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课一帖*2022课标版】2-4《隔物吸铁》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教学视频+评课:二年级《隔物吸铁》(应航)(2025年浙江省关键问题研训https://live.yanxiu.com/lv2/program/629668531596550157/detail
分享 转发
TOP
2#

隔物吸铁

义乌市教育研修院   应航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体验,知道磁铁可以隔着一定厚度的物体对铁一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

科学思维 能够运用分析与归纳的思维方法,得出影响磁铁隔物吸铁本领强弱的因素。

探究实践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对影响磁铁隔物吸铁本领的因素展开探索研究。

态度责任 在玩磁铁游戏的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体会到合作、分享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互相认识

引导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关的问题以获取教师信息,互相认识。同时,建立积极、有效提问的科学习惯。

(一)旧知导入,忆磁铁

出示磁铁,谈一谈对于磁铁的认识,回顾前面几节课所学的内容,暴露前概念。并顺势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隔着物体能否吸住铁呢?并出示另一种材料——回形针,以磁铁和回形针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二)积极尝试,用磁铁

活动一:尝试隔着身边的各种物体,看看能否隔着它们吸住铁制回形针。记录并汇报。

学生汇报检测结果,发现隔着部分物体(少数纸张、文具袋布料、尺子、单层衣服等)能够吸住,但是隔着有一些物体(手、桌子、整本书、橡皮等)则不能吸住。

教师将学生检测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根据板书呈现结果以及不同小组结果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学生进行提问。(预测学生提问:1.为什么隔着不同的物体,吸住铁的本领不一样?2.有些物体,材料一样,但是隔着它们吸住铁的本领也有不同,这是什么原因?3.同样的物体,竖着吸和横着吸,结果也不同,这是什么原因?)

教师指导学生将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整理,归结到一个共同问题,即:磁铁隔物吸住铁的本领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在用磁铁隔着身边的物体吸回形针的活动中,产生疑问。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真实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欲望,为下一环节的开展做了有效铺垫。

(三)科学探索,研磁铁

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预设:与物体的厚薄有关;与材料有关;)。

教师提供研究所需的一般材料,即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各种物体,学生在思考后简单设计实验,自主选取相应材料展开研究。在记录单相应位置记录并得出研究结果。

我们小组选择了号和号进行研究,发现隔着号(能够/不能够)吸住回形针,隔着号(能够/不能够)吸住回形针。我们认为磁铁隔物吸铁的本领与物体的(厚薄/材料)(有/无)关。

分小组汇报,小组间对研究结果进行探讨,渗透对比实验的意识,让研究更具科学性。(期间,可根据学生回答,适度延伸,挖掘“有无吸住铁”和“有无吸铁”之间的差异,激发学生深层思维)

设计意图:在已有结构性材料的基础上,学生经历了问题提出、作出假设、实验设计与实施、记录分析、交流分享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对影响磁铁隔物吸住铁本领的相关因素有了初步认识。同时,学生使用固定句式开展交流,对于低段学生而言,也锻炼了其有效分享和表达的能力。

(四)材料延伸,拓磁铁

出示新的研究材料——水,研究装置见下图。分小组进行研究,能否隔着水吸住铁质回形针。



经过尝试,发现隔着水,距离回形针近的一端能够吸,远的一端不能吸。学生能对前面研究的结果进行迁移,拓宽对磁铁隔物吸铁本领的认识。

设计意图:继续探索隔着“水”这种液体材料能否吸住铁。在多形态材料的研究中,深化磁铁隔物吸铁本领的理解。逐步落实课标要求,即“知道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五)引发新疑,玩磁铁

呈现两个厚度不同的迷宫,利用磁铁和小玩具,完成迷宫挑战。通过相同磁铁隔着不同厚度迷宫底板走迷宫的难度差异,运用本课所学分析原因。同时,教师使用磁性更强的磁铁,加入挑战,引发学生产生对磁铁隔物吸铁本领的新的思考和疑问,激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玩磁铁,研究磁铁。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不同迷宫的挑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同时,产生新的疑问,将学习活动从课内延伸至课外,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磁铁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TOP
3#

《隔物吸铁》教学实录

时间:2025年9月18日

活动:2025年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关键问题解决暨新课程·新教材专题研训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中港路校区

执教:义乌市教育研修院 应航

课前谈话

提提关于老师的问题

——老师你几岁(猜猜)39岁(35岁)

——你姓什么?(找找)姓应 (观察真仔细)……


教学过程

(出示太空人)

演示:能倒立,会在竖着的的纸板上自由行走

它为什么这么厉害?

——有磁铁

太空人上有铁

(出示拆开的图,有铁粉)

我们知道:磁铁能吸铁,但它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学生回答)

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这枚磁铁能隔着它们吸住铁吗?

(教师布置分组活动,用纸或别的物体隔着,能吸铁的帖一个笑脸,不能的帖哭脸)

(组织汇报)

——我们组的结果,能隔着的有:一把尺、信封、课程表

——我们组有补充,发现:这张卡片纸。吸不起来的有:铅笔

——我们小组有:桌子的下面这块、椅子上、笔袋上的装饰品、话筒上

——笑脸:发夹

——哭脸:铅笔盒的一块(很厚的)

大家有什么发现?

——我们所有人的总结是:尺子、……可以隔物吸铁,……不能隔物

这些不能隔着吸住的物品又有什么特征?

——比较厚

(教师带着大家说获得笑脸的物品,厚薄,哭脸的物品厚薄)


出示一篇塑料片,吸铁能隔着它吸铁吗?厚一点呢?在后一点呢?最多可以有多厚?

(出示课件)这块磁铁最多能隔着多厚的物体吸住回形针呢?

—— 一张一张试,指导不能吸住(入如果到8张不能了,表示能隔着几张)

——先估一下,如果吸住了……如果没有吸住

——用尺子量

今天不用尺子,用纸片的片数

还有一张方法:可以从最多开始,一片一片地减

(出示材料:塑料、纸、布、有机玻璃、木)材料在盲盒里,你们组取到什么材料,看你们开盲盒的运气哦。最终几篇写在上面

(小组活动)

(汇报)
——我们组是一片一片试的,一共?片

——磁铁在上面,回形针在下面,结果有7片

为什么会不一样?

——按不同的方法测量的

—— 一片一片数的8片

—— 布,结果是到第6片完全吸住,第7块吸不住

我们都找到了最后的那颗厚度


出示:水杯中有回形针

隔着水杯能吸住回形针吗?

(学生演示,从左边一册 吸住。教师演示:在后边吸,吸不住)为什么?

——因为在后边的话 很厚,吸不住


(出示:迷宫)

两名学生比赛,用磁铁让太空人走迷宫

(一个成功 一个不成功)为什么?

——……

(看侧面,一块板很厚)

教师演示:在厚板上操作,“太空人”能走了

(记录:陈梅娟)

TOP
4#

动作好快,感谢分享。
TOP
5#

速度,优秀!
TOP
6#

优秀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