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0月作业集二:201010教育理论学习试卷分析题 [复制链接]

1#

10月作业集二:201010教育理论学习试卷分析题

根据《丽水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习计划》的要求,各学员需在10月完成《丽水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教育理论学习试卷》,答卷要求如下:


 


1、通读《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科学标准》)(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独立完成,开卷笔答,鼓励阐述自己独特的见解。问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的答案,若发现雷同现象,视作不认真学习并以不及格处。建议在2个小时内完成。


 


试卷分四个部分组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三、简答题(第11题11分,第12题9分,第13题8分,共28分);四、分析题(第14题10分,第15题12分,共22分)。考虑到某些具体因素,前三个大题就不在网上公布了,把各学员的分析题整理在下,欢迎大家点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8 22:54:41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学员作业分析题 目录


 


01朱伟龙分析题(3楼)


02陈建秋分析题(4楼)


03史佰友分析题(5楼)


04蓝剑锋分析题(6楼)


05颜旭晓分析题(7楼)


06吴丽芬分析题(8楼)


07陈建民分析题(9楼)


08吴韦春分析题(10楼)


09叶枝栋分析题(11楼)


10曹龙根分析题(12楼)


11郑凯峰分析题(13楼)


12潘海娟分析题(22楼) (因是手写稿,待补充)


13陈兴建分析题(23楼) (因是手写稿,待补充)


14王伟勇分析题(14楼)


15王海花分析题(15楼)


16蓝智俊分析题(16楼)


17蓝建云分析题(17楼)


18陈志强分析题(24楼) (因是手写稿,待补充)


19陈晓政分析题(18楼)


20蓝桂勇分析题(19楼)


21程伟锋分析题(20楼)


22徐琳分析题(21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8 23:31:36编辑过]

TOP
3#

01朱伟龙: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首先我会表扬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接着组织全体学生讨论:“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这一问题。等学生对这一问题有自己的看法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对比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认识到是淀粉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之所以这样处理,一方面是因为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在这一课上,学生对引起碘酒变成蓝色的物质有疑问,这是学生需要迫切解决的,所以我们必须从课堂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另外新课标也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正是对“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最好的诠释。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场景二中学生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比场景二中学生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


因为:场景一的孩子们看上去很安静,并在记着定义,做自己的作业,但他们只是机械式的、被动的学习和记忆,并没有参与思考,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因此参与度并不高。 而场景二中的学生尽管看上去纪律有点凌乱,可是从学生的谈话中我们发现,学生已经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有的一定的研究,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们正对不同物体的不同沉浮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说场景二中学生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比场景二中学生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

TOP
4#

02陈建秋: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我先肯定该学生有想法,再让全班展开讨论“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然后引导学生分别对“水和碘酒接触”、“淀粉和碘酒接触”这两个实验进行探究,从观察中发现,“水和碘酒接触”并没有产生蓝色,仅仅是褐色的碘酒被稀释了,而在“淀粉和碘酒接触”的实验中出现了明显的颜色变化,说明是淀粉是遇碘酒产生了化学反应,至于呈现的颜色是黑色或紫色,那是因为浓度大的缘故。


这样处理的依据有三点:1.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保护每个学生自尊心和探究兴趣。2.巧妙利用课堂生成,暴露学生的个性思维,在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中,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3.运用证实与证伪的逻辑思维方式,深化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场景二的孩子参与程度更大。


场景一,表面安静的课堂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学生相互之间没有交流,在学习中没有多少主体行为特征,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停留在记忆层面,学生思维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而场景二的孩子,置身于具体的探究情境中,他们在不断地实践、思考和尝试,学生在共享集体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有互动交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并逐步形成主动探究意识。

TOP
5#

03史佰友: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我的处理:


1.首先肯定该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提出的疑问。


2.调整教学设计,重新设计实验:把碘酒滴入水中,观察是否会变成蓝色。


3.进一步讨论是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处理依据:


