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小学科学教师网络研修心得体会专帖----研修主题《浙江省特... [复制链接]

1#
又到了每月的网络研修活动,我们在朱老师的带领下展开了积极的学习。本次网络研修的主题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教育家精神宣讲》,教育家精神是现代教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精神引领,老师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有何思考和感悟呢?请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最后编辑白风 最后编辑于 2025-09-15 21:59:44
分享 转发
TOP
2#

                                                                                     研修悟精神 教学明方向​      
    今天参与网络研修,多位特级教师分享育人经验,围绕教育家精神展开交流,让我对小学科学教学有了更清晰的思考:​
  一、以生为本,锚定科学教学的核心​
    研修中,前辈教师始终强调 “把学生放在首位”,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育人实践,都以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前提。这让我反思自己的科学课:过去常聚焦知识点是否讲透、实验步骤是否顺畅,却忽略了学生在探究中的困惑与发现。如今明白,科学课的本质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 从观察校园里的花草,到动手组装简易装置,唯有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多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才能让科学不再是枯燥的知识,而是贴近生活的乐趣,这正是 “以生为本” 在科学教学中的落地。​
  二、守创相融,激活科学课堂的活力​
    前辈们既坚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几十年深耕课堂打磨教学;又不墨守成规,主动尝试新方法、融入新素材。这启示我,科学教学既要 “守初心”—— 坚持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目标;也要 “求创新”—— 面对知识更新与学生变化,不能局限于教材步骤。比如现在设计实验时,我会试着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让他们自主提出猜想、设计验证方案,既守住了科学探究的本质,又让课堂更具生命力。​
    这场研修让我明白,教育家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日常教学的行动指南。未来我会带着这两点感悟,在科学课堂上踏实实践,陪伴学生在探索中成长。
最后编辑白风 最后编辑于 2025-09-17 13:59:48
TOP
3#

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是对新时代教师队伍的精神引领。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努力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日常工作就是在践行教育家精神。
TOP
4#

聆听 “敬畏的力量” 主题讲座后,那位坚持每周给孩子写沟通卡特级老师的故事,让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原来教育的敬畏,从不是居高临下的教导,而是藏在俯身倾听的细节里。​
讲座中提到,老师的沟通卡没有华丽辞藻,只是记录孩子课堂上的小进步 ——“今天你课堂上没有睡觉,有进步”。这些掌心大小的纸条,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尊重与珍视。​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的敬畏源于对成长规律的敬畏。孩子的心灵如同幼苗,需要的不是疾风骤雨般的灌输,而是细水长流的滋养。老师用纸条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既呵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传递了无声的期待,这份 “慢慢来” 的耐心,正是对教育本质的坚守。​
讲座中那个跨越时光的故事更让我动容:多年后有学生通过电台致谢,每逢教师节还会穿过半个城市探望老师。这恰是教育敬畏的最好佐证 —— 那些藏在纸条里的真诚,早已化作滋养心灵的养分,在岁月中生根发芽。这让我更清晰地意识到,教育的敬畏既源于对成长规律的尊重,更在于对 “教育影响长远性” 的坚守。孩子的心灵如同幼苗,需要的不是疾风骤雨般的灌输,而是细水长流的滋养,而这些纸条正是最温柔的滋养。
反观自身,有时会急于看到教育效果而忽略孩子的感受。这场讲座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敬畏,是把每个孩子都当作独一无二的宝藏,用真诚与细致去守护他们的成长。这份藏在小纸条里的用心,值得每个教育者学习践行。
TOP
5#

努力研修,不断学习。
TOP
6#

在教育的征程中,不少教师一谈到教育家精神,或许首先联想到的是无尽的奉献。然而,换个视角来看,教育家精神绝非仅仅意味着付出,它更像是一座蕴含着无限宝藏的精神富矿,能为我们带来满满的成就与快乐。

教育家精神并非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它就体现在我们日常的每一堂课、与每一位学生的相处之中。当我们备好和讲好每一堂课,看到学生们因知识的滋养而眼神发亮,因难题的解决而露出自信的笑容,那种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当我们关爱和尊重每一位学生,见证他们在成长道路上不断进步,实现自我价值,内心的快乐也会如泉水般汩汩涌出。

