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利弊与策略大家谈 [复制链接]

1#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利弊与策略大家谈

陌上阡 18:42:55

今晚讨论提纲:

1、什么是信息技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小学科学教材中哪些内容适合与信息技术整合?(整合的内容)

3、具体教学中哪些情况下或什么时候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科学教学?(整合的时机)

4、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为科学教学服务?(整合的方法)

5、当前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带来哪些弊端?又该如何解决?(整合的现状及对策)

因为大家对这一新生事物都还不太熟悉或不能很好地运用来为我们的科学教学服务,所以才更有意义一起来学习

浮云 19:57:06

不仅科学,还有其他学科

浮云 19:57:55

请问课件是不是属于今天的讨论的一部分?

陌上阡 19:57:55

我看到我们学校许多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老师课件都做得很漂亮,我们科学老师也该学习学习了

陌上阡 19:58:16

当然,只要和信息技术挂得上钩

飘零的紫丁香 19:58:16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这样的科学课例最好我们拿一堂来研究一下
                

浮云 19:58:50

课件不在与漂不漂亮,我看要讲效果

陌上阡 19:59:23

我没有很好地尝试过,上学期东北师大专家来校指导时由蒋斌锋老师上了一堂五年级上册〈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整合课,

童年的梦 19:59:30

好像是平时当传统教学手段显得苍白无力时,信息技术有时能起到好的作用,就像陆亚红老师《压缩空气》里演示空气分子活动情况的那个动画

陌上阡 19:59:34

浮云说得好

童年的梦 19:59:56

形象化了

飘零的紫丁香 20:00:19

现在其他学科用的很多 但很多也只是流于一种形式啊 

童年的梦 20:00:51

为课件而课件

飘零的紫丁香 20:01:15

对 陆老师《压缩空气》里演示空气分子活动情况的那个动画我觉得出示的很好啊有效的解决了一些抽象的东西

陌上阡 20:01:26

在突破教学难点和激发探究兴趣上课件用得较多

童年的梦 20:01:53

课件是不是应该朝这个方向做

浮云 20:03:13

特别是农村,许多学生知识面窄,课件有助于他们兴趣的激发

陌上阡 20:03:16

我校蒋斌锋老师在上〈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时用课件让学生感知了本来难以观察到的人的消化过程,并让学生通过玩FLASH游戏熟悉了各消化器官的名称、位置等,还通过播放课件“小饼干的旅行之路”让学生了解了食物在人体内消化的过程。在消化过程中各个器官起了什么作用?通过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并在论坛上交流加深了认识。

沈浩东(庙小) 20:03:22

如果实际生活中有的事物,我认为还是实物出示好

童年的梦 20:04:12

FLASH动画能有效解决一些动态的过程

沈浩东(庙小) 20:04:19

〈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用课件好

浮云 20:04:28

小学生对文字是不太感兴趣的,图片和录象他们往往比较敏感,也喜欢,新奇

柔石 20:04:41

课堂教学使用课件主要应该在突破难点上,不要被课件所束缚了

陌上阡 20:04:45

是呀,我现在在学校管多媒体教室,所以教参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或录像总是让学生看看,突破一些教学难点或激发一下兴趣什么的,真正要上出高水平的整合课来很难

童年的梦 20:04:49

就像消化过程、岩石风化过程等

陌上阡 20:05:17

今晚讨论提纲:

1、什么是信息技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小学科学教材中哪些内容适合与信息技术整合?(整合的内容)

3、具体教学中哪些情况下或什么时候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科学教学?(整合的时机)

4、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为科学教学服务?(整合的方法)

5、当前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带来哪些弊端?又如何解决?(整合的现状及对策)

坐看云起gjl 20:05:34

科学课中用课件很难,既要突破难点,又要不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

浮云 20:05:47

课件用完我想应该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陌上阡 20:06:18

1、
            
信息技术(IT即Information Technology),从广义上说,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我们六下科学教材中的第四单元信息,就是讲述了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和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它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也许您不满意这个定义,但这的确是一个又简洁、又具体、又系统、又实用的定义。感测技术就是获取信息的技术,通信技术就是传递信息的技术,计算机技术就是处理信息的技术,而控制技术就是利用信息的技术。因此这个定义不但给出了信息技术的内容,也明确了信息技术的获取-传递-处理-利用的体系,还摆清了感测、通信、计算机、控制这些概念。比较明确、领域比较清晰、大众比较有感性认识的技术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稻草人 20:08:31

