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美“广角”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工作站主题贴 [复制链接]

151#

小学科学老师在科学课上怎样帮助学生学习?


1、教师要学着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学生前概念,基于学生的学,做中学,做中思,交流研讨等环节在课堂上就不可少。


2、教师要善于研究教材,研究课堂,更要注重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3、科学课要体现生活化原则,源自生活,用于生活,这样的科学课才是实用而富有意义的。


4、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在师生的交流中不断推进课堂和修正课堂,使课堂富有灵气。


5、学生主体,教师引导不可或缺,教师的引导要基于学生的学,基于话题的深入。


6、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希望课堂能有更多的笑声,更多的争议,更多的默契。


 


 

TOP
152#

以下是引用金亚军在2013-4-23 13:54:00的发言:

    
    

小学科学老师在科学课上怎样帮助学生学习?


    

1、教师要学着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学生前概念,基于学生的学,做中学,做中思,交流研讨等环节在课堂上就不可少。


    

2、教师要善于研究教材,研究课堂,更要注重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3、科学课要体现生活化原则,源自生活,用于生活,这样的科学课才是实用而富有意义的。


    

4、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在师生的交流中不断推进课堂和修正课堂,使课堂富有灵气。


    

5、学生主体,教师引导不可或缺,教师的引导要基于学生的学,基于话题的深入。


    

6、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希望课堂能有更多的笑声,更多的争议,更多的默契。


    

 


    

 


    

谢谢金老师精辟而且全面的总结,学习了!
TOP
153#

       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架起桥梁,少一些现有水平的原地踏步,少一些不可能的发展水平的拔苗助长!说说容易,做做难!寻找的过程需要不断实践,实践中才能这种实践性知识(教师教学知识PCK)!

TOP
154#

学生在科学课上到底学什么?


    首先,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学习认识了解事物一种方法,将这种方法可以慢慢地迁移到获取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运用;


    其次,学生在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之后,应慢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证意识、质疑精神,使学生走进科学课堂,能用这些方法去探究科学的本质;


    最后,学生在科学课上,在探究活动中后,应该培养他们的表达与交流能力以及倾听的习惯,在科学课上渐渐地发展他们自己的元认知,使学生走出科学课堂的新认知跟进入课堂的元认知有一个新的提高空间。

做有意义的事!
TOP
155#

小学科学教师在科学课上怎样帮助学生学习?


    1.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在课堂上要在充分暴露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人;


    2.教师要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不断地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勇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


    3.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完整,并让其他同学乐于对之前的想法进行补充、质疑或者改进;


    4.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探究活动,怎样开展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或价值。

做有意义的事!
TOP
156#

学什么:知识、方法、质疑能力,探究能力、问题意识。。。。。。(科学的思维方式)


怎么帮助:倾听、尊重学生想法、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按学生的(原认知)来设计教案。


              做好助手,协助学生完成任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24 22:08:33编辑过]

TOP
157#


学生在科学课上到底要学什么 ?
    
1.学习与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通过科学学习,能够应用于日常生活。
    
2.学习科学探究技能,知道科学探究步骤。小学生对外界世界的兴趣与求知欲比较强烈,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缺乏生活经验,导致他们对很多科学事物带有片面性的认识。因此,小学生要学习科学探究技能,让他们在探究中慢慢修正原有的模糊的、不正确的观念,并不断建构真正的科学概念。
    
3.学习一种积极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并且学会倾听。在有效倾听的环境中,才能进行思考。只有思考,才会有想法,有了想法才可以进行表达。并且尽可能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才会引起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促进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24 22:15:39编辑过]

TOP
158#

以下是引用妙不可言在2013-4-24 21:43:00的发言:

    
    

小学科学教师在科学课上怎样帮助学生学习?


    

    1.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在课堂上要在充分暴露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人;


    

    2.教师要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不断地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勇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


    

    3.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完整,并让其他同学乐于对之前的想法进行补充、质疑或者改进;


    

    4.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探究活动,怎样开展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或价值。


    


总结的很全面。
TOP
159#

以下是引用徐玉红在2013-4-24 20:34:00的发言:

    
    

       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架起桥梁,少一些现有水平的原地踏步,少一些不可能的发展水平的拔苗助长!说说容易,做做难!寻找的过程需要不断实践,实践中才能这种实践性知识(教师教学知识PCK)!



