吸引我们的就是孵化器了。这台孵化器主要用于鸡、鸭、鹅等蛋进行孵化,通过对温度及孵化时间的设定,可用于不同种类种蛋的孵化。一起采用智能化的控制方式,可以自动恒温、自动翻蛋、自动加湿,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可广泛用于各类实验室进行种蛋的孵化。


这台孵化器每隔三个小时会自动翻蛋一次,将种蛋翻转180度左右,以保证受蛋均匀,避免胚盘与内壳膜粘连导致死胚。


说起孵小鸡,先要从母鸡下的蛋中,挑选蛋壳比较薄、有生命力的蛋,放进孵化器里,种蛋必须新鲜,一般是产蛋后10天内的受精蛋最好。春季保存种蛋不宜超过710天,夏季不宜超过5天,保存种蛋最适宜的温度是1015度,新鲜蛋表面有一层粉状物覆盖,色泽鲜艳。鸡蛋重量一般在5560克为宜,蛋壳要求无斑点,无裂缝、破皮、麻皮、薄皮、厚皮等现象。入孵第五天每隔几天就可以将种蛋取出,对着强光观察胚胎在蛋内发育的变化,剔除没有受精的鸡蛋,注意时间不要太长和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中进行。


孵蛋的整个过程需要21天,21天后小鸡就会诞生了。你瞧,小鸡出生可有趣了,它用小红尖嘴啄破壳,使尽力气,伸展身躯,挣脱出蛋壳。一出生就舒展它那柔软而湿漉漉的身躯,还不时地发出“叽叽”的叫声,犹如一首美丽动听的交响曲。这只小鸡说来也怪,过了三四个小时,身上那金黄的毛干了,出现了毛茸茸的金丝毛,可好看了。


这次做的实验课真特别呀!

TOP
22#

教师日记


 


小鸡即将出生


2010101819


按计划,孵小鸡时间21天,从927日开始到1018日,已满21天。我早早地去看没有发现小鸡,也没有破壳。贴在耳朵上静听,没有感觉(听到)明显的动静,为什么呢?


没正常发育?中途是否坏死了?


时间没到?可能在下午或晚上才21周天?才会出来?


时间有误差?就像人一样有早产或晚产?早晚一两天出生就是胚胎发育的正常现象?


怀着忐忑的心情,期待着……


下午,仍不见有破壳。傍晚将放学时,又拿起来贴耳朵听。咦,有声音?真的有声音!有小鸡叫的声音!还会动!我立即叫来学生听,他们很兴奋,我也兴奋。晚上它应该会出来了吧?可是现在放学了,怎么办?如果出来,没人照看,孤零零的它会可怜吗?它能活下去吗?如果拿回家,怎么拿?把整个孵化器带回家不方便,只把这只即将破壳的鸡蛋带回家,它没有了合适的环境(温度),会在壳里死去吗?比较两种可能,结合孵化器的使用说明,如果室外温度低,可以让刚孵出的小鸡仔孵化器里继续呆一段时间。看来更合适的是让鸡蛋继续在孵化器里,保护它的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回家,晚上仍想着那只即将孵出来的小鸡。它今晚会出来吗?会在什么时候出来?出来的时候是怎样的?要吃东西吗?没给它食物,它这一夜会饿死吗?


第二天(19日),小鸡真的出来了,在孵化器的凹槽里,不能动弹。一位小朋友到门卫伯伯处借了一些米,小鸡没吃,另一位同学瓣了几粒煮熟的玉米,拿在手上递到它嘴边,它吃了。后来,我到操场边摘了几片嫩野菠菜的叶子,撕碎,小鸡也没吃,可能是没有发现,也可能是它不知道这也可以吃,或不喜欢吃,是不是它喜欢会动的食物?它还没有到处找食物的本领?只知道吃“饭来张口”的东西?