将科学课与信息技术课相整合,就是以科学学科知识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科学学科的教学中去

陌上阡 20:09:25

正规的解释就是如此,当然我们今晚着重讨论后面容易些的

陌上阡 20:09:28

1)在导入环节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探究的兴趣,引起学生研究的欲望。如:教材《我们自己》一课中有一节叫《我的手》,教学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放映一部关于侦探如何根据指纹来寻找犯人的故事的小电影,接着启发:影片侦探是根据什么来判断那一个是犯人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此时学生探究的欲望强烈,学习兴趣浓厚,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又如我在上《昼夜交替的解释》一课引入时,先播放了白天和黑夜的不同录像,然后问学生:我们看到了什么自然现象?引导学生产生探究昼夜形成的原因的兴趣。

飘零的紫丁香 20:09:29

我觉得一些跨时空的内容可以用课件来展示 就如岩石的风化 它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如能用课件展示 那么学生就能比较容易理解 像这样的内容适宜与信息技术整合
                

稻草人 20:09:59

科学史

浮云 20:10:53

导入时激发兴趣,如图片,录象,揭示研究内容

坐看云起gjl 20:10:58

对一些涉及暗箱的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有关天体的大空间内容、科学史等,可以用信息技术手段来突破

柔石 20:10:58

还有一些农村小学中没有教学器材,也不妨可以用课件

周王庙师 20:11:01

2、小学科学教材中哪些内容适合与信息技术整合?(整合的内容)

如果实际生活中有的事物,我认为还是实物出示好 。和学生距离远,或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日月星辰等)用课件

浮云 20:11:10

像水钟

稻草人 20:11:16

需要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的课

稻草人 20:11:41

“其他途径获得科学资料”,我认为信息技术(电脑多媒体)就是一个绝好的重要途径之一。

坐看云起gjl 20:11:50

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等内容可以用信息技术

周王庙师 20:12:21

还有微观世界就像陆亚红老师《压缩空气》里演示空气分子活动情况的那个动画
                

坐看云起gjl 20:12:23

科学探究型的实验课用课件有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稻草人 20:12:26

演示性实验

浮云 20:12:28

探究后让学生更形象去理解的内容,如压缩空气

陌上阡 20:12:29

是呀,如六年级下册中宇宙单元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较远,课堂上也不可能跑到月球上或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

周王庙师 20:13:29

《月球》如果有FLASH课件就好了

浮云 20:13:37

五年级的珍惜动物等内容

坐看云起gjl 20:13:41

我看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小学科学中哪些课是可以用信息技的,列个表,有价值

稻草人 20:13:42

主题式的探讨研究

周王庙师 20:13:46

最好有游戏那种

沉浮于世 20:13:55

多媒体课件只是信息技术的一种

陌上阡 20:14:20

学生在课堂上能操作的探究的实验最好让其亲自动手,而一些难度大,有危险或课堂无法完成的实验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完成

童年的梦 20:14:22

如果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提供给学生,把大量素材性资源罗列在一起,这样,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获得的都是无层次、无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性资源,同时,一些信息垃圾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在提供相关网页资源前,要做好引导学生对那些无关信息的筛选、过滤工作,教会学生上网学习的方法,来防止学生受到不良影响。

周王庙师 20:14:38

我们不要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课件

稻草人 20:15:02

网络讨论可以让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拓展多

陌上阡 20:15:03

当然信息技术的外延比课件大得我

童年的梦 20:15:01

对,信息技术不等课件

沧海 一粟 20:15:26

是呀,我赞同

坐看云起gjl 20:15:54

对,讨论时要明确是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

沉浮于世 20:15:59

不知大家是否参加过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那种教育才像信息技术整合

浮云 20:16:06

有时可以让学生上网找东西

稻草人 20:16:52

四人一组一台电脑真正的科学研究

沧海 一粟 20:17:09

可以布置一些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作业,拓宽知识面,

浮云 20:17:18

定个内容,自由发挥,像找微生物在生活中的运用

稻草人 20:17:25

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

陌上阡 20:17:40

2)利用信息技术克服室外考查的困难,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直观有序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同时一些在课堂上难以探究的实验和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效果。如我在上《电和磁》一课时,利用课件演示了当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会发生偏转,并且交换电池的正负极时小磁针偏转的方向也会发生改变,这一现象往往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难以发现的,即使发现了也不一定会引起思考,起到强化学生发现,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

