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0月作业集二:201010教育理论学习试卷分析题 [复制链接]

1#

10月作业集二:201010教育理论学习试卷分析题

根据《丽水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习计划》的要求,各学员需在10月完成《丽水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教育理论学习试卷》,答卷要求如下:


 


1、通读《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科学标准》)(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独立完成,开卷笔答,鼓励阐述自己独特的见解。问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的答案,若发现雷同现象,视作不认真学习并以不及格处。建议在2个小时内完成。


 


试卷分四个部分组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三、简答题(第11题11分,第12题9分,第13题8分,共28分);四、分析题(第14题10分,第15题12分,共22分)。考虑到某些具体因素,前三个大题就不在网上公布了,把各学员的分析题整理在下,欢迎大家点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8 22:54:41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学员作业分析题 目录


 


01朱伟龙分析题(3楼)


02陈建秋分析题(4楼)


03史佰友分析题(5楼)


04蓝剑锋分析题(6楼)


05颜旭晓分析题(7楼)


06吴丽芬分析题(8楼)


07陈建民分析题(9楼)


08吴韦春分析题(10楼)


09叶枝栋分析题(11楼)


10曹龙根分析题(12楼)


11郑凯峰分析题(13楼)


12潘海娟分析题(22楼) (因是手写稿,待补充)


13陈兴建分析题(23楼) (因是手写稿,待补充)


14王伟勇分析题(14楼)


15王海花分析题(15楼)


16蓝智俊分析题(16楼)


17蓝建云分析题(17楼)


18陈志强分析题(24楼) (因是手写稿,待补充)


19陈晓政分析题(18楼)


20蓝桂勇分析题(19楼)


21程伟锋分析题(20楼)


22徐琳分析题(21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8 23:31:36编辑过]

TOP
3#

01朱伟龙: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首先我会表扬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接着组织全体学生讨论:“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这一问题。等学生对这一问题有自己的看法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对比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认识到是淀粉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之所以这样处理,一方面是因为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在这一课上,学生对引起碘酒变成蓝色的物质有疑问,这是学生需要迫切解决的,所以我们必须从课堂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另外新课标也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正是对“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最好的诠释。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场景二中学生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比场景二中学生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


因为:场景一的孩子们看上去很安静,并在记着定义,做自己的作业,但他们只是机械式的、被动的学习和记忆,并没有参与思考,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因此参与度并不高。 而场景二中的学生尽管看上去纪律有点凌乱,可是从学生的谈话中我们发现,学生已经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有的一定的研究,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们正对不同物体的不同沉浮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说场景二中学生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比场景二中学生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

TOP
4#

02陈建秋: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我先肯定该学生有想法,再让全班展开讨论“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然后引导学生分别对“水和碘酒接触”、“淀粉和碘酒接触”这两个实验进行探究,从观察中发现,“水和碘酒接触”并没有产生蓝色,仅仅是褐色的碘酒被稀释了,而在“淀粉和碘酒接触”的实验中出现了明显的颜色变化,说明是淀粉是遇碘酒产生了化学反应,至于呈现的颜色是黑色或紫色,那是因为浓度大的缘故。


这样处理的依据有三点:1.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保护每个学生自尊心和探究兴趣。2.巧妙利用课堂生成,暴露学生的个性思维,在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中,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3.运用证实与证伪的逻辑思维方式,深化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场景二的孩子参与程度更大。


场景一,表面安静的课堂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学生相互之间没有交流,在学习中没有多少主体行为特征,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停留在记忆层面,学生思维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而场景二的孩子,置身于具体的探究情境中,他们在不断地实践、思考和尝试,学生在共享集体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有互动交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并逐步形成主动探究意识。

TOP
5#

03史佰友: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我的处理:


1.首先肯定该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提出的疑问。


2.调整教学设计,重新设计实验:把碘酒滴入水中,观察是否会变成蓝色。


3.进一步讨论是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处理依据:


1.尊重学生,对学生的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2.重视证据,以事实说话,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


3.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以学论教。


4.充分利用有价值的课堂生成,及时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不惟教师原先的预设教学。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我认为“场景二”的孩子参与的程度大。其原因如下:


1.学习方式不同:


1)场景一中的孩子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式的,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直接接受知识。属于独立学习。


2)场景二中的孩子的学习方式是探究式的,他们能在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并在实验中讨论解决问题。属于合作学习。


2.学习的自主性不同


1)场景一中的孩子“都在做自己的作业”,显然,他们是为完成作业而学习,学习的自主性不够。


2)场景二中孩子的学习是主动的、建构性的自主学习,他们为自己确定学习的目标,积极主动的学习。


3.学习的效果不同


1)场景一中的孩子直接从资料中获取知识,一般不容易理解,也容易忘记,长久以后,学习的效果不佳。学习效率较低。


2)场景二中的孩子是通过大家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的,在自己动手做过程中,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学习效率较高。

TOP
6#

04蓝剑锋: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1、对学生肯定评价。对于学生的质疑声,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因为学生认真思考了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好奇心。


2、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有效方法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把碘酒滴在水里,观察是否会变蓝。只有学生经历这个认知的过程,才能认识到碘酒滴在淀粉上使淀粉变蓝,而不是碘酒遇到水会变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我认为场景二的学生参与程度大一些。


