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价值的争论
省物质科学的疑难探讨时,徐承楠老师的质疑式讲座激起了我们大家的共鸣,对于物质的定义,玻璃杯敲击后水多水少的声音高低问题等,大家讨论激烈.我个人觉得我们在讨论物质时,其实很难界定,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一个词语都是很多意思,模糊不定,就像徐老师说"电场"是物质,"电"却不是物质一样,对于这种问题,自己研究下就好,跟学生讲就避开了.对于声音高低问题,还真是不争不知道,一争吓一跳.一直以来也许就错了,可这又怎样,以前的"地心说","日心说"不都错了吗,还不是发展起来了灿烂的天文学,我们的科学就是这样,不断在错误中爬起,继续前行.可我在想"敲击杯口","杯身","吹"出来的结果是不是都会是满高浅低呢?呵呵.还是做实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