通俗一点说就是老师要在课堂中了解学生的科学概念的前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帮助学生完成对此科学知识理解的自动更新。这个自动更新过程的确是有难度的。一个难度来自于学生习惯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另外,虽然我们提倡5E教学法,要求老师们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主动学习。然而,这个主动学习仍然受到老师们太多的限制。所以,无论实践有多难,老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放手给学生。课堂上少说多观察,多思考,不怕课堂乱,不怕教学出错。把一种鼓励学生多参与的课堂文化传播给学生,我们的课堂就一定会不一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25 0:22:32编辑过]

TOP
160#

学生在科学课上到底学什么。


1、科学素养。这相当于一个人的气质,很容易看得出来。科学素养包括数学、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许多活动,这些方面包括、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方法;了解科学的一些重大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的共同事业;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当然这是美国的科学素养,我们教材跟美国的有相似性,有借鉴价值


2、科学探究方法及态度。包括注重实验、依靠证据、利用假设、运用逻辑推理、提出解释、通过观察来验证、努力鉴别,避免偏见,不仰仗权威等。


 

个人博客:http://blog.xsdwyx.com/u/306/index.html
TOP
161#

以下是引用金亚军在2013-4-23 13:54:00的发言:

小学科学老师在科学课上怎样帮助学生学习?


1、教师要学着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学生前概念,基于学生的学,做中学,做中思,交流研讨等环节在课堂上就不可少。


2、教师要善于研究教材,研究课堂,更要注重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3、科学课要体现生活化原则,源自生活,用于生活,这样的科学课才是实用而富有意义的。


4、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在师生的交流中不断推进课堂和修正课堂,使课堂富有灵气。


5、学生主体,教师引导不可或缺,教师的引导要基于学生的学,基于话题的深入。


6、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希望课堂能有更多的笑声,更多的争议,更多的默契。


 


 金老师总结的很全面啊,学习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25 12:19:33编辑过]

TOP
162#

昨天听了徐老师的一番话,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学生到底该学写什么,或者该怎么学有了一点点的想法


学什么,其实小学学的内容,初中都全部涉及到,所以小学里的科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相互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更多的是生生之间的交流。对于怎么帮助孩子学习,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多给他们一点鼓励,多对他们的表现作出评价。

TOP
163#

    学生在科学课上学什么?其实跟科学课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科学概念、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有共通之处的,即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学会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行为习惯等。个人认为,这三方面都离不开科学探究,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科学概念,培养实证意识、合作精神等。
    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让学生学什么和教师怎么教都应该围绕这个中心。科学素养涵盖的内容很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做的就是为学生创设好一个个激发学习兴趣的情境,给予学生一次次表达想法的机会。在民主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多思、多说、多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TOP
164#

以下是引用一夕在2013-4-25 16:28:00的发言:

    
        学生在科学课上学什么?其实跟科学课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科学概念、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有共通之处的,即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学会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行为习惯等。个人认为,这三方面都离不开科学探究,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科学概念,培养实证意识、合作精神等。
    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让学生学什么和教师怎么教都应该围绕这个中心。科学素养涵盖的内容很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做的就是为学生创设好一个个激发学习兴趣的情境,给予学生一次次表达想法的机会。在民主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多思、多说、多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夕老师的总结非常精彩,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够同时把科学概念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融为一体,我们所说的有效教学的要求就达到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26 9:39:46编辑过]

TOP
165#

学习了,感谢各位分享自己观点的老师。


 


我觉得学生学习科学,科学概念、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缺一不可,但在小学阶段,我觉得我们更应该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为科学概念必然是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的,只有掌握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才能形成相对正确的科学概念,从科学发展史来看,许多科学概念都是在不断的纠错过程中逐步完善形成的,我想孩子们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也是如此,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相对科学概念的发展要稳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当前中国教育的形势下更为迫切需要,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量的重复考试作业、升学竞争压力,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得不到正确的发展,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不断滋生、升级,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孩子的需要出发,设置课程,让孩子们热爱学习,热爱探究,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接受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熏陶,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4-26 11:10:13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166#

     非常同意楼上观点!