教育家精神是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精神纽带。当我们把自己的教育工作上升到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高度时,我们会站在更高的地方思考问题,心中会燃起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拥有旺盛且经久不衰的内驱力。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走向个体精神世界的丰盈,在师生之间的生命共契中汲取个人精神成长的力量,真切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快乐与幸福、光荣与伟大。

此外,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教育家精神绝不是一种个人身上的精神或光环,而是属于我们教师群体,需要我们共同缔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家精神世界
TOP
7#

教育家精神绝非孤立的奉献,而是教师群体的精神富矿。它藏在每堂课的精心准备中,融于师生的生命共契里,更联结着为国家育英才的使命。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我们终将收获精神的丰盈与职业的荣光。未来,我将带着这份体悟,在科学课堂上以耐心呵护探究欲,以真诚守护成长路,与同仁共筑新时代教育精神家园。
TOP
8#

真正的教育家精神,藏在小学科学课堂的每一处细节里:是面对户外课学生怕晒、玩蚂蚁时,不执着预设计划,反而顺着孩子的感受把“观察植物”变成“找不怕晒的生命”、把分心转化为探究蚂蚁搬家与天气的关联,用“眼里有学生”的温度诠释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引导;是准备电路连接教具却发现学生听不懂抽象讲解时,果断放弃演示,让孩子亲手接错导线、排查问题,在“反常规”的试错中抓住科学教育的核心,把课堂意外变成最好的育人契机;更是始终 “蹲下来看学生视角”,不追求表面的课堂顺利,甘愿花时间研究孩子、打磨教学,用不浮躁、不功利的坚守,让科学探索的种子在孩子心里生根。这种“把学生放在心上,把课堂做进实处”的精神,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能在日复一日的教学里,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最后编辑王燕飞 最后编辑于 2025-09-16 10:25:51
TOP
9#

真正的教育家值得我们学习:把学生放在心上,把课堂做进实处
TOP
10#

科学课堂里的 “看见” 与 “坚守”​
小学科学中的教育家精神,藏在日常教学的 “看见” 与 “坚守” 里。
“看见” 是对学生需求的敏锐回应。有老师准备 “水的浮力” 实验时,没有局限于预设教案,而是 “看见” 孩子们对 “小木块为什么总漂向岸边” 的好奇,立刻调整方案带着大家探究水流与浮力的关系。这让我警醒,曾经固守教案的自己,恰恰忽略了科学教育的起点 —— 看见孩子真实的疑问。
“坚守” 是对探究初心的温柔守护。前辈老师面对学生拆坏的实验温度计,没有批评指责,而是借机讲解温度传感器的原理。这份 “坚守” 提醒我,比起追求 “完美课堂” 的功利心,守护好奇心、培养探究勇气才是科学教育的核心。​
教育家精神从不是口号,而是 “看见” 童心后甘愿 “慢下来” 的坚守。未来我会放下预设,认真倾听每一个疑问,珍惜每一次 “意外”,让科学课堂成为滋养童心的沃土。​
最后编辑周涵潇 最后编辑于 2025-09-18 09:47:22
TOP
11#



于日常耕耘处,见教育家精神之光


看完特级教师们的事迹,最触动我的并非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他们将教育使命融入平凡日常的坚守。那些藏在备课深夜的灯光、与学生谈心时的俯身倾听、为乡村教育奔走的脚步里,藏着教育家精神最本真的模样。曾以为“教育家”是遥不可及的标签,是聚光灯下的名师光环。但这些教师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家精神,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宣言,而是扎根讲台的执着——是36年坚守在乡村校园,助力孩子成长;是为让抽象知识变生动,自学技术改造课堂;是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搭建教研共同体输送资源。他们用行动告诉我,教育从不是标准化的“生产”,而是用心灵唤醒心灵的慢功夫,是在每一个看似普通的细节里,藏着对学生、对教育的极致用心。更让我动容的是他们“终身成长”的自觉。面对新课标改革,他们主动重构知识体系;跟上技术浪潮,他们化身“学习者”突破局限。这让我懂得,好的教育者首先是“成长者”,唯有自己不断向前,才能引领学生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这些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比任何说教都有力。它让我相信,教育家精神不在远方,就在每一次认真备课、每一回耐心辅导、每一次勇敢创新里。作为教育路上的同行者,我们或许平凡,但只要以热爱为底色,以责任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就能让这束精神之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路。
TOP
12#

