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放大镜》这一课时,学生发现使用放大镜时可以看到放大的图像,看远处的物体时看到的是倒立的像,学生很感兴趣,于是就粗粗的解释了了下:如果观察物体在放大镜一倍焦距之外,我们在合适的位置就能看到倒立的像。但是具体是成什么像,都记不清了。下课后拉着同事一起回顾凸透镜成像原理。记录一下:
观察物体如果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之外,我们只能在凸透镜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这就是照相机的原理。


观察物体如果在凸透镜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我们只能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之外看到倒立放大的实像,老式光学投影仪的原理。


观察物体如果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我们只能看到在物体同侧正立放大的虚像,就是我们常规使用放大镜看到的像。


我们能观察到什么样的像,取决于观察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也就是物距。如果物距不变,改变眼睛和凸透镜的距离,有可能是看不到像的,或者看到的像很模糊。
教了学生,让自己对知识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真是做到了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