周王庙师 20:18:22

能不能具体到哪一课讨论一下怎么整合

稻草人 20:19:06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让学生建立学生的主题网站

陌上阡 20:19:08

如我在上《昼夜交替的解释》一课,在探究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有多少种可能时?通过FLASH课件模拟了五种学生提出的假设: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自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同时自转。并又在学生推理的基础演示了假设与事实不相符的课件,让学生头脑中的模糊表象变得更清晰,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建构起自己对昼夜交替的合理解释。

浮云 20:19:17

对,有助学生了解平时忽视的东西

稻草人 20:19:37

展示学生的成果

飘零的紫丁香 20:19:57

<电和磁》一课时,利用课件演示了当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会发生偏转,并且交换电池的正负极时小磁针偏转的方向也会发生改变,这一现象往往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难以发现的,即使发现了也不一定会引起思考,起到强化学生发现,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但我觉得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来发现更有价值

浮云 20:20:07

难度有点大,可尝试

浮云 20:20:34

我也觉得,动手做好

沉浮于世 20:20:36

三上第一课“让学生观察大树”,我用数码相机拍下学生观察的一些镜头,然后在课堂上通过电视机再现,边再现边让学生描述自己的观察过程。

周王庙师 20:20:40

教师要点拨

陌上阡 20:20:49

严格意义上的整合要求很高,我们大家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案例谈谈成功或失败处

坐看云起gjl 20:21:41

在《植物的一生》教学中,用于认识凤仙花从种子到长成苗、长高、开花、结果等一生的媒体有很多,课堂上有老师的语言、课本、板书、挂图、标本、模型、实物,还有电教手段的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像带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教科书、必要的板书,这些传统的教学媒体始终要用,谁也离不开谁,但它们不是唯一的、最优的。学生独立研究环节,观察凤仙花的种子、根、茎、叶等,用实物是最好的。但如果要研究凤仙花的生长过程,除了学生每天观察记录外,凤仙花生长的电影或录像等多媒体就十分的重要。

在小学科学《植物的一生》教学中,用于认识凤仙花从种子到长成苗、长高、开花、结果等一生的媒体有很多,课堂上有老师的语言、课本、板书、挂图、标本、模型、实物,还有电教手段的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像带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教科书、必要的板书,这些传统的教学媒体始终要用,谁也离不开谁,但它们不是唯一的、最优的。学生独立研究环节,观察凤仙花的种子、根、茎、叶等,用实物是最好的。但如果要研究凤仙花的生长过程,除了学生每天观察记录外,凤仙花生长的电影或录像等多媒体就十分的重要。

稻草人 20:21:49

科学和信息技术,学生的水平跟不上

陌上阡 20:21:59

但我觉得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来发现更有价值

浮云(724659695) 20:20:07但是在这堂课上时间也许不允许,我们当然也可以放在课外

稻草人 20:22:41

理想和现实有一定的距离

坐看云起gjl 20:22:49

科学课特别是实验探究课中,能让学生动手实验发现的内容,尽量用实验的方法,

周王庙师 20:23:04

对所以要整合

沉浮于世 20:23:42

通过整合,达到最优化

沧海 一粟 20:23:53

所以科学课用课件的比较少

坐看云起gjl 20:24:12

关健是学生需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用课件

飘零的紫丁香 20:24:13

问题是在什么时候整合
                

陌上阡 20:24:23

是的,小学生的探究要以动手实践为主,但信息技术在一堂课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视

稻草人 20:24:26

用信息技术是不得以而为之

浮云 20:24:49

在上《沉与浮》时,我用了潜水艇的课件导入,但效果不好

坐看云起gjl 20:24:56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线索,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在学生困惑不解、知识不足、无法感知、缺乏信息及思维无法转换等环节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现学生知识建构的重要因素。

陌上阡 20:25:15

特别是在如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如何利用它来为我们的科学教学服务是一个值得大家研究的话题

沈永明(沈士) 20:25:29

去年的南湖之春就有老师用数码相机记录下学生实验的方法.这也算是一种整合!我们上课可以模仿!

