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暑假共读《项目是学习指导手册》:在探索与成长中奔赴新学期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盛夏的热浪尚未完全褪去,充实的暑假已悄然步入尾声。这个暑假,最珍贵的收获莫过于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并肩共读《项目是学习指导手册》!这本手册并非泛泛而谈的理论著作,而是一本极具实操性的 “指导宝典”。它以清晰的逻辑、具体的案例,将项目化学习从前期规划、中期实施到后期复盘的全流程拆解开来,小到任务分工的细节设计,大到项目目标与核心素养的衔接,都给出了明确且可落地的方法。

e20085648f37632a4f67662c9d9a52f1.jpg.JPG (, 下载次数:0)

(2025/8/26 21:21:30 上传)

e20085648f37632a4f67662c9d9a52f1.jpg.JPG

本主题由 管理员 一剑飘香 于 2025/9/1 10:01:59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我们60几位老师一起共读,采用“白天自主研读+专家线上指导”的双轨制。在共读过程中,我始终带着 “对照过往、反思当下” 的视角,一边研读手册中的指导策略,一边回溯自己曾经主导或参与的项目化实践。越深入对照自己做的一些项目化活动,越清晰地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 。这种 “对照式阅读” 让我们跳出了固有的认知局限,更深刻地理解了项目化学习 “以终为始” 的设计理念,也为后续的实践改进找到了精准的方向。



TOP
3#

我们还迎来了台湾教育专家的全程指导,为这场学习之旅注入了更强劲的专业力量。白天,我们带着手册中的疑问与过往的实践困惑,进行自主研读与小组研讨:有人分享自己曾因忽略学生差异化需求,导致项目推进受阻的经历;有人提出如何将手册中的 “项目复盘工具” 与实际教学结合的思考……每个人都敞开心扉,在思维的碰撞中汲取他人的经验,也完善自己的认知。而到了夜间,专家的线上连线更是成为大家最期待的 “充电时刻”。专家不仅耐心倾听我们每日的阅读感悟,用专业的视角点评其中的亮点与不足,还针对我们提出的 “如何平衡项目化学习与常规教学进度”“怎样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项目任务” 等困惑,结合丰富的教育案例给出具体的解答。






TOP
4#

老师将我的感悟用作讲解范例,这让我特别开心

TOP
5#

这场暑假共读,早已超越了 “读一本书” 的范畴,它是一次 “学习 — 反思 — 碰撞 — 解惑 — 再思考” 的完整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收获了项目化学习的专业知识与方法,更学会了用更广阔的视角看待教育教学,用更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实践。
TOP
6#

百官新闻媒体也对我们这次共读活动进行了宣传
TOP
7#

自主研读+团队交流+专家指导,这个读书形式非常能激发老师的内驱力和学习力。
TOP
8#

这本书挺有意义的,学习一下
TOP
9#

项目化学习一直以来是教学的热点,结合教学实际落地是关键
TOP
10#

得去买本看看咯
TOP
11#

有具体案例示范,会更加易懂。加入阅读清单
TOP
12#

项目化学习是教学的热点,这本书很有意义
TOP
13#

学习 — 反思 — 碰撞 — 解惑 — 再思考
TOP
14#

这本书值得去看,非常有实践意义的书籍
TOP
15#

这段共读经历,不仅让这本 “指导宝典” 的实用价值得以充分彰显,更让项目化学习的实践路径在交流中愈发清晰。
TOP
16#

感觉共读是一种很有滋味的阅读方式。
TOP
17#

项目学习作为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确实很有成效。
TOP
18#

共读共研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可以增加读书体会。
TOP
19#

感谢分享好书,理论+实践,学用结合,项目化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
TOP
20#

一个好的问题,就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能激发出层层涟漪般的思考与行动,它开放、真实、富有挑战性,能自然而然地牵引出需要学习的知识、需要掌握的技能,让学习变得内在而迫切。
TOP
21#

共读共研的方式能驱动自己持续学习
TOP
22#

共读共学驱动持续性打卡学习
TOP
23#

共读共研,团队学促成长。
TOP
24#

紧跟潮流的一本书
TOP
25#

共读共研共同成长
TOP
26#

回复 0楼潘晓晨的帖子

团队促进成长
TOP
27#

团队共进步
TOP
28#

在理科学习中,阅读不仅是 “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 “理解学科逻辑、培养科学思维” 的核心载体
TOP
29#

好认真的读书,向你学习
TOP
30#

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很有意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