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
2、能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建构水的初步概念;
3、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产生爱惜水、珍惜水的意识;
4、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能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建构水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爱惜水、珍惜水
教学准备:7个编号的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分别装三种液体:水、牛奶、白醋(先用已编号的透明无色袋子装着);三种固体:1块石头、1块木头、几片树叶);气体:空气。记录单1张。
教学流程:
一、探测认知结构,了解已有概念
1、组织交流:关于水,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师根据学生交流进行板书)
2、提出研究问题:到底什么样的物体才是水呢?
二、引发认知冲突,解构迷思概念
1、组织分组活动:分辨哪个袋中装的是水。
2、组织交流结果,并引导学生说说各自的依据。
3、通过演示组织学生进行验证活动,并通过活动获得水的最一般的、本质的认识。
三、解决认知冲突,建构科学概念
1、组织学生辨别盐水的活动,了解研究操作中的一点规范。
2、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3、通过谈话,让学生关注水、爱惜水。
注:这是自己2007年评选市学科带头人时,市教研室指定上的课。此次校长评课比赛要开课,由于自己上的课基本上在县级以上都已经公开上过了,所以就选了这节还没有怎么公开过的,呵呵。当然由于把三年级内容放在二年级来上,本次的课与三年前的课还是作了些改动的。
链接自阿强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244/archives/2010/37755.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16 22:56:1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