浮云 20:25:35

学生看得来劲,但对后面教学意义不大,

浮云 20:26:02

因为不熟悉

稻草人 20:26:17

对学生的思维层面是不是有所帮助

周王庙师 20:26:29

还是从实际出发不要我了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

童年的梦 20:26:36

应以教材内容或传统教学过程为载体,适时运用信息技术以突破难点或激发学生兴趣

浮云 20:26:37

所以要体现内在价值

稻草人 20:26:55

如果是倒退不用更好

飘零的紫丁香 20:27:15

陌上阡:六年级要上月相的变化了在一节课上你觉得用课件展示好呢?还是让学生观察一个月?

童年的梦 20:27:28

应该说是课堂的外因吧

稻草人 20:27:31

观察

柔石 20:27:46

在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即课堂教学的效果,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上,有时学生表面对你出示的课件看明白了,但其内在的科学本质的也许是不明白。、

童年的梦 20:27:51

能观察一个朋么

稻草人 20:27:54

科学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坐看云起gjl 20:27:56

课件激发兴趣,观察才能持久

坐看云起gjl 20:28:17

六年级要上月相的变化了 在一节课上你觉得用课件展示好呢?还是让学生观察一个月?课件激发兴趣是关健

钱塘北居者 20:28:25

课件和观察相结合

飘零的紫丁香 20:28:25

我今天布置了学生观察 我知道能坚持的可能只有几个
                

童年的梦 20:28:33

有道理,相结合

陌上阡 20:28:53

当然学生的课外观察必不可少,但在一月后老师可播放有关课件让学生比较自己的发现

浮云 20:28:52

课件激发兴趣,观察才能持久,,好!!!

钱塘北居者 20:29:03

延长学生的观察兴趣也是一个难题

坐看云起gjl 20:29:39

我今天布置了学生观察 我知道能坚持的可能只有几个,有道理,只要有一个,就是成功

浮云 20:29:43

对比~~~~看到成果是不是一样

浮云 20:30:07

或者在中途,你放一半

陌上阡 20:30:14

也可以

陌上阡 20:30:32

延续他们的观察兴趣

沧海 一粟 20:30:35

当学生学习抽象的事物或思维时,我认为课件可以用

飘零的紫丁香 20:31:20

今天布置下去后有学生课后来寻求帮助 我觉得中途必要的指导和评价是很重要的 

浮云 20:31:30

课件有帮助,但不能依赖

浮云 20:31:34

代替

稻草人 20:31:39

实验不要多用课件 

沈永明(沈士) 20:31:44

信息技术可以解决一些用语言很难描述的科学现象,但这些科学现象的描述是不是我们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

钱塘北居者 20:31:49

显微镜下的生物,我用了一些课件,我认为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劲头很足

钱塘北居者 20:32:00

那就是利了

浮云 20:32:29

但可能也少了一份思考

沈永明(沈士) 20:32:53

但可能也少了一份思考

钱塘北居者 20:33:51

陌上阡,我们讨论都是利,那弊呢?

童年的梦 20:34:03

对啊

陌上阡 20:34:14

超量、超限、超时的“信息轰炸”。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唯恐体现不出电脑能够储存大量信息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音像视频、PowerPoint、投影齐上阵,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无法进行知识由“同化”到“顺化”的编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意义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这就是多媒体信息海洋中的“迷航”现象。这样的课件教学极易导致视、听觉的疲劳,思维训练也不足,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良后果尤其突出。这样的教学既缺乏实效,又超出了教师精力承受度,偏离了课件使用的本义,弊大于利。

人机关系处置失当。有些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编写和制作好了多媒体课件就等于把一堂课备好了,而没有进行细节设计。于是,上课就变成了幻灯片放映,受课件的编制形式所累,课堂教学被课件材料牵着鼻子走。学生学习也按照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进行,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做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鼓励创新,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

所以我们提倡从科学教学的宗旨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科学探究学习中,传统手段仍然大有用武之地,挂图、模型、标本、实验能够以直观、具体的形象给学生以较强的感性认识,应鼓励学生亲自调查、实验、制作,善于用简单的工具测量、实验、记录数据、绘制图表、制作简单的模型,这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正确规范的操作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科学探究学习中要把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进行科学的优化组合使用,过分依赖一种技术是不可取的。

沉浮于世 20:34:16

实物投影仪算信息技术吗

周王庙师 20:34:27

前面进了限制思维

陌上阡 20:34:31

应该也算的

柔石 20:34:41

我觉得在科学教学中,能实验的要实验、能观察的要观察,能体验的要体验,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还是起到辅助教学的功效

小小周 20:34:51

我觉得三四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当,学习效果会更差

陌上阡 20:34:55

这是技术的产品

柔石(462424320) 20:34:41

我觉得在科学教学中,能实验的要实验、能观察的要观察,能体验的要体验,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还是起到辅助教学的功效
                

稻草人 20:35:15

不是好不好,是怎样用的问题?