1.尊重学生,对学生的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2.重视证据,以事实说话,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


3.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以学论教。


4.充分利用有价值的课堂生成,及时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不惟教师原先的预设教学。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我认为“场景二”的孩子参与的程度大。其原因如下:


1.学习方式不同:


1)场景一中的孩子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式的,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直接接受知识。属于独立学习。


2)场景二中的孩子的学习方式是探究式的,他们能在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并在实验中讨论解决问题。属于合作学习。


2.学习的自主性不同


1)场景一中的孩子“都在做自己的作业”,显然,他们是为完成作业而学习,学习的自主性不够。


2)场景二中孩子的学习是主动的、建构性的自主学习,他们为自己确定学习的目标,积极主动的学习。


3.学习的效果不同


1)场景一中的孩子直接从资料中获取知识,一般不容易理解,也容易忘记,长久以后,学习的效果不佳。学习效率较低。


2)场景二中的孩子是通过大家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的,在自己动手做过程中,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学习效率较高。

TOP
6#

04蓝剑锋: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1、对学生肯定评价。对于学生的质疑声,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因为学生认真思考了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好奇心。


2、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有效方法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把碘酒滴在水里,观察是否会变蓝。只有学生经历这个认知的过程,才能认识到碘酒滴在淀粉上使淀粉变蓝,而不是碘酒遇到水会变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我认为场景二的学生参与程度大一些。


场景一:学生独立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虽然课堂纪律很好,学生都在独立做作业,但是这种参与是学生个人独立的参与。


场景二:学生围着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虽然有噪音,但是是学生提出疑问、问题。“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这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情感。

TOP
7#

05颜旭晓: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处理方案:


    首先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作为一种课堂机智来处理,让其他同学也参与思考一下这位同学的问题,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来解答这个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提出可行性的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测。


    在思考和寻找问题关键的时候,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思考淀粉液的成分为淀粉和水,想要确定是谁起到的作用,只要让它们分别加入碘酒观察有无颜色变化即可。


处理依据:


     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本就是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要求,对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所以往往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是最能反映学生是否理解和完成科学探究的最为有效的评价。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要说参与程度,很明显是场景二。因为场景二富有儿童情趣,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

TOP
8#

06吴丽芬: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我是上课的老师,我会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解决问题。


追问学生,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要验证是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还是水遇碘酒变蓝色,你觉得要控制哪个变量?如何控制?(如果将碘酒滴入水中,水不变蓝色,则说明?如果将碘酒滴入干淀粉中,干淀粉遇碘酒变成蓝色,则说明?)


处理依据: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学到的观察的本领,来自己寻找常量变量 教师只是从中进行协助工作,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场景一中的孩子们侧重于科学概念的学习,场景二中的孩子们侧重于探究能力的发展。要说哪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个人认为场景二的学生参与度更深入些。


理由:场景二的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更强。“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收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习得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孩子们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发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能力不同,自己提出问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场景二中的孩子们乐于合作和交流,孩子们进行的是一种群体活动。合作和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其中包括了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服他人、适当地有条件地让步等技能和策略,只有通过科学学习活动尤其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步形成。孩子们通过交流发现了许多问题,进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人人都在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场景一中的孩子们也在参与学习,但是思考问题的深入程度可能比不上场景二的孩子们,他们进行着个体的活动,头脑风暴式地思考问题能力还欠缺些。


话说回来,科学概念的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发展两者是同等重要地,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方面。就好比两条腿走路,不能说哪条腿重要,而抛掉另一条一样。如何找准一个切入点,给予学生一个或多个难易度适宜地任务,使两者之间保持一个合理地平衡。学生进行探究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做强大后备力量的,否则探究只能停留在浅层意义上,甚至缺乏理性的思考而走进一种误区。一堂课热热闹闹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大多学生也亲自动手参与了活动,但最后留在学生头脑里的东西有多少?甚至有没有?我们应取百家之长,结合自身特点,加上思考与判断,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TOP
9#

