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杨健-科学教学主张为思维而设计 [复制链接]

1#

科学教学主张为思维而设计

杨健

美国知名教育心理学家戴维·珀金斯认为,日常思维就像行走能力一样,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良好的思维能力则像百米赛跑一样,需要进行技术技巧训练,而训练离不开相应的教学支持。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要明了学生应当进行什么样的科学思维活动,以及这样的思维活动应亲历什么样的认知历程。自2018年起,南京市提出“为思维而设计”的小学科学教研主张,构建了旨在落实思维型教学的“四步设计法”,即“目标设计一结构设计一活动设计一细节设计”,四个设计要素渐次展开。

“目标设计”定准核心知识,把握学科逗样。首先,明确一节课要发展的科学概念是什么,这个概念在本学段应发展到哪一个层次,学生已有基础与后续学习要求是什么。定清楚了,才能避免过深、过浅或者过宽、过窄的设定。其次,分析发展这一概念的思维历程,即学生应获取哪些具体的科学经验、事实信息,经过什么样的基本思维活动,才能处理加工为概括性或概念性的认识。再次,为了获取发展概念认识的必要信息,学生要展开的探究活动是什么;观察、观测、实验或者阅读等活动,根据学段应该且能够达到的要求是什么,这些要定准。最后,将本节课学生进行什么探究活动、亲历哪些思维过程和发展什么科学认识联系起来,检视是否一致、贯通、聚焦,尤其要使思维活动的目标清晰。

“结构设计”明晰学教环节,贴紧认知逻辑。强调结构性设计教学,将一课时划分为有分有合的若干环节,通常由情境导入起始,过渡到唤醒经验、激发好奇心、聚焦问题环节,至应用迁移结束时,回到生活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辨析、解释或解决问题。中间的2~3个环节则根据概念发展或问题解决需要,衔接推进。每一个环节由一个“挑战性大问题”引导,当问题聚焦后,教师把思考与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研讨、处理信息,教师巡视指导,这是“分”的部分。在学生自主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他们对话交流,追问、点拨、提升、指导,促进新认识形成,这是“合”的部分。

“活动设计”注重思维亲历,善用教学策略。当课堂被划分为大的环节,并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后,时间运用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在做什么、思考什么,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这就需要教师更加审慎细致地设计学习活动,它不仅包括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的设计,更包括学生思维活动过程、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方式的设计。教学策略是教师优化教学设计的关键,主要通过对观察、实验、思考、描述、交流、讨论等学习行为的合理安排,对时空安排、互动模式进行有序组织。南京市教研团队开发了20余种可运用于科学课堂的思维型教学策略,如“1+1”信息交流、循环分享、接力写等,通过明确基本流程、适用场景、指导要素、引导语与支持工具,让学生的思维参与真正落到实处。

“细节设计”强调在学习工具、学习材料、话语转型上提供保障。教学细节在“四步设计法”中被放在最后,是因为细节需要服从于全局的需要,但它是思维型教学设计的“点睛之笔”。在具体教学中,情境导入的图片、视频或活动的精选,有思维结构的学习单设计,汇聚信息与观点的副板书运用,为小组交流和呈现成果的小白板,理答中的等待,能提供充分且必要信息的探究材料筛选等,这些细节最终保障了学生思维的真正发展。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副主任、科学教研员,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带头人,苏教版《科学》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


分享 转发
扔块砖头,换点玉
TOP
2#

目标设计定准核心知识、把握学科本质;结构设计明晰教学环节,贴紧认知逻辑;活动设计注重思维亲历,善用教学策略;细节设计加强学习保障。
TOP
3#

活动设计有趣
TOP
4#

回复 2楼巴塞罗那的帖子

全给你讲完了
TOP
5#

为思维而设计,这一点真好
TOP
6#

为思维设计,往往思维又内隐,如何让思维显性化值得探索
TOP
7#

科学思维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模型建构体现在: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进而建构模型;运用模型分析、解释现象和数据,描述系统的结构、关系及变化过程。推理论证体现在: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见解。创新思维体现在: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TOP
8#

这个主张很好,关键是如何设计
TOP
9#

学习了,为思维而设计,而不是科学知识。
TOP
10#

为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TOP
11#

核心素养,思维当先
TOP
12#

为思维而设计,难点是如何设计
TOP
13#

思维显性化的前提是材料结构化
TOP
14#

为思维而设计,学生思维的发展点很重要
TOP
15#

目标设计定准核心知识、把握学科本质
TOP
16#

为思维而设计的科学教学,才是真正的为了孩子。
TOP
17#

今天刚在跟我儿子强调思考,怎么加工处理信息,不要习惯于让大脑呆在舒适区。为思维设计课堂,这个点很有意义,关键目前的问题好像是大多数的孩子不喜欢动脑筋,加上电子产品用多了,脑子习惯于输入,不喜于加工。
TOP
18#

把 “思维训练” 藏在每一步教学活动的设计里
TOP
19#

活动设计注重思维亲历
TOP
20#

科学课的卷首语
扔块砖头,换点玉
TOP
21#

为思维设计,如何让思维显性化值得探索。
TOP
22#

设计怎么引导,顺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主动思考这很值得琢磨
TOP
23#

思维培养确实比知识传授重要的多,就怕为了知识点教,不注重过程,孩子们得不到思维发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