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植物抗旱袋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杭州,我们似乎只有躲在24小时空调房才能躲避这烈日炎炎,马路上的植物毫无遮挡,又该如何避暑?以往我们常常看到灌木丛上盖一层黑网,避免阳光直射,也看到环卫车的高压水枪定时给植物喷水。这次开车路过乡镇街道,看到每棵树下帮着一个袋子,应该是给树木浇水的,可能树上会有一根针头,像输液般持续滴灌。走近一看,原来是单单一个抗旱滴灌袋。网上搜索了下它的工作原理,原来如此方便经济高效。




       树木抗旱滴灌袋的核心是通过缓慢、持续的水分渗透,为树木根系提供稳定水源,同时减少蒸发浪费。其工作原理可拆解为三个关键环节:
       如何实现“精准补水”?
       滴灌袋通常由耐老化的塑料制成,容量从几升到几十升不等。使用时先将袋内装满水,然后固定在树干基部,袋底设有1-2个微小的渗水孔(直径约0.5-1毫米)。
       水会通过渗水孔,以每小时50-200毫升的速度渗透到土壤中,直接作用于树木根系分布区为何能“抗旱保水”?
       缓慢释放:渗水速度远低于土壤吸收速度,确保水分被根系充分吸收,而非渗透到深层土壤或蒸发。
       减少蒸发:水分从袋内直接渗入土壤,避免了地表浇水后阳光直射导致的大量蒸发(传统浇灌约30%水分会蒸发,滴灌袋可将蒸发量控制在5%以内)。
       适应干旱环境:即使在高温、大风等干旱条件下,袋内水分也能稳定释放,维持根系周围土壤湿润。
       适用场景与优势
       特别适合新栽树木(根系未展开)、干旱地区造林或移栽后的缓苗期。相比人工浇灌,它能节省60%以上的水量,且无需频繁操作,一次装水可维持3-15天(依容量和渗水速度而定)。
       树木抗旱滴灌袋通过小流量、定向渗透的设计,解决了干旱环境下树木浇水效率低、水分浪费的问题,是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节水灌溉工具。
       刚好要外出一周,家里的植物也给它用个灌溉袋吧。我用了串珠针和缝衣针试了下,串珠针更细。保险起见,用串珠针扎了一个孔,希望能细水长流,坚持一周,当当然,千万不要水漫金山。


                








分享 转发
TOP
2#

第一次见到这种抗旱袋,这么说如果长久不在家,也可以给自己的植物DIY一个抗旱带
TOP
3#

今年降雨量感觉还可以啊,台风带来的降温和降水挺多的
TOP
4#

植物的医疗新手段。
TOP
5#

小流量、定向渗透的植物滴灌技术,节省了不少水资源~可以在水资源这一课进行拓展
TOP
6#

第一次看到这个抗旱袋,这是我们浙江吗?不太可思议,每天洒水车在马路上喷水。再说这些天台风天气,余量充沛,不需要吧。
TOP
7#

植物蓄水站,植物所需,就是园林所需。
TOP
8#

和大家一样,都是第一次见这样的抗旱袋。查了一下资料,它的原理主要围绕“慢、准、省”三个关键词:“慢”即缓慢滴渗,延长供水时间;“准”即定点输送,聚焦根系需求;“省”即节水重复,提升资源效率。这种设计既解决了高温干旱天气下树木“缺水”问题,又避免了传统灌溉的“浪费”问题,是园林养护中针对乔木的高效补水方案
TOP
9#

第一次见到这种抗旱袋,学习了
TOP
10#

原来在路边看到过,真是一个很好的措施,能想出此法的人真得很用心。
TOP
11#

回复 2楼樱桃荔枝的帖子

是的,简单好操作,就是这个孔可能要很小,不然很快流完了。
TOP
12#

回复 6楼付出永远美丽的帖子

这些袋子7月初就放着了,这几天台风影响雨量多,刚好袋子里可以免费续水吧。
TOP
13#

第一次看到植物抗旱袋。
家庭种养植物,倒是可以试一试效果。
TOP
14#

第一次看到  还比较实用
TOP
15#

这个办法真不错,也免去园林工人的一些辛苦
TOP
16#

这个抗旱滴灌袋第一次见,出远门时可以给家里的植物自制一个
快乐科学
TOP
17#

第一次看到,下次要出远门了也可以模仿一下
TOP
18#

第一次看到抗旱袋,涨新知识了
TOP
19#

我们这也有,我也很好奇它的原理。
TOP
20#

前几天我也看到过了。现在很先进
TOP
21#

抗旱好方法。
TOP
22#

这个抗旱袋出去旅行可以给家里的植物准备起来
TOP
23#

之前带学生做过矿泉水瓶的,这个抗旱袋容量更大
TOP
24#

家里也可以模仿使用
TOP
25#

家里的滴灌换这个
TOP
26#

高效补水,有意思。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TOP
27#

只有要问题,就有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
TOP
28#

储水帮手,实用
TOP
29#

第一次看到这种抗旱袋,又学习了
TOP
30#

不错的生活应用,处处是科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