     联想到自己刚刚上的课,最后一个问题抛给学生:谈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回答的孩子一致认为学到了“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这个科学概念,没有孩子提出得到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这是我应该深深反思的地方。那么教师应该怎么教?我想仅仅从“抓准学生前概念”这点出发是远远不够的,怎样才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怎样能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开展更多的交流和对话?怎样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我想教师应该更多关注和花心思去研究这样一些问题。


   

TOP
167#

 

祝林在楼上所提到的:“最后一个问题抛给学生:谈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回答的孩子一致认为学到了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这个科学概念,没有孩子提出得到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


学生似乎已经习惯抓住课堂的关键“知识”,忽略了谈谈对过程的学习体会。孩子们没有意识到,没有说出来,并不是没有体会。不一定是这一堂课的问题,而是孩子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刚刚经历的就是学习的重点,引发孩子们说说“我们是怎样找到问题的答案的?”也许下次孩子们会自己主动去总结学习科学的方法过程。

TOP
168#

 

 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学什么? 


这两天一直在学习思考各位老师的观点。大家的想法还是比较一致的,学生在科学课堂的学习是围绕“科学素养”的学习。从科学概念、科学过程和方法两方面来看,重点是探究学习的过程,并且要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说,重点是要引发学生的兴趣,还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习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通过科学课培养“科学素养”不是一堂课就可以完全达成的,光科学探究中的一个环节就可能涉及假设、质疑、反思、交流等科学思维和素养,如果一堂课想要面面俱到那么这堂课往往上不好,会浮于形式。每堂课有所侧重,有所取舍,做精某个某些环节。那么通过一堂又一堂科学课,我们整个科学课程,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科学。


      


 


    教师怎样帮助学生的学习?


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保持他们的好奇心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第一步。教师还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为怎样安排好一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起点,每一次引导都要考虑学生接下来的发展,主干问题是确定的,而过程是不定的,根据学生的学习而变化的,真正做到帮助学生学习。


可难就难在教师要时刻明白学生的发展定位在哪,并且围绕着这个需要展开引导,引导的问题该怎样提,追问、评价、交流、质疑……种种如何恰当的应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 9:53:26编辑过]

TOP
169#

 

学生在小学课堂学什么?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我首先希望我的学生从课堂中领悟一种科学态度,这个态度可以包括很多:1、要有证据意识。2、有质疑精神3、要学会耐心、细心……。这种无形的东西或许一下子体现不出其价值,但对“所有”孩子的一生终将受用。(我用了“所有”,或许太绝对,但我是这么认为的)其次,我希望他们能从课堂中学到一些科学方法:观察、推理、猜想、对比、分类、实验……,因为这些科学方法对“大部分”学生今后的学习包括以后的生活、工作都或多或少体现价值。最后,我希望他们能从课堂中学到一些科学概念,这些概念可以是一些知识点,也可以是一些“大概念”,当然我希望他们学到的是后者。因为如果是知识,真的很容易遗忘。如果能把知识串联成上位的概念,那么哪怕你把知识遗忘,或许也无关紧要了。因为概念会帮助你回忆识别知识。我之所以把概念学习放在最后,也是因为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概念的学习已经没有先后、多少的区别,更多的是快慢的关系。所以如果你有一定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哪怕你学的再迟,只要快的是你,后来居上的就肯定会是你。


 


教师怎样帮助学生的学习?


怎么帮助孩子学习到我上述所提到的这些,其实楼上很多老师都提到了,要建立一个探究式的课堂。这个课堂的中心就是要有“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领悟科学态度,不断体验并掌握科学方法,学到科学概念。但是就我们很多科学课堂所展开的实验活动是否有“探究”的成分,就要打个问号了。


我所理想的探究活动,我觉得至少要包括以下2个点:


1、激发学生欲望的活动。只有让探究主体(学生)想探究,探究活动才能进入“探究”层面。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研讨不起来,或许就是因为学生本不想开展这样的活动,即使是被动开展了这样的实验,他们也不关注实验过程和结果,更不用说是其他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那么何来研讨呢!


2、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只有学生的思维激发了,才能让他们“探个究竟”,不然就太浅层了。也只有思维激发了,孩子们才有欲望要表达,有问题想提,有想法要交流,有质疑要研讨。只有在这样的探究氛围中,探究活动才能承担起提高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概念的一系列科学素养目标。


以上便是我个人的一些愚见,供大家批评指正交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 10:55:33编辑过]

TOP
170#

 

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学什么 ?


