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蜻、蜓、蟌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平时我们所见的都是蜻蜓的成虫,它们颜色艳丽各异,外形也有不同,常栖息于湖泊、池塘、溪流和湿地附近,几乎在有水的地方都能见到,堪称夏日里的小精灵。

  


                                               

  对于以上这些,平时我们都说成是蜻蜓。其实,蜻蜓中的蜻和蜓是两种不同的生物。蜻和蜓也是有明显区别的。更严格地说,学术上的蜻蜓目,下属有三个亚目,分别是差翅亚目(包括蜻和蜓),束翅亚目(蟌,cōng)和间翅亚目(昔蜓)。所以说,蜻和蜓只是蜻蜓目下面三个中的一个。但是,蜻蜓这个完整的词实际上代表了3个类群。第一类是蜻和蜓。第二类是蟌。第三类是昔蜓。昔蜓目前在全球都极少存在了,几乎看不见,所以本文就不说它了。这么说应该分得清了吧。下面先说蜻和蜓,最后再讲蟌。



                        


分享 转发
TOP
2#

  



                            

                 


  蜻和蜓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体型、翅膀特征以及尾部形态上。从体型上看,蜻科在差翅亚目里面体型中等,蜓科体型较大。上图中,左侧的那只是蜻,右边的那只为蜓。如果两只在一起,则大小是很明显的,但如果没有比较,有时候也不知道哪是大哪是小。从翅膀特征上看,在蜻蜓翅膀上的一个特殊区域三角室,如果前翅和后翅的三角室位置和方向相同,那么它就是蜓;反之则是蜻。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区分法,但是大部分人很难看清蜻蜓翅膀上的那个区域的特征,甚至根本看不到,所以普通人很难用这种方法来区分。从尾部形态看,蜓的尾巴细长并且末端变大,相比之下,蜻的尾巴通常与前端粗细差不多或者逐渐变细,并且其尾部要短一些。此外,蜻腹部呈窄筒状、圆筒状,个头相对偏小;而蜓个头大,尾部较长。

  

                

         这个是蜻,我们俗称红蜻蜓

                    

       这个是蜓,我们俗称大头蜻蜓。

  

TOP
3#

  另外一种属于束翅亚目的,它们停歇时翅膀一般都束起来,一个字,把特征都说明白了。这种在停歇时翅膀一般都束起来的,学术上叫蟌(音cōng),俗称豆娘。


                      

  从外部形态来看,豆娘的个头要比蜻和蜓小很多。它们身材细长,整个身体和尾巴都很苗条,所以很容易辨认,也有人称它们为蜻蛉


                    

  它们在交配时翅膀可能不会收束起来,但是不会像蜻蜓那样平展。豆娘的外形颜色和种类也很多,绝大部分的体型都很小。但是据说在拉丁美洲分布的豆娘最大的翼展可达到约19厘米,这可要比一般的蜓都要大。


                  

  

TOP
4#

小时候把豆娘也叫蜻蜓,儿时的农村里很常见。现在很少见到了
TOP
5#

我好像都叫蜻蜓的么,长见识了,图拍的真清晰
TOP
6#

  平时我们所见的都是蜻蜓的成虫,它们颜色艳丽各异,外形也有不同,常栖息于湖泊、池塘、溪流和湿地附近,几乎在有水的地方都能见到,堪称夏日里的小精灵。   [
付出永远美丽 发表于 2025/7/27 14:12:27
这个抓拍还挺好的
TOP
7#

束起来的豆娘
TOP
8#

原来蜻蜓还分蜻和蜓,充分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TOP
9#

根据休息时翅膀的状态来辨别
TOP
10#

涨知识了!
TOP
11#

第一次指导,学习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