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快到了,属于自己的时间比以前多了,放松一下心情,读几本喜爱的书籍,也是一种学习一种享受。偶然读到李红延老师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很有启发,想必给老师们有所帮助,故转帖于此,望大家共享。
把读书变成一种需要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李红延
每个假期,学校都会发老师几本书,要求我们利用假期阅读,这些书中有的确实能开阔我的眼界,对工作有所帮助,有些却只是翻翻就束之高阁了,倒不是说这些书不好,而是我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我觉得读书就是一个满足需要的过程。
回想刚工作的时候,读得最多的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方面这本书确实可以看作是教师的入门教材,另一方面,20年前认识的国外教育家好像就那么几个。记得当时无论写什么,首先要引用一句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以此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所以,那时我的阅读带有比较强的功利色彩。
记得有一个假期,我想试着发表一些文章,可又觉得自己水平有限,就想出了一个速成法,我在国家图书馆泡了一个月,就看各种跟小学教育有关的期刊,并确立了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重点阅读。一个月后,当我再拿起笔的时候,真是文思泉涌!而且,等开学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中,思考的角度多了,方法也多了,所以,我建议有志于迅速“脱胎换骨”的老师,利用假期可以大量地阅读教育报刊杂志,因为虽然这种阅读不系统,但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多的、新的信息,从中不但可以提升观念,还可以学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招数。
当然,速成肯定是不牢靠的,静心阅读书籍才是最扎实的。我个人比较偏好国外的教育书籍,因为它们很多不但内容严谨而且常能带来不一样的思考。比如:有一年我教三年级,发现班里的家长经常抱怨孩子不听话,听到家长说得最多的就是:“我跟他说了多少遍,他就是不听!”恰巧,当时我正在读美国作家夫妇唐·艾里姆和珍妮·艾里姆的“养育”系列,其中有这样一个理论“对于10岁前的男孩子,不要妄图通过谈话改变任何实质性的问题。”我觉得很受启发,就很快和有这方面困惑的家长进行了沟通,最后我们达成了一致——少说多做,少唠叨,少讲大道理,多教孩子方法,多在实践中用行动帮助孩子。坚持做了一段时间后,家长反映效果很好。
教育方面的书籍是每个老师必读的内容,但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做好一名教师还有两类书一定要读,那就是哲学和心理学!
哲学是公认的一门使人变得聪明的学问,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指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切要的解决”这样的学问叫哲学。依我看来,教育就是在不断地解决问题,既要不断地解决每个孩子个体的问题,也要解决由这些孩子组成的群体问题。身为教师,我们经常会被困在这些问题当中,而读哲学书籍的好处就是能让我们可以鸟瞰这些问题,疏通思想,明确方向。
心理学是老师的必修课,但我发现心理学是一门更新很快的学问,以前上学时学的知识大多已经过时了,而且我认为,看心理学的书籍不要仅盯着儿童心理学,要尽可能地把视野放宽,比如:《情绪是健康的良药》、《社会心理学》、《心理学改变生活》等都是值得一读的。
我很喜欢“心灵捕手”这个词,因为我觉得教师就是要能捕捉到学生心灵的每一次脉动,而这仅靠工作的热情、责任心是不够的,要有相应的知识体系作支撑。另外,很多老师在面对问题时,对于自己将要采取的行为经常是不确定的,或者是不自信的,这也是因为缺少相应的知识体系作支撑。所以,如果我们能对心理学多一些了解,那么在工作时我们就会多一分科学,多一点从容。
读书可以获得知识,但知识如果不去运用,就永远成不了智慧。因此,不能纸上谈兵,在读书的同时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尤其是要和自己的现实生活、工作联系起来思考,要能够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下一个学期的生产力,做到这一点,才能说“书满足了我作为一个教师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