小小周 20:35:35

哪些时候是必要时候?

陌上阡 20:35:40

关键看你怎么用,如果用好了也许对中年级学生效果会很好

稻草人 20:35:57

研究性学习

周王庙师 20:36:02

其实使用信息技术目的是教学,为教学服务

坐看云起gjl 20:36:21

什么类型的科学课可以整合信息技术要研究,具体到一节课中什么时候出示多媒体课件等也需要研究

陌上阡 20:36:22

低年级儿童有意注意集中时间短

坐看云起gjl 20:36:58

在课的导入阶段用课件等创设情景很重要,可以专题研究

小小周 20:37:02

我觉得在生命单元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时,应该用

稻草人 20:37:24

学生对电脑的兴趣远在于教师的教学内容

陌上阡 20:37:25

对呀。信息技术是用来辅助我们科学教学的

稻草人 20:38:11

电脑和实验的交替很难做

浮云 20:38:25

长期观察内容可以分段用

陌上阡 20:38:27

三年级科学《植物的一生》一课,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只是了解凤仙花生长形成过程,对不同的生物的生命过程并不了解,感受不到其他生物成长过程的复杂多样。这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有局限性。如果这时教师设计的动画展示更多的植物种类的生长过程,让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也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解大自然,获取更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浓厚兴趣。

稻草人 20:39:17

让学生课前去调查

浮云 20:39:26

激发兴趣,小结,让有些人在感染下动起来

陌上阡 20:39:33

对呀,我们可以研究哪些课用信息技术手段导入更利于后续的探究

坐看云起gjl 20:40:08

对探究跨度大、时间长的的研究内容,可以在活动前通过课件等激发兴趣,在活动结束后通过课件等小结巩固,是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之一

钱塘北居者 20:40:22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    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和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如: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创设生动的研究情境、大大地扩充协作范围,提高协作的效率、改革学习的方式

浮云 20:41:56

大段内容累啊

钱塘北居者 20:41:59

学生们通过网上浏览、图书查阅、调查访问等各种形式这些应该也是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吧

浮云 20:42:51

是的,但农村操作难,可以和信息课整合

坐看云起gjl 20:43:02

大段内容好,说明讨论前有准备,是粘贴的

稻草人 20:43:03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比学生沉浸在动画中,要更有意义!

钱塘北居者 20:43:04

我今天让学生写科学小论文,最后的道理我就是建议学生采取上述的方法的

沈永明(沈士) 20:43:28

还有内部结构,学生很难观察到,我觉得可以用课件

钱塘北居者 20:43:44

这些算不算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我认为也是的

小小周 20:43:46

我也这样想

飘零的紫丁香 20:43:57

但学生兴奋的背后觉得值得研究啊 他们兴奋的是什么?与学生思维的发展又有利与否?

柔石 20:43:58

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教师还要重研究问题的选择,教师要善于选择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陌上阡 20:44:02

还可以研究哪些课利用常规手段无法突破难点,而可借助信息技术

沈永明(沈士) 20:44:53

(但学生兴奋的背后觉得值得研究啊 他们兴奋的是什么?与学生思维的发展又有利与否? )说下去

陌上阡 20:45:05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当然好,但是你不可能每节课都这么做吧?何况现在校长们都是安全高于一切

柔石 20:45:11

应该选择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认识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挥。

小小周 20:45:12

五年级有关于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研究吧

坐看云起gjl 20:45:37

科学课的本质是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我认为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关健要从学生的思维发展出发

稻草人 20:46:26

不能让信息技术降了学生的思维

陌上阡 20:46:34

是的,我们不能脱离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一根本宗旨

柔石 20:46:51

是的,在于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一种持久的科学研究的态度和动力

飘零的紫丁香 20:46:53

沈永明(沈士)我感觉学生对课件\多媒体的关注点与我们教师的出发点有很多不一致

小小周 20:47:00

在讨论为什么长短不同的蜡烛燃烧时间不同时,老师就运用了信息技术,出示了一段动画,形象地展示了这个过程

稻草人 20:47:31

难点突破了,不用课件不能了吗,还是浪费了时间

沉浮于世 20:47:50

科学课程标准(3-6)里在课程目标关于科学探究分目标中,提到“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并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飘零的紫丁香 20:47:53