1、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的科学思维。最基础的我觉得应该让学生学会方法的迁移。


2、经历从知识的此岸到达彼岸的过程


3、获得知识本身,例如太阳系有哪八大行星这类识记性的知识,作为公民基本素养的基本常识。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


   学生学习的范围可以是很广,包括知识、方法、甚至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我觉得一节课上,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各取所需。


   首先,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载体,提出要具体研究的问题。


   其次,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通过讨论总结。知识、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看谁获取的能力强了咯。

TOP
171#

导师之问2:课堂上我们老师需要保持中立的立场,让学生敢说想说,并且能够说清楚,你能谈谈自己的想法吗?(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例)
TOP
172#

1、尽可能让每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师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并在不断的交流中理解他人的观点;不轻易否定他人的想法、民主评议、相互质疑;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讨论交流。


 


2、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说清楚:教师首先要做到讲课条理清楚、有理有据、符合逻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交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3 16:10:14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173#

1.培养学生倾听习惯。这个习惯包括细心,耐心,虚心,用心。
2.提出问题后,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3.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意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观点,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追问,而且要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
4.要尊重学生的答案,不要直接否定,也不要随意忽略,不然会伤害学生自尊。
TOP
174#

多站在学生的立场,角度来理解科学问题,理解孩子们的思维,并给出合理的反馈与引导!

 


多追问三类问题:


 


        1、“有不同的意见吗?”


 


        2、“也就是说,你的意思是......?”


 


              3、“你的意思是什么?”

TOP
175#

以下是引用徐玉红在2013-5-14 22:58:00的发言:
多站在学生的立场,角度来理解科学问题,理解孩子们的思维,并给出合理的反馈与引导!

 


多追问三类问题:


 


        1、“有不同的意见吗?”


 


        2、“也就是说,你的意思是......?”


 


              3、“你的意思是什么?”

<!--EndFragment-->

也就是说要积极引导孩子把他自己的想法真是地表达出来,而不是老师代替他们回答或者对他们的表达直接作出评判!

做有意义的事!
TOP
176#

  


中美广角工作站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六次总群网络研讨活动


研讨时间:2013年6月6日(周四)晚上20点30分~22点


研讨形式:YY语音服务器中美“广角”工作站频道(频道ID:32654517)


研讨内容:


一、三位老师谈教学设计


二、小组代表交流


三、自由交流


四、博士点评


五、下阶段工作说明


时间安排:


20:20~20:30  QQ群报到,语音交流准备。


20:30~20:50  说课


20:50~21:30  各组代表发言


21:30~21:45  自由交流。


21:45~22:00  博士点评  下阶段工作说明


请各位学员安排好时间,准时出席!


 


 


中美“广角”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工作站


2013年6月5日



TOP
177#

 

中美广角工作站“课堂主干提问设计”教学研讨活动通知


提问式教学源于东方孔子的“启发式”和西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不断地被继承与发展,时至今日仍然是一种广为运用的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小学科学5E探究教学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基于工作站学员对提问教学策略的学习和理解,现决定于2013年6月9日(星期日)在萧山区楼塔镇中心小学举行工作站“课堂主干提问设计”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时间一天。参加人员:“广角”工作站成员。


活动安排:
































年级



第一节


8:40-9:20


楼塔镇小


华  烨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二楼实验室


第二节


9:30-10:10


新塘小学


何佳明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第三节


10:25-11:05


益农二小


莫银土


《昼夜交替现象》



研讨与总结


12:30-14:30


学员互动交流;教研员点评


 


 


 


中美“广角”小学科学教师成长工作站


2013年6月06日


 


TOP
178#

 

中美广角工作站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七次总群网络研讨活动


研讨时间:2013年6月18日(周二)晚上20点00分~22点


研讨形式:YY语音服务器中美“广角”工作站频道(频道ID:32654517)


研讨内容:


一、三堂课的研讨


二、自由交流


三、博士点评


四、下阶段工作说明


时间安排:


19:40~20:00  QQ群报到,语音交流准备。


20:00~21:30  三堂课的研讨


21:30~21:45  自由交流。


21:45~22:00  博士点评  下阶段工作说明


请各位学员安排好时间,准时出席!


 


 


中美“广角”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工作站


                                                                                                                 2013年6月17日


TOP
179#

教师的反思写得真好,怪不得浙江的科学教学这么好。这样不断地反思,想不进步都难。

TOP
180#

中美广角工作室的活动和资料反思有许多精华!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