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网站
注册
搜索
帮助
论坛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
成长足迹
»
于阅读与实践中探寻科学之光——暑期科学汇活动总结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AI赋能
教学研究
资源中心
科技活动
成长足迹
教师之家
专题研修
站务交流
返回列表
查看:
63
|
回复:
4
于阅读与实践中探寻科学之光——暑期科学汇活动总结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67375
精华
3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黄斌飞
组别
苔藓植物
帖子
24
精华
3
积分
729
威望
690
在线时间
720
注册时间
2021-08-29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昨天 10:40
|
只看楼主
银光图片
于阅读与实践中探寻科学之光——暑期科学汇活动总结
诸暨市浣江小学 黄斌飞
暑期是教育路上的驿站,供我们憩息、反思与赋能。回首这个假期,我积极投身于暑期科学汇活动,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中完成了又一次自我成长。现将个人收获与反思总结如下:
一、深钻理论:从“学科教师”到“跨学科设计者”的身份转变
这个暑假,我认真研读了刘玲教授所著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一书。这本专著如同一位渊博的导师,系统为我阐释了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的核心价值与实施路径。为做到坚持阅读,我积极在阅读群里打卡,发表自己的读书心得。
4.jpg
(521.03 K)
2025/8/29 10:54:26
1.jpg
(154.98 K)
2025/8/29 10:54:26
2.jpg
(208.07 K)
2025/8/29 10:54:26
3.jpg
(170.61 K)
2025/8/29 10:54:26
5.jpg
(191.50 K)
2025/8/29 10:54:26
6.jpg
(174.34 K)
2025/8/29 10:54:26
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在于教学观的革新。我认识到,传统单科教学虽有助于夯实知识基础,但却容易造成学生认知的割裂。而真正的科学教育,应如刘玲教授所倡导的,以真实问题为牵引,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关联与融合。书中“设计智能环保屋”的案例令我印象深刻——它不再是孤立的科学课或劳动课,而是融合了工程设计、数学计算、美学规划和环境教育的综合性项目。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科学教师,我的角色不应再局限于传授书本知识,而应努力成为一名学习情境的架构师、跨学科思维的引导者。
7.png
(237.08 K)
2025/8/29 10:54:26
8.png
(145.44 K)
2025/8/29 10:54:26
通过对专著的批注与反思,我已初步构思了新学期“校园雨水循环系统”探究项目,尝试将科学、数学、工程学及语文表达有机结合,期待能在真实情境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 赋能学生:从“知识接收”到“创意表达”的学习升华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我将从专著中汲取的理念,转化为指导学生暑期科学探索活动的具体行动。
1. 引导深度阅读,与科学精神对话
我鼓励班级学生自选一本科普读物进行精读,如《昆虫记》《太空日记》等,并撰写读书笔记。我通过线上平台定期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不仅关注“是什么”,更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令我欣喜的是,许多学生展现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有同学读完《微生物的故事》后制作了微生物模型;有同学在《基因的故事》启发下,连续记录了自己种植的豌豆生长情况。阅读让他们沉浸于科学世界,实现了与科学思想的深度对话。
9.jpg
(161.11 K)
2025/8/29 10:54:26
10.jpg
(217.40 K)
2025/8/29 10:54:26
11.jpg
(196.93 K)
2025/8/29 10:54:26
15.jpg
(144.43 K)
2025/8/29 10:54:26
13.jpg
(177.18 K)
2025/8/29 10:54:26
14.jpg
(182.40 K)
2025/8/29 10:54:26
16.jpg
(151.37 K)
2025/8/29 10:54:26
17.jpg
(326.19 K)
2025/8/29 10:54:26
12.jpg
(181.12 K)
2025/8/29 10:54:26
2. 激发未来想象,让科学创意飞扬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我组织了以“畅想未来”为主题的科学创作活动。在科学画创作中,我引导学生基于现有科学原理进行合理想象。孩子们的作品精彩纷呈:有的描绘了“未来城市生活”,有的设计了“智能体育馆”。在科学作文指导中,我鼓励学生结合阅读所得和现实问题,写出自己对未来的构想。一篇篇作文闪耀着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光芒。
18.jpg
(460.35 K)
2025/8/29 10:54:26
19.jpg
(538.41 K)
2025/8/29 10:54:26
22.jpg
(520.00 K)
2025/8/29 10:54:26
20.jpg
(501.07 K)
2025/8/29 10:54:26
21.jpg
(520.50 K)
2025/8/29 10:54:26
通过这两项活动,我看到了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从单一认知到综合表达的跨越。他们的作品或许稚嫩,但其中蕴含的好奇心、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初步意识,正是核心素养的生动体现。
三、反思与展望
暑期科学汇于我而言,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刘玲教授的著作为我提供了打破学科壁垒的理论钥匙和设计灵感,而学生的积极反馈和创造性产出则给予了我实践的信心与动力。
我意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跨学科实践者,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更精准地设计驱动性问题?如何更有效地评估学生在跨学科活动中的成长?这些都是我未来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新学期,我决心将暑期所学所思转化为日常教学行为,大胆尝试项目化学习,精心设计更多联结现实、指向未来的科学实践活动,努力让我的科学课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点燃创新精神的沃土。教育之路,知行合一,永无止境,我愿持续求索。
黄斌飞 最后编辑于 2025-08-29 10:54:26
本主题由 管理员 喻伯军 于 2025/8/29 16:50:55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8460
精华
1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王如祥
坐井观天
组别
爬行类
帖子
5374
精华
11
积分
37144
威望
31715
在线时间
65460
注册时间
2019-09-23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昨天 16:33
|
只看该用户
为能沉下心学习反思撰写分享的人喝彩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18
精华
36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喻伯军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12870
精华
36
积分
104807
威望
91757
在线时间
46710
注册时间
2006-12-14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昨天 16:50
|
只看该用户
观念的更新,能够指导自己的实践。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317
精华
2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翁昌舟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7370
精华
25
积分
57978
威望
50483
在线时间
33140
注册时间
2009-04-14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昨天 18:31
|
只看该用户
感谢为我们分享刘玲教授所著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一书。理论深耕照实践,跨科设计启新思,更见以生为本的教育初心,读来如沐春风!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19
精华
12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白云的家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12907
精华
12
积分
93196
威望
80229
在线时间
51230
注册时间
2006-12-15
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昨天 20:27
|
只看该用户
非常好的实践活动。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default
bq1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AI赋能
教学研究
资源中心
科技活动
成长足迹
教师之家
专题研修
站务交流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
Default
green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