07陈建民: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我的措施


学生: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师:你真是一个思维严谨的人,你拥有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必须具有的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师:老师这里有水和淀粉,谁有办法确定在淀粉液中是淀粉遇碘酒变成了蓝色,而不是水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处理依据


依据1。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即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依据2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依据3。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场景二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


场景一属于解决问题和比较单纯训练的层面。场景二属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正在探索如何解决问题的层面。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告诉我们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发现问题往往是创新的先声,其意义绝不亚于解决问题。在学生的内部认知结构中,刚刚获取若干知识点与整个系统的联系往往只处于松散状态,在这些新知识点之间并未形成有效联通。这就必然引起学生的某些认知迷惘和混乱,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发现了问题,而只能说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要成功跨越这一认知迷惘阶段,就必须由学生自我准确地诊断出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要实现这一目标,往往需要知识点互相碰撞。通过知识碰撞,引发出能暴露问题本质的各种信息数据,再由学生自主完成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把问题的本质反映出来,进而实现知识点之间联通

TOP
10#

08吴韦春: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首先肯定学生的这种猜想和质疑精神,必须引导进一步探究;


探究一: 水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探究二: 淀粉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探究三: 淀粉液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总之可以引导学生探个究竟。依据有以下这些:


一、课程性质决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所要求: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科学探究的特点之一是要求学习者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场景二的学生比场景一孩子参与的程度更大,前者是接受学习,后者是探究学习,理由如下:


一是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接受学习区别于探究学习之处,在于这种学习中,主体所得到的经验是来自经验传递系统中,他人对此经验的传授,并非来自他自己的发现与创造。 场景一孩子们的学习是一种低级的接受学习,孩子们只是在书本中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记录在笔记本里,其主要表现为呆读死记、一知半解半通不通


二是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显著区别就是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中,探究问题主要由学生提出,探究方案由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的收效主要依赖自己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努力程度,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起引导和组织作用。其场景二的孩子们正是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如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进行猜想,提出问题,为后续的探究起到了导引的决定性作用。


三是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知识是学不完的。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要教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转变知识观,知识不再仅仅是“简单规则”(科学知识体系),知识本身就内蕴着个人的热情投入、个人的隐性知识、个人的见解看法,个人在参与意义的创生中获得知识。这种参与者知识观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靠的信念支持。我们要鼓励学生从接受式学习方式向探究性学习方式转换,从旁观者知识观向参与者知识观的转化。转变评价观,以往的评价只是在检测学生掌握的知识,并没有全面的评价学生的素质。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心他们掌握的知识,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是在实践中,提倡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放到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场景一的学习活动,孩子们只是把书本的“知识”机械的摘录下来,他们没有再质疑、讨论、实践,也没有用已用的知识经验“举一反三”,所以说场景二的孩子们参与的程度大。

TOP
11#

09叶枝栋: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我的处理方式为:1、表扬该学生善于思考,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2、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该怎么办,寻找解决方式。3、实验验证:用碘酒分别滴于干淀粉中和水中,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在课外做实验。


处理依据: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要细心呵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答案。2、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思考和探究。3、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要摒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4、科学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的。要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5、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学习内容上有选择的空间和创新的空间。6、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场景二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1、场景一是被动式的学习,而场景二是主动性学习的体现。2、场景一是简单机械式的传统学习,而场景二是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体现,是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在思考中获取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情感体验。


 

TOP
12#

10曹龙根: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假如我是这位上课的老师,首先会表扬这位同学的质疑精神。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两个小实验:一是用干淀粉滴碘酒,看看是否会变成成蓝色;二是在清水中加碘酒观察是否会变成蓝色(注意实验的操作,不得混入淀粉)。从而证明是淀粉遇碘酒变成蓝色。