在讨论为什么长短不同的蜡烛燃烧时间不同时,老师就运用了信息技术,出示了一段动画,形象地展示了这个过程  这很好 我觉得空气是看不见的用课件 有效的解决了这一个问题

沉浮于世 20:48:38

“其他途径”不外乎信息技术

稻草人 20:48:37

探究的本质

坐看云起gjl 20:49:18

飘零的紫丁香(524681881) 20:47:53

在讨论为什么长短不同的蜡烛燃烧时间不同时,老师就运用了信息技术,出示了一段动画,形象地展示了这个过程  这很好 我觉得空气是看不见的用课件 有效的解决了这一个问题。

稻草人 20:49:31

不能让信息技术完结了探究的过程

小小周 20:49:45

在这样,一下子解释不清时,整合信息技术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童年的梦 20:49:46

关键是老师的处理

坐看云起gjl 20:50:04

但上次杭州新生代赛课,章老师却批评了,认为出现太早,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妨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飘零的紫丁香 20:50:31

所以什么时候用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小小周 20:51:13

我听到的课,老师是在学生实验、讨论以后出示的

陌上阡 20:51:19

六年级教材中有许多课(特别是信息单元)要让学生学会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

沉浮于世 20:51:21

那这不是课件的问题了

童年的梦 20:51:36

还是老师的处理问题

坐看云起gjl 20:52:23

所以课件出示的时机很重要

飘零的紫丁香 20:52:23

 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陌上阡 20:52:48

是的,课件出示的时机很关键,而且课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和探究水平

稻草人 20:53:02

让学生学会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是得用

浮云 20:53:21

时机很重要,要把握学生认知的发展,

陌上阡 20:53:37

宇宙单元不用信息技术连老师也讲不清的

稻草人 20:54:10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钱塘北居者 20:54:04

课件出示的时机一般在引入时,突破重点难点时,在学生实验后一些不容易获得信息时

沈永明(沈士) 20:55:30

新课程定过程目标就是这个原因吧

钱塘北居者 20:55:57

宇宙单元我也打算用课件的,不然学生会被我们越讲越糊涂的

钱塘北居者 20:56:17

毕竟离我们太远了

坐看云起gjl 20:56:33

宇宙单元肯定适合用多媒体

周王庙师 20:56:47

宇宙单元用课件也不一定讲的清

飘零的紫丁香 20:57:03

但建模的课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学生动手啊
                

坐看云起gjl 20:57:09

课件是流,不是源,

沈永明(沈士) 20:57:13

做课件的素材是个问题

陌上阡 20:57:18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信息技术与人们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在我们的科学课上更不应避而不用,是该到了考虑如何用好的时候了

钱塘北居者 20:57:25

现在学生对于地理天文知道的是太少了

陌上阡 20:57:32

是呀

稻草人 20:57:40

学生的能力是问题

稻草人 20:57:58

科学难上

童年的梦 20:58:08

而这些知识的确又是个难点,说实话我自己有时搞不清的

陌上阡 20:58:10

有学生连一年能见到几次月圆都不知道呢

钱塘北居者 20:58:14

最好是让学生课前或者在信息课上找找有关宇宙的知识

童年的梦 20:58:19

知识储备太少

柔石 20:58:21

查了一下资料,找到了三点:大家看是否有用: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二、活用课件、网络,促进探究性学习,三、课题引导,用寻找信息的过程引发学生的创造力。

浮云 20:58:42

就是怎样用,方式多样,学生要积极参与

浮云 21:00:14

能不能与学生互动?????~~~~~

陌上阡 21:05:53

感谢大伙的支持与配合,在此真诚说声:辛苦了!朋友,希望通过今天的讨论以后有机会实践一下

分享 转发
TOP
2#

针对讨论而整理的文章,请各位主持人加快速度整理,整理好后再跟贴到下面,谢谢!
TOP
3#

以下是引用坐看云起在2007-4-12 11:52:14的发言:
针对讨论而整理的文章,请各位主持人加快速度整理,整理好后再跟贴到下面,谢谢!

这贴最好就让整理的同志来发,给让学习的老师一个方便。

TOP
4#

这贴最好就让整理的同志来发,给让学习的老师一个方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