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跟着大部队慢慢地往前走 [复制链接]

1#

跟着大部队慢慢地往前走

 

跟着大部队慢慢地往前走


——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感想


2010年小学科学年会是我工作至今首次现场参与的“级别”最高活动,也是首次住宿在这么高的宾馆之中。此次年会是我首次较长时间离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因此初到萧山心中失落与恋家之感油然而生,而一天半的活动气氛感染了我,甚至有点“流连忘返”,现简单谈谈我参与本次活动的点滴体会:


1、印象萧山  印象银河实小


     虽然身处之地距萧山算不上很远,然是我第一次来到萧山。雨中来到萧山,感到萧山的楼真高,路真宽;由于不识目的地,在萧山市区问了一个当地的人,她的热情让我们感到很温暖。雪中离开萧山,才意识到这座城市正在修建地铁,相信她的发展会更加快速。


    “让每个孩子成为闪亮的星星”——这句话应该是萧山银河实验小学的校训吧。第一次看到这么给力又恰如其分的校训。而学校的各幢建筑用北斗的七星为命名,我曾经看过道教与北斗神话的故事,因此进校门的第一感觉是深深的校园文化,而这座学校却是成立不久的一座学校,我想每一个银河人为此都花了不少的心血吧。


2、感受课堂  感受教研氛围


     本次年会的七堂课给我的感觉让我想起我们当地的一句土话:“乡下人吃橄榄——丢了再捡来”。说的是早期我们这边的乡下人能吃到橄榄的机会很少,很不容易吃到一次橄榄觉得这个味道怪怪的不喜欢,因此咬了一口边丢弃了然而丢了之后嘴巴里回味这橄榄的味道原来是这么好的呀,于是又急忙把橄榄去捡来。做一个好老师很难,做一个好的科学老师是难上加难,可能我们有许多在现场听课的时候都会去挑台上上课老师的刺,甚至有老师还质疑有的课上的太平淡了,好想有点对不住路远迢迢参加本次年会的各位老师。说句心里话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没有感受到课堂中有多少出彩的地方,然而静下心了仔细想想这七位老师的“内功”还是非常深厚的。  如在探究“铅笔盒是否导电?”等问题上,他始终充分引导,根据学生的猜测进行实验指导;衢州的朱老师课堂的引入从一个板凳和一块木块出发,通过简单的几个系列问题便将学生引入“运动与摩擦力”的探究;金华的朱老师对实验的指导让人印象深刻,而在实验中让学生充分去观察并及时进行记录;台州的黄老师将磁铁的磁性与磁铁的两级这两个实验整合让学生共同完成,我觉得他在处理教材上的胆量还是非常大的。丽水的马老师从食盐的溶解难于观察出发,整堂课花了极长的时间让学生去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相信他们为了这堂课是花了不少的时间与精力,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当然听了课之后我有几个疑惑:


  1、怎么样看待教师的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的器材与学生分组实验的器材不一致如何处理?


  2、是不是每次实验前的“温馨提示”需要这么多?似乎这探究活动变成了在教师的要求下、课件的提醒下的“搭积木”游戏。


  3、是不是科学教师的每次提问都必须高效?我觉得对于小学生而言诸如“对不对”“好不好”这些看似无效的问题也是十分必要的。


  4、小学科学课堂是不是都需要这么“严谨”,无乐趣的小学课堂多么乏味呀。


……


     浙江省小学科学的教研氛围是非常热闹的,初次感受是上半年在湖州浙江省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疑难问题的解答。给我的印象是台下老师的问题问得太“犀利”了,甚至完全不去考虑上课教师的感受,而许多的问题均要你“现场作答”,这对一个上课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与挑战。本次活动也不例外,有来自场内和场外的互动,很多问题提得十分“尖锐”,我做了一个换位思考想“天啊,还好上课的人不是我!”有的老师在短信平台上留言说这样对上课的老师的成长有巨大的帮助(大意),我觉得这对教师的成长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有好多问题是抓住上课教师的细节问题做文章,诸如板书啊、教师的口误啊,场内600个人有600个不同的观点,因此在这样的场合想上好一节公认的“好课”简直是不登天还难啊。因此我觉得我们的互动还应该要更加理性。


3、体会前辈  体会长时探究


     章鼎儿、路培琦两位专家前辈的点评讲座从实际出发,没有高深的“大道理”,更多的是从本次活动的课堂实际出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见解做了分析,对现场的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好的帮助。比如路前辈说到小学科学课堂的科学概念可以模糊,但不要把概念说错,因为小学科学毕竟是孩子科学的启蒙教育。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现在更多老师在课堂上都让学生的测数据、计量不允许有误差等,我觉得对孩子的要求过多只会减少孩子们对科学研究的乐趣。章前辈对课堂中的拖堂做了理想的分析,细细想来教师的问题真的是要好好做文章,而教师对学生前概念的了解在科学教学中也是相当重要的。


本次年会的主题是“较长时间探究”,第一夜我的宾馆问了自己“什么是较长时间探究”?如果撇开我们的教学,我能想又不敢想的“较长时间”是“一辈子”,而一个老师在一堂课中你能给学生的时间有多少?这这些给学生的时间又几成是他们真正用在研究上的?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即便是你一堂科学课所有的40分钟全部让学生去探究,按现在课时量学生一周也不过只有120分钟,难道这一周120分钟的时间就是“较长时间”了吗?因此我在想这“较长时间”一定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中,那学生课余会去花时间探究吗?这就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去给孩子们营造一种氛围,让他们能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去给孩子们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让他们有方法与能力去探究;去给孩子们一些科学的态度,让他们知道科学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我纵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又留了多少时间给孩子探究?这些探究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又有多少情境与时间对孩子的科学素养的养成是有帮助的?反思过后留下了许多惭愧。


      用章前辈的一句话总结此次萧山之行,也作为对自己的一个要求吧——向前走!


(2010/12/15雪夜)


[此贴子已经被海风于2010-12-21 22:51:23编辑过]

分享 转发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2#

真情实感,溢于言表。
TOP
3#

与你一样,我看到了希望,蓬蓬勃勃的。
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TOP
4#

欢迎下次再来萧山。这么多的老师把精彩留在了萧山,把热情留在萧山。

TOP
5#

在浙江科学网的陪伴下,让我们一起向前走!
一直努力中……
TOP
6#

写得很好,继续努力!
TOP
7#

谢谢分享,学习啦,体会很深哦!
TOP
8#

一网情深,有网相伴,一起成长!!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9#

较长时间的探究确实很有必要,但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调控安排好这个较长时间的探究,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这次年会的公开课做了一些尝试,但好像还没找到可以较好处理的办法,执教者的说话好像还没有更多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教学设计的说明。当然,这也不是一次研讨课就能解决的,需要我们全体科学老师共同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不断总结才可能总结出一些实用的方法。这次的年会,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探索的主题。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研究!
TOP
10#

楼主感受颇深啊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