这样处理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要求引导学生敢于质疑、乐于探究,在实践中学习,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必需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我觉得场景二的孩子们正做的事情参与程度更大。因为:场景一的孩子们看上去很安静,并在记着定义,做自己的作业,但他们只是机械式的、被动的学习和记忆,并没有参与思考,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因此参与度并不高。场景二的孩子们,场面看起来热门,有噪音,但从孩子们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这些问题像小钩子一样钩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积极地为寻求答案,为达成目标而主动地探索,因而他们是全身心的参与到了这项活动中,他们是在经历一个以探究为主的知识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等各种能力,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所以说场景二的孩子们的参与度更高。

TOP
13#

11郑凯峰: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假如我是上课老师我会先表扬这位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肯定他的质疑精神。然后问:“水能使淀粉变蓝色吗?(让学生猜测)你们能在课堂上证明吗?”学生应该能想到证明的方法:让水和淀粉直接混合,然后观察现象,接着让学生动手证明。


处理的依据: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先猜测,再说出证明的方法,然后亲自动手验证。用实验证明水不能使淀粉变蓝色,从而得出是淀粉遇碘酒变成了蓝色。(运用反证法)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场景二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


因为:


场景一是传统的学习方法。孩子们的学习以机械的记忆科学术语、概念和定义为主,他们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对正在做的事情参与度不高。


场景二虽然有些噪音,但是学生正在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人,是认识的主体,他们在动手亲历研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在活动中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观察到的现象之间在不断的出现矛盾,孩子们的思维在不断的质疑中发展,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膨胀,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


另外,场景二的学习过程是开放的,是和同伴合作共同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在相互的质疑中,不断的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科学的思维方式正在逐步形成。


所以场景二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

TOP
14#

14王伟勇: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首先,我会表扬这名学生,让全班学生体会到这名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认真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在科学课堂学习中是重要的。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讨论哪种物质遇到碘酒变成了蓝色的验证方法。交流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确定实验方案。


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


处理的依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把确有价值的和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地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在探究方面的要求中也明确指出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3、充分利用课堂中学生生成的资源,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和从中得到探究的乐趣。


.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场景二的学生对正在做的事情的参与程度更大。


新课标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场景一中的学生自己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虽然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的在做自己的作业,表面上看课堂纪律很好,每位学生都参与学习,但是这样的学习,学生只能学到少范围的知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学习。这样的学习活动是不利于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的,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也没有参与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场景二中的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虽然课堂中感觉。但是这些乱,这些噪音正是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


 


新课标中还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目标分为三个领域: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TOP
15#

15王海花: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首先,我会表扬这位学生。其次,我会把他的这个问题抛给他们,“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实验来验证呢?”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确定试验方法:A、把淀粉和水这两种物质分开盛放;B、往清水中滴碘酒,观察是否会变蓝色;C、往淀粉中滴碘酒,观察是否会变蓝色。接着,根据实验方案进行验证。最后,交流汇报,得出实验结论。


我这样处理的理由是:(1)表扬和肯定这个学生的质疑精神,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2)利用这一课堂生成暴露学生的个性思维,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3)通过学生讨论实验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更好的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4)让学生用自己的探究解决问题,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场景二的学生参与的程度更大。


场景一,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都很认真。其实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深入思考,只是把前人总结出的东西抄写下来,对其中的科学道理并不是十分理解。如果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将失去他们对身边事物的探究兴趣和能力。只会死读书,读死书,只会应付考试,并不能把所学知识很好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场景二,从表面看,学生似乎在玩,并且有些不守纪律,其实,这些学生才是真正的参与到这个学习过程中了。他们一边“玩”,一边思考,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他们原有的认识,最终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他们真切地体验到了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并且在“玩”中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为今后的科学探究奠定了基础,并且能在生活中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


 

TOP
16#

16蓝智俊: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假如我就是上课的老师,我会这样处理:


