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吴韦春:
四、分析题(第14题10分,第15题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首先肯定学生的这种猜想和质疑精神,必须引导进一步探究;
探究一: 水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探究二: 淀粉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探究三: 淀粉液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总之可以引导学生探个究竟。依据有以下这些:
一、课程性质决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所要求: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科学探究的特点之一是要求学习者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场景二的学生比场景一孩子参与的程度更大,前者是接受学习,后者是探究学习,理由如下:
一是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接受学习区别于探究学习之处,在于这种学习中,主体所得到的经验是来自经验传递系统中,他人对此经验的传授,并非来自他自己的发现与创造。 场景一孩子们的学习是一种低级的接受学习,孩子们只是在书本中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记录在笔记本里,其主要表现为呆读死记、“一知半解”、“半通不通”。
二是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显著区别就是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中,探究问题主要由学生提出,探究方案由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的收效主要依赖自己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努力程度,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起引导和组织作用。其场景二的孩子们正是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如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进行猜想,提出问题,为后续的探究起到了导引的决定性作用。
三是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知识是学不完的。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要教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转变知识观,知识不再仅仅是“简单规则”(科学知识体系),知识本身就内蕴着个人的热情投入、个人的隐性知识、个人的见解看法,个人在参与意义的创生中获得知识。这种参与者知识观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靠的信念支持。我们要鼓励学生从接受式学习方式向探究性学习方式转换,从旁观者知识观向参与者知识观的转化。转变评价观,以往的评价只是在检测学生掌握的知识,并没有全面的评价学生的素质。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心他们掌握的知识,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是在实践中,提倡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放到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场景一的学习活动,孩子们只是把书本的“知识”机械的摘录下来,他们没有再质疑、讨论、实践,也没有用已用的知识经验“举一反三”,所以说场景二的孩子们参与的程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