场景一:学生独立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虽然课堂纪律很好,学生都在独立做作业,但是这种参与是学生个人独立的参与。


场景二:学生围着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虽然有噪音,但是是学生提出疑问、问题。“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这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情感。

TOP
7#

05颜旭晓: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处理方案:


    首先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作为一种课堂机智来处理,让其他同学也参与思考一下这位同学的问题,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来解答这个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提出可行性的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测。


    在思考和寻找问题关键的时候,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思考淀粉液的成分为淀粉和水,想要确定是谁起到的作用,只要让它们分别加入碘酒观察有无颜色变化即可。


处理依据:


     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本就是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要求,对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所以往往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是最能反映学生是否理解和完成科学探究的最为有效的评价。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要说参与程度,很明显是场景二。因为场景二富有儿童情趣,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

TOP
8#

06吴丽芬: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我是上课的老师,我会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解决问题。


追问学生,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要验证是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还是水遇碘酒变蓝色,你觉得要控制哪个变量?如何控制?(如果将碘酒滴入水中,水不变蓝色,则说明?如果将碘酒滴入干淀粉中,干淀粉遇碘酒变成蓝色,则说明?)


处理依据: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学到的观察的本领,来自己寻找常量变量 教师只是从中进行协助工作,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场景一中的孩子们侧重于科学概念的学习,场景二中的孩子们侧重于探究能力的发展。要说哪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个人认为场景二的学生参与度更深入些。


理由:场景二的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更强。“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收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习得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孩子们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发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能力不同,自己提出问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场景二中的孩子们乐于合作和交流,孩子们进行的是一种群体活动。合作和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其中包括了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服他人、适当地有条件地让步等技能和策略,只有通过科学学习活动尤其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步形成。孩子们通过交流发现了许多问题,进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人人都在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场景一中的孩子们也在参与学习,但是思考问题的深入程度可能比不上场景二的孩子们,他们进行着个体的活动,头脑风暴式地思考问题能力还欠缺些。


话说回来,科学概念的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发展两者是同等重要地,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方面。就好比两条腿走路,不能说哪条腿重要,而抛掉另一条一样。如何找准一个切入点,给予学生一个或多个难易度适宜地任务,使两者之间保持一个合理地平衡。学生进行探究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做强大后备力量的,否则探究只能停留在浅层意义上,甚至缺乏理性的思考而走进一种误区。一堂课热热闹闹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大多学生也亲自动手参与了活动,但最后留在学生头脑里的东西有多少?甚至有没有?我们应取百家之长,结合自身特点,加上思考与判断,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TOP
9#

07陈建民: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我的措施


学生: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师:你真是一个思维严谨的人,你拥有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必须具有的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师:老师这里有水和淀粉,谁有办法确定在淀粉液中是淀粉遇碘酒变成了蓝色,而不是水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处理依据


依据1。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即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依据2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依据3。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场景二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


场景一属于解决问题和比较单纯训练的层面。场景二属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正在探索如何解决问题的层面。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告诉我们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发现问题往往是创新的先声,其意义绝不亚于解决问题。在学生的内部认知结构中,刚刚获取若干知识点与整个系统的联系往往只处于松散状态,在这些新知识点之间并未形成有效联通。这就必然引起学生的某些认知迷惘和混乱,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发现了问题,而只能说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要成功跨越这一认知迷惘阶段,就必须由学生自我准确地诊断出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要实现这一目标,往往需要知识点互相碰撞。通过知识碰撞,引发出能暴露问题本质的各种信息数据,再由学生自主完成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把问题的本质反映出来,进而实现知识点之间联通

TOP
10#

08吴韦春: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首先肯定学生的这种猜想和质疑精神,必须引导进一步探究;


探究一: 水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探究二: 淀粉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探究三: 淀粉液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总之可以引导学生探个究竟。依据有以下这些:


一、课程性质决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所要求: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科学探究的特点之一是要求学习者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场景二的学生比场景一孩子参与的程度更大,前者是接受学习,后者是探究学习,理由如下:


一是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接受学习区别于探究学习之处,在于这种学习中,主体所得到的经验是来自经验传递系统中,他人对此经验的传授,并非来自他自己的发现与创造。 场景一孩子们的学习是一种低级的接受学习,孩子们只是在书本中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记录在笔记本里,其主要表现为呆读死记、一知半解半通不通


二是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显著区别就是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中,探究问题主要由学生提出,探究方案由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的收效主要依赖自己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努力程度,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起引导和组织作用。其场景二的孩子们正是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如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进行猜想,提出问题,为后续的探究起到了导引的决定性作用。


三是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知识是学不完的。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要教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转变知识观,知识不再仅仅是“简单规则”(科学知识体系),知识本身就内蕴着个人的热情投入、个人的隐性知识、个人的见解看法,个人在参与意义的创生中获得知识。这种参与者知识观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靠的信念支持。我们要鼓励学生从接受式学习方式向探究性学习方式转换,从旁观者知识观向参与者知识观的转化。转变评价观,以往的评价只是在检测学生掌握的知识,并没有全面的评价学生的素质。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心他们掌握的知识,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是在实践中,提倡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放到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场景一的学习活动,孩子们只是把书本的“知识”机械的摘录下来,他们没有再质疑、讨论、实践,也没有用已用的知识经验“举一反三”,所以说场景二的孩子们参与的程度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