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一位造8个马赫环的少年新闻还是很火的。14岁少年张恒近日因仅凭2000元预算,在家中成功复制了通常需要风洞实验室才能模拟的八道马赫环,此举引发了航天界的广泛关注。这则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令人瞩目。据了解,这位少年来自山东临沂,他利用自己细心观察到的燃气灶火焰进行研究,终于完成了这个令人惊叹的实验。
当火焰根部出现微弱光斑时,他产生了怀疑,这光斑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微型压缩波?这一发现,不仅激发了他的好奇心,更引领他走向了科学的殿堂。




实验过程及创新
1.实验仪器与方法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张恒通过改造液化气罐来获取简易气源。他利用3D打印机制作出拉瓦尔喷管的喷气口,并加装了环形激光测速装置。在弟弟的帮助下,借助弟弟的高频摄像机,他成功地捕捉到了完整的“马赫环”结构。这些探索和实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创新,更是实际操作中的一项突破。
2.取得的成果与影响
经过反复实验,这位年仅14岁的少年通过叠加燃气灶解压阀,在仅直行3厘米的喷管口处,实现了高达2.1马赫的瞬时气流速度。这一创新举动,不仅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更使他闻名于世。他进一步将马赫环的数量提升至约8马赫的水平,这比一般的五代战机还要多出2环。
不仅彰显了他对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的深刻理解,更让他在网友中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甚至有网友建议他加入航天4院,以更专业的视角探索航天科技的奥秘。张恒的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有人传出航天4院线上直招的消息。尽管对于14岁的少年能否真正理解和创造出“马赫环”现象还存在不少争议,但张恒的事迹无疑激励了无数年轻学子投身科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