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观看姜丽老师《混合与分离》一课有感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这两天观看了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姜丽老师《混合与分离》,感触颇深。这堂课让我陷入深深思考,课堂的实验教学如何开展为我做了一个样板,受益匪浅。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分享 转发
TOP
2#

一、为什么要做实验。

  我们知道实验教学对于科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探究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一般情况下都很重视科学实践探究。  

  但是为什么要做实验?这个问题却一直搞不清楚。有时候我们往往是为了做而做,目标指向并不明确。而姜丽老师的教学,让我真正明白了科学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科学中遇到的真问题。

  姜丽老师和同学们讨论盐和沙的各自特点后出示这两种物质。这时候巧妙的设计就出来了(姜丽老师看似不小心的把两种物质打翻,实则是故意为之),实际要解决的场景就一下子生成了


            

          


  姜丽老师顺势而问:“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老师把盐和沙子分离出来?”学生在思考和回答中逐步引出解决方案。

  创设真实的场景,提出真实的问题,从而引出真实的解决方法(即为什么要做实验)。只有学生明确了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意义才显得更加重要,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不断提升。

TOP
3#

二、怎样做实验

  学生如何正确的完成实验既是课堂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大部分学生尤其是中低段年级的学生,往往只是体验了实验的过程,却忽略了正确操作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效果也会因为不能正确展示而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的提高也非常的肤浅。

姜丽老师她的实验教学过程值得我们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方法,更通过正确的实验方法展现了实验效果。

  《混合与分离》这一课有几个小实验组成:1.筛;2.溶解;3.分离;4.蒸发

  姜丽老师分步指导实验、从扶到放(教师指导到学生操作),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实验的正确操作,最后用简笔画的形式展示(复习)实验过程,真正做到了扎实有效,从课堂呈现的效果看,学生的操作规范得当,实验现象明显。


        

       


                

                       教师示范



          

        

                                    
                                                  学生做实验

  最为可惜的是最后一步蒸发只是教师展示和讲解了一下,学生没有在课堂内完成,估计是因为时间关系吧。

  姜丽老师通过这样分步做,从扶到放的实验教学,对于刚接触比较难的实验的三年级学生而言非常有效,探索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进步。

TOP
4#

三、实验呈现的是什么

  每一个实验它的最终目的所要呈现的就是解决提出的科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每一个实验后进行实验结果的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实验后能否实现实验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验证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姜丽老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每当学生完成一个小实验,总要停下来和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展示实验成果,检验是否完成实验目的。这样一步步的检验,最后真正实现了实验的目的,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https://kx.zxxk.com/p/books-catalog196522?level=1201




最后编辑付出永远美丽 最后编辑于 2025-09-03 14:07:24
TOP
5#

我做过这个实验,学生实际操作以后会思考。
TOP
6#

学习反思是很有意义的过程
TOP
7#

有视频链接,点赞
最后编辑行者 最后编辑于 2025-09-03 16:55:36
TOP
8#

本节课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都要考虑清楚。
TOP
9#

学习了,感谢分享
TOP
10#

情境创设很好,看似无意,实则有意为之。创建一个不经意的课堂效果 。
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TOP
11#

老师课前思考了很多
TOP
12#

这节平时上课分两节课上,蒸发实验来不及
TOP
13#

课的上环节过渡由学生主动思考引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