 


 


观察日记


927,开始孵,4只,编了号。


1025天了,根据说明,第一次观察。1号中间部分不透明(附照片),转换一下上下位置,仔细静看,有胚及血丝在慢慢上升,有明显的胚点。23号看不清楚(壳硬),4号均匀,透明。


108上午,1号不透明,看不清楚胚胎发育情况,气室部分透明,界限明显。23号透明、均匀,4号透明无胚。


11日,1号上午能看清气室,下午看时不清楚,可能是室内光线强了点。其他均透明。


16日,已孵化19天了,想看看有没有孵出来,未有缺口。贴耳朵听,好像会动,但不明显。几个一同来观察的学生提出研究山鸡卵孵化过程中质量会否发生变化,猜测:不会;理由:没有东西进去或出来。第一次用天平称57.2克。


20日,山鸡58.0克。初步推论:蛋孵化中质量会增加,出生时可能会更重。


问题:这些重量(质量)的增加来自哪里?


21日,观察第二批的6号,生说带来时被同学摇晃过,今天在灯下照,与第一批的已二十多天的无受精卵的现象相似,即上下倒置鸡蛋,有类似沉淀悬浮物,几乎透明。让该生带回家,她决定明天再换一个。


25日,山鸡50.4克。为什么又少了这么多?有以下两种外在可能:一是早上来检查孵化器里的水槽,发现水完全干了,是不是几天来没有了适当的水分提供给鸡蛋的生长发育?二是发现这个鸡蛋有几条不大却明显的裂缝,是不是流失了里面的营养或水分?这些裂开,是因为干燥还是有哪个小朋友不小心震裂或是即将破壳?不管是哪一个原因,这样的裂开,都可能会影响到它的生命!


马上灯下照看,气室大了,界限还是很清楚,贴在耳朵听,没能感觉到动静。


28日,山鸡46.4克。


看来这只鸡蛋在孵化过程中质量在减轻!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质量真的会减少?为了研究是不是质量要减少的正常现象,再研究比较另一些鸡蛋是否也有这种质量在减少的现象,因为只研究一个对象毕竟存在偶然性。


二是因为有裂缝而流失营养和水分?如果是这个原因,那问题就大了,会不会危及它的生命?贴在耳朵听,感觉不到什么动静;在灯光下照,能看到明显的气室空间很大,与胚体的界限很分明,这与其它的无受精卵的情况完全不同;比较各个蛋的体温,发现这个蛋的温度要稳定一些,拿出来一两分钟后这个蛋的温度明显要高一些。看来,初步判断它还是有生命的。虽然宽了一点心,但是这个担心还是要持续到113日。


山鸡质量变化统计如下:


























日期


1016


20


25


28


111


质量(克)


57.2


580


50.4


46.4


42.5


备注


 


 


水箱无水


 


 


无受精卵的鸡蛋在孵化器里怎样了?


放在孵化器里孵化了30天的4号鸡蛋,让生猜里面可能怎样?还是一个完整的蛋清和蛋黄或是混在一起变浑浊了?有生猜是完整的,有的猜已浑浊了。于是立即打开看,结果是蛋黄已散开,蛋清中有少量黄色,证明该蛋已没有生命,说明在这30天的高温(37.5摄氏度)下没能让鸡蛋的胚生存下去。


 


对部分鸡蛋气室是否增大的对比观察记录,较为零散,日期不固定。

TOP
23#

 

为什么没有孵出来?


常山县天马二小    张国华


本学期新装了探究实验室,其中有用来孵小鸡的孵化器。927日开始,组织3个班分批开展孵小鸡的实践活动。到1215日,共开展了4批次。第一批于1018日有1只小鸡孵出,后来都没有成功孵出,虽然每一次成功或失败后,我们都进行了总结和改进,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是什么原因呢?


一、第一次失败的分析与改进


1.出现的现象:鸡蛋外壳很脏,是农村拿来的土鸡蛋,孵化中途蛋壳出现了两条裂缝,气室界限由孵化5天后的清晰到后来渐渐模糊,并且越来越大,直至最后占鸡蛋体积的一半以上。摇动鸡蛋,发现里面会“流动”。


