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昌洪:2025-2026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共同体个人专贴第4期
基于儿童立场的科学教学探索实践——以《影子的秘密》为例
湖北省长阳县资丘镇资丘小学 彭向焱
一、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认知规律:构建渐进式学习路径,依据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设计由浅入深的探究活动。
激发探究兴趣:利用手影视频、图片吸引学生,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关注个体差异:设置不同难度实验,允许学生根据能力选择实验方法,实施分层教学与指导。
二、教学探索:三次试教改进实践
(一)第一次试教:发现问题
问题:学生对影子产生条件理解困难,探究活动无序,记录与交流效率低。
调整:优化为结构化探究,提供明确指导和路径;细化 “造影子” 活动,强调条件认知;设计有序步骤引导 “变影子”,教会记录和表达;避免教师过度干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第二次试教:改进设计
优化:导入添加手影视频,提升兴趣;通过提问引导突破影子产生三要素理解。
反思:依赖教师引导,未充分激发学生自我认知,需调整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三)第三次试教:提升效果
活动优化:聚焦造影子活动,引导自主探究,通过提问、记录分析理解三要素。
难点突破:降低变影子难度,先固定阻挡物和屏,改变光源角度,掌握变量控制,再探索其他变化。
思维发展:强调 “做中思”,设计层次递进探究活动,实现思维从具体到多元转变。
三、教学思考:实践策略
实验材料结构化:改进手电筒为可移动,屏用方格纸,阻挡物用小圆柱体,引入手电支架、环形灯,增强层次性和实验效果。
实验有效指导: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先示范引导,解释观察与记录方法;采用 “先收后放” 策略,学生初步探究后自主设计实验并交流。
分层探究框架:通过 “找影子 - 制造影子 - 改变影子 - 让影子消失” 四阶段活动,引导理解太阳运动与影子关系,培养探究能力。
四、培训感受
有幸参加了本次培训收获颇丰,深刻认识到科学教学要立足儿童立场,以学生为中心。在今后教学中,我将借鉴讲座中的实践经验,尊重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有趣且有层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科学探究。同时,注重实验材料的优化和实验指导的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