1)、先表扬该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设计研究方案,寻找解决方式。(3)、实验验证:用碘酒分别滴于干淀粉中和水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4)、得出正确的结论。


处理的依据:(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要细心呵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答案。(2)、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思考和探究。(3)、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要摒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4)、科学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的。要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5)、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学习内容上有选择的空间和创新的空间。(6)、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我认为场景二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


1)、场景一是被动式的学习,而场景二是孩子们在主动的学习。


2)、场景一是简单机械式的传统学习,而场景二是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体现,是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在不断的预测,不断的实验,一次次修正自己的认识,不断的进行总结,学生在思考中获取知识,同时有更多的情感体验。


3)、场景一的学习在一段时间后,学生也许会忘记。场景二的探讨研究,是让学生终生难忘的,他们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TOP
17#

17蓝建云: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假入我是上课的老师,我应该会这样处理:


 1、充分表扬和肯定这位学生的想法,


2、组织学生讨论(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蓝色的)


3、全班各小组有分工有选择的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4、各组完成探究后再交流汇报


在探究过程学生能发现,“水和碘酒的相遇”只能在颜色上被稀释,不会产生蓝色的现象,“淀粉和碘酒的相遇”在颜色上有了明显的变化,产生了蓝色,实验证明淀粉使碘酒产生了化学反应。


本人处理的依据有:


1、面向全体学生,善于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


2、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引导组织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真正在探究过程中得到正确的结论。


3、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科学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场景二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程度更大。


因为:场景一看似非常安静,认真的写着作业,并记录到笔记本但中,细想,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之间没有很好的交流活动,没有彼此的合作探究活动,其学习方式也只能停留在无需动脑的死记硬背的层面,没有发散的思维,体现不出科学课的精神。


场景二看似有些噪音,甚至有点热闹的场面,其实探们已经投入到科学探究情境中,并且在不断的自主实践、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共同体验着互动带来的乐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于合作能力。

TOP
18#

19陈晓政: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假如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首先会肯定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质疑。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研究,把碘酒滴到水里是否会变色。


     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兴趣,我们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环境。同时我们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引领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活动。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当然第二个场景学生参与的程度更大。科学探究式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TOP
19#

20蓝桂勇: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首先我会表扬这位学生,表扬他肯动脑筋。接着组织全体学生讨论:“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这一问题。等学生对这一问题有自己的看法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对比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认识到是淀粉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之所以这样处理,一方面是因为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在这一课上,学生对引起碘酒变成蓝色的物质有疑问,这是学生需要迫切解决的,所以我们必须从课堂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另外新课标也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正是对“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最好的诠释。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场景二中学生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比场景二中学生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


从表面上看,似乎场景一中学生注意力集中,都在做自己的作业,而场景二中的学生似乎还在吵闹,可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场景一中的学生只是从书本中寻找现成的答案,连基本的科学探究都没有,没有进行科学探究,也就谈不上参与度了。 而场景二中的学生尽管看上去纪律有点凌乱,可是从学生的谈话中我们发现,学生已经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有的一定的研究,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们正对不同物体的不同沉浮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说场景二中学生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比场景二中学生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

TOP
20#

21程伟锋: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首先,我会表扬这位同学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


其次,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思考,并运用实验来解决问题。既然他提出水可能遇碘酒会变成蓝色,那么就让他亲自在干燥的淀粉里加碘酒,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将碘酒加入到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最后,通过实验现象来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碘酒是无法让水变蓝色的,而碘酒却可以让淀粉变蓝。


处理的依据是:运用实验来现场解决问题,一个方面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另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来获得正确的答案,让学生感悟到我们有了疑问,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来解决问题,用事实来说话,从而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场景二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


因为场景一孩子们只是简单的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并没有充分发挥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孩子们的探究能力难得到提高。而场景二孩子们虽然产生了一些“噪音”,但却充分的参与到了实践探究中,他们在交流与讨论,思维在碰撞。通过亲自的实践与交流,以及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所以在场景二中的孩子们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

TOP
21#

22徐琳:


 


 


四、分析题(第1410分,第1512分,共22分)


14. 在做《食物的营养》一课“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时,把碘酒滴入淀粉中,发现原来本是乳白色的淀粉变成了蓝色,学生踊跃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并得出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结论。这时,一名学生提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淀粉液中既有淀粉也有水,到底是哪种物质遇碘酒变成了蓝色?