2.猜测与判断:孵化初期,气室界限清晰,判断鸡蛋内的胚胎发育正常;出现两条裂缝后,气室越来越大,界限也渐渐不清晰,对鸡蛋内的小生命会不会受影响开始有些担心,但仍存希望和祝福;孵化末期,气室增大的太多、太快,蛋内“生命”会流动,基本认为“胎死腹中”,也有一点怀疑一直来都没有正常发育,无受精卵的鸡蛋,前面出现的气室透明、蛋清蛋白部分不透明可能也是无受精卵的鸡蛋孵化中的一种现象(虽然在前一批的孵化中已观察发现无受精卵的鸡蛋孵化中一直来都是透明状态的,而有受精卵的鸡蛋随着发育会渐渐不透明,气室渐渐清晰)。



3.原因分析:到期后没有成功孵出来,很有可能的原因是水槽内未及时加水,因为外围空气干燥,蛋内水分蒸发过快,导致蛋壳裂开,缺水而死


3.验证:30天后打开看,有鸡头(计算日期,看是否这一阶段窒息?以及质量变化速度,以验证)


二、第二次失败的分析与改进


1.现象:气室界限一直都很明显,但没有明显增大现象。——再次证明前一次的是水分原因


2.可能原因:


1)排除水分、蛋种(未受精卵与受精卵孵化中期有明显区别)


2)翻蛋:没有调整孵化器设置,这只后来补进去的鸡蛋可能未得到翻蛋,或一直在翻蛋。都有可能导致中途死亡。


3)干扰太多:称鸡蛋质量,每天称,以及课前课后拿出来观察。


4)温度:不是很低,并加了纸箱(未加盖)


为了保温,教室门窗关紧,受上课期间空气浑浊,以及加了纸箱空气流通受阻(影响)


综上分析比较,猜测最有可能的是:翻蛋


3.验证:24天后打开气室,发现有血丝(为了照顾这只夭折的小生命,不留照)


三、第三次失败的分析与改进


1.现象:气室明显,未见明显增大(与第二期同)


徐智超带了3只,分别是白壳2只,个小,其中1只为土鸡蛋,另一只超市里买来的,还有一只个大的,壳黄,也是超市里买的。


研究目的:超市里买来的与农村里的土鸡蛋在孵化中是否一样。孵化中只有1只土鸡蛋有变化,即气室界限5天后渐趋明显,但第2122天后仍不见动静,24天后打开看,有蚕豆般大小的胚,还有更多的液体。


2.可能的原因:温度不够


理由:排除了水分,翻蛋正常(放入时重新设置),课前课后少观察,不称重量


为了保证空气新鲜,打开了一扇窗,纸箱未加盖,但恒温箱常显示37℃,最低时34.5℃,最高时38


3.证明:正常发育时期估计10—15天,与第2期的约15—20天的短了些。


(注:这篇分析总结文章有待补充具体完善)

TOP
24#

很不错的活动,真是一个有心的科学老师!赞一个!向您学习!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25#

很好的活动,很用心的观察!顶!
TOP
26#

只要有颗观察的心,哪里都有施展的舞台,张老师真是个有心的老师!
TOP
27#

好资料,推荐到网站首页文章中心“论坛精华”及综合帖 

【综合】科技(科普)活动参考资料(更新中……)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1249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8#

不错的设备,不错的指导,不错的学生小文章!
一直努力中……
TOP
29#

这个活动很好,学生肯定十分喜欢,值得大家借鉴。


建议教师的活动材料,学生的文章都去投稿。

TOP
30#

以下是引用喻伯军在2011-3-6 17:20:00的发言:

建议教师的活动材料,学生的文章都去投稿。


很高兴又得到喻头的指点、鼓励,谢谢!去年6月“什么虫子?哪里来?”的相关内容和关于孵小鸡的内容多次投稿《科学课》,因水平所限,老师的文章未出来,欣慰的是学生的文章《孵小鸡》已在2011年第2期《科学课》发表了,给我添了点信心!


现在想请教专家、同行的是:1.文稿怎么整理?例如“什么虫子?哪里来?”和“科技实践活动孵小鸡”两项内容适宜在《科学课》的哪一个栏目投稿?文稿可以怎么组织整理?2.还可以开展孵小鸡的什么内容的研究?上一次是在秋冬季,研究的是鸡蛋的质量变化,发现的问题是低孵出率,猜测的原因可能是气温逐渐下降。现春季,再孵,除了期待高孵出率外,还可以研究什么?希望得到好的点子,提高实践研究的效率。


谢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