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0之春浙派名师暨京、沪、江、浙小学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活动通... [复制链接]

31#



TOP
32#

我今天也听了《温度和温度计》优质课评比的6节课,特别想了解一下凌彬的《温度和温度计》一课。

TOP
33#

 

参加“浙派名师经典科学课堂”的一点体会


杭州市萧山区义蓬三小:杨君


趁热打铁,写点昨天今天参加活动的体会吧。


很荣幸,我参加了第27届浙派名师沪苏浙小学科学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一共听了8节课,还听了不少专家的讲座,体会颇深。虽然这两天天天杭州来回跑,有点点累,但是我感觉值得。让我感觉最深刻的是《水和空气》和《在星空中(一)》这两节课。


《水和空气》是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徐闻音老师上的,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三个地方。


一是结构化的板书。这样的板书绝对算得上是精彩。徐老师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感官感受和体验,课堂中为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提供了多样感受,并将这些感官画在黑板上。徐老师首先出示各种不同的液体,学生通过各种感官认识,认为有颜色、有气味、有味道的都不是水。同时徐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上有颜色、有气味、有味道、透明的、液体。最后,请学生在总结水的特点的时候就在“有颜色、有气味、有味道”这三个有字前面加上一个“没”字,就把水的特点描绘出来,真是经典的板书。


二是徐老师对科学课认真的态度。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旱灾地区用水困难,从千里迢迢的甘肃带来一瓶那里学生一天喝的饮用水,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的水的宝贵。


三是这节课值得细细品味两句经典的对白。当徐老师出示那瓶甘肃带来浑浊的水时,学生说:“这水能喝吗?”徐老师:“能不喝吗?”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不过这节课被我发现了两个小问题,一是徐老师下发的饮料让学生喝。徐老师写过粉笔字了,然后下发饮料让学生品尝,有点不卫生。二是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品尝的饮料,必须告诉他们你给的液体是安全的,而且告知在不确定液体是否安全的时候是绝对不能品尝的。


这是第一天最深切的感受。


第二天深切的感受是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阮翔老师上的《在星空中(一)》。这节课由两个地方很经典。


一是很好的利用了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在教室上方布置了一块幕布,通过投影仪将夜晚的星空图投影到幕布上,真实演示了晚上仰望天空的情景。虽然这样的排场看起来有点大,但是做到了“晚上”上课的感觉,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是让学生用手电筒代替恒星,来布置北斗的位置。然后让学生从不同的方位来观察北斗七星,学生在这个多媒体教室各个方位观测北斗七星,来感受宇宙中翱翔的感觉。


这一课向来被我们科学老师认为是比较难上的,也很难进行有效地探究科学问题,但是通过演示夜晚的星空和模拟北斗七星的方位,这课变得生动活泼,而又有童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了解星空的愿望。


今天最有意思的还是中午的互动环节。我知道今天上午请到的点评专家是喻伯军老师。听我们群里的老师说新教材已经在部分学校试教,我也想打听一下,所以写了教学活动提问便笺。我是这样写的:听说新教材正在试教中,请问“喻头”,能不能打听下关于新课程和新教材的一些消息。(看到省网N多老师都这样称呼喻老师,他就是我们浙江省小学科学老师的领头人,所以简称喻头。其实我觉得也是对喻老师的肯定。)没想到主持人真的把原文念给了喻老师听,喻老师还是那个喻老师,风趣幽默。他还是笑眯眯地说,中午不知道食堂里有没有喻头,中午可以去多吃点。他也说新教材实施关键看新的课标是否通过。如果今年九月份新课标通过了,那么明年九月份就可能实施新教材,新教材将从一年级开始,到时候我们的队伍又可能要扩张了。关键看新的课标是否被通过并承认。


这是我第二次面对面和喻头交流(第一次是在第一次萧山科学主题沙龙里直接交流过一次),这样的交流机会真的很难得,更难得的是喻头今天在萧山科学群里说杨君:我人跟名字还没对上。我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其实,我进入科学教学工作还不到一年,可以说刚刚起步,居然能和省教研员有这样的交流,我已经很满意了。


接下来的事情更高兴,活动结束了,还有一个抽奖环节,(*^__^*) 嘻嘻……,中了个三等奖,奖品三本书。这三本书都是关于浙派名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很好的三本书,我已经看到了好几个优秀案例,很值得我学习。


两天的时间,把感触最深的几点体会写下来,以留作纪念。


2010-4-13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34#

 

 


转载


我“读”名师  (之一)                作者:我予我乐


参加完2010浙派名师大课堂,似乎还沉浸在课堂里。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名师,你的风格是什么》,这次,带着这样的目的,我走进了名师的课堂,也想找找名师的教学风格,于是,我认真的听完了第一天的课。


温和、深情的徐闻音老师——全国知名特级教师


同在一个区,见面的机会很多,但仅仅是见面,唯一有过的一次交流,是在我刚踏上工作岗位,参加的第一次区里的教研,我就坐在他的身边,不知他是谁,却对他蓄着的胡子非常的感兴趣,于是不知好歹的问:老师,您的胡子好有艺术感啊。他非常谦逊的笑着回答:上课的时候可以用。后来得之他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植物须根的时候更直观、形象。知道了他是特级后,我就再也不敢坐他的身边了。


 他的《水》,不是一般的水,更不是简单的像他的板书“在一个可以喝(吃)的 范围内,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水”一样,他赋予了水灵魂和生命,整一堂课,他似乎是带着孩子们在和水进行对话(当然还借助了其他的材料),在温和的娓娓道来。在课的末尾,徐老师用课件出示了很多漂亮的水滴,当很多老师不解的问:这些水滴有何用时,徐老师用他对水滴的深情向我们解释着:让儿童关注水,让儿童关爱水,这件事必须是从小就做到。有些知识,今天不学,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他依然会知道、会懂得,但是有些事我们必须从小教育。而当他向老师们解释为何上“水”这课时,他说的十个目的中,其中有这样一个:有水喝的人为没有水喝的人做的一件事。在他身上,有这样的一种力量:用生命去感化生命,用爱去唤醒爱。


名师(之二)              作者  我予我乐


亲切、友善的袁优红老师


第一次听袁老师的课,对她没有任何的了解。可当袁老师一站上讲台,我就说:这就是我最理想的老师类型,我喜欢这样的老师,我也要成为这样的老师。她的朴实、她的亲和力,让人难以抗拒,我迫不及待的想听她的课。


果然,袁老师的课堂《做一个钟摆》,在复习引导的基础上,在有效的研究了摆锤顶端到金属圆片的距离为12厘米、22厘米、32厘米对摆动快慢的影响后(10秒的摆动次数分别为11次、10次、9次),综合分析: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袁老师非常人性化的避免了“重心”一词的出现,而是用“固定点到金属圆片的中心”这段距离来描述摆长,从抽象的物体重心转移到形象的物体中心(当然很多老师质疑这一点:教参上表明摆长为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而老师们也固执的认为我们必须严谨的教授给学生这样的概念),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教材的方式是我所喜欢,所要学习的,将抽象的形象化,复杂的简单化,尊重了实验材料,也遵循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况且也不会对日后的正确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真不知,有时候我们为何要拔苗助长。


课间,回头,发现袁老师就坐在我的后排,边上的老师在议论着刚才的课,她一边微笑着,一边倾听着老师们对课的评价,我想:这真的需要一种境界。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