假如你就是上课的老师,对此你会作怎样的处理?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假如我是上课老师,我会将原本的教学设计进行更改。学生的问题在于水是否会产生影响,那么就可以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当场设计并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试验。比如可以用三个杯子,分别装上干的淀粉、淀粉液、水,然后分别滴入碘酒,学生观察试验现象后就能够很容易地得出淀粉遇碘酒会变蓝的结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演绎的一段生命历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张扬?创新的意识有没有得到加强?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为什么不展开一下,解决学生课堂上生成的小困惑呢?我们应当抓住各种教育契机,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切切实实地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开发智力、培养鲜明的个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识,使学生明白科学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而不是凭书上或父母、老师告诉的,更不能凭自己的感觉或日常生活经验来判断。以此,为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5.给大家提供两个场景:


场景一:你看到孩子们斜靠着书桌,正在写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在查找科学术语的定义并将它们记到笔记本里。所有的孩子都很安静,很明显,都在做自己的作业。


场景二:我们看到几群孩子在向水盘中扔不同的物体。这里有些噪音,我们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讲:“可是所有的木片都不漂浮起来。”“用铝箔做的小船能漂浮。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下沉。”“相似的物体是怎样漂浮或下沉的?”


请思考,场景一与场景二哪一个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的程度更大?为什么?(12分)


答:相较于场景一的孩子,场景二的孩子活动时的参与度更大。因为场景一里的学生虽然都很专注于对概念、定义的学习,但是他们在做的都只是机械化的学习。在查找、记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知识体系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构建,但是这不是深层次的。在学习中学生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讨论,相互之间就没有认知冲突和相互启发的化学作用产生。而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机械学习更有效。场景二中的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都亲身参与到了整个探究过程,这无疑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探究兴趣,学生对观察的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专注程度及活动的参与度也是非常高的。对于探究中发生的现象,学生在和原有的认知体系发生激烈的冲突,然后学生就会去进行自我反馈,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并对原本的学习过程及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且场景二中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还积极地进行双向或者多向的交流,相互启发,这使得学生更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乐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或研究。而学生经过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究,在体验成功的乐趣之后,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以及学生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意识,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精神,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所以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科学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TOP
22#

12潘海娟:


 


12潘海涓的学习理论试卷采用手写稿形式,此题待补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8 22:53:47编辑过]

TOP
23#

13陈兴建:


 


13陈兴建的学习理论试卷采用手写稿形式,此题待补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8 22:54:00编辑过]

TOP
24#

18陈志强:


 


18陈志强的学习理论试卷采用手写稿形式,此题待补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8 22:54:15编辑过]

TOP
25#

兔子跑得真快哦!


辛苦了!


 


我们研修班同学个个都很有理论功底,向你们学习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9 8:25:29编辑过]

离目标远一点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还在努力着!虽然我们才刚刚起步…… “成功之路,紫薇起步” 浙江省缙云县紫薇小学 陈志强
TOP
26#

兔子辛苦了!
又学习了不少思路。向我们研修班同学学习了。
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路,但大致意思都类似。
TOP
27#

兔子们搞的这个研修班不错,确实能培养老师,让老师们少走一些弯路。
一直努力中……
TOP
28#

感谢兔子的息心整理,方便我们学习。谢谢。
TOP
29#

感谢兔子的辛苦付出。学习了很多!
TOP
30#

这两道题目出得很好,老师们答得也不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