  昨天的研修没有堆砌晦涩的理论,却让我在一线教师的实践故事里,真正读懂了教育家精神的真谛 —— 它从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藏在小学科学课堂与学生相伴的每一个细节里。
  最让我心头一暖的,是研修中提及的 “小卡片”:卡片上的文字,或许是一句肯定的表扬,或许是对学生课堂上某个小发现的细致记录。教育的温柔,正藏在这份 “看见细节” 的耐心之中。其实在日常教学里,我们也能借助作业本,用留言的方式和学生悄悄对话 —— 比起直白的交流,这种藏在纸页间的互动,更能贴近孩子的内心。孩子的成长从不是按固定进度条推进的工程,小学科学课也不该执着于 “立竿见影” 的效果,而该像培育一颗种子般,静静等候它抽芽、开花的那天。


  这场研修更让我明白:小学科学教师的教育家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它是户外课上顺着学生的目光临时调整的教学计划,是实验课上包容学生 “试错” 的那份耐心,是课后卡片里藏着的细腻观察。未来,我会带着这份体悟继续前行,在小学科学课的方寸天地间,守护好每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把教育家精神的种子,悄悄播撒在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里。
最后编辑红泥小火炉 最后编辑于 2025-09-16 12:21:53
TOP
13#

聆听浙江教育特级教师宣讲团的分享,最触动人心的从不是遥不可及的教育理论,而是藏在浙派教育烟火气里的坚守。那些为设计一堂生动语文课反复打磨的教案、陪留守儿童拆解数学难题的傍晚、带着学生在田间地头探索科学奥秘的身影,让 “特级教师” 的光环褪去,显露出教育者最本真的模样。​
曾以为特级教师的成就在于累累奖项,可他们的故事却告诉我,真正的教育智慧藏在细节里:是为让山区孩子感受艺术之美,自费购置乐器组建合唱团;是为帮助学困生重拾信心,量身定制 “阶梯式” 学习计划;是为打通城乡教育壁垒,牵头组建线上教研联盟,让优质资源跨越山海。​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们永不停歇的成长姿态:年过半百仍钻研 AI 教学工具,只为让课堂更具活力;深耕一线数十载,仍坚持每周听课评课,在交流中迭代教学方法。这些故事让我明白,教育家精神从不在宏大叙事里,而在每一次俯身倾听、每一次精心备课、每一次为学生成长全力以赴的平凡日常中。作为教育同行,这份坚守与热爱,便是我们前行路上最温暖的光。
TOP
14#

聆听了这么多位优秀教师代表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分享,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家精神的温暖与力量,内心满是触动与启发。​
顾卫华老师 36 年躬耕一线,为家乡孩子坚守,不顾病痛以身作则,还通过多样英语教学方法精进教学、助力他人,让教育之光照亮孩子未来;“我的 26 年高三班主任” 以陪跑重塑学生,一诺千金、用两百多种零食传递关爱,以行立范、以爱育人,让高考充满色彩;张赛芬老师巧妙引导学生,借助同伴教育实现生生共育,还鼓励职校特殊生找到新起点,延续希望;袁晓萍老师放学后一对一辅导特殊学生,用小纸条传递温暖,坚信时间的教育力量。​
这些故事让我明白,教育家精神并非宏大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坚守、每一份关爱、每一个创新的教育举动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将以他们为榜样,把这份精神融入教学,用爱与责任陪伴学生成长,助力学生绽放光彩。
TOP
15#

教育家精神,落实在日常每一个细节之中。
TOP
16#

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关键是专注于人,专注于事,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成就孩子,成就教育,成就自己!
TOP
17#

感谢分享
TOP
18#

教育家的思想和持之以恒的研究精神,值得一直去学习
TOP
19#

谢谢分享。
TOP
20#

以生为本,做学生为主的课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