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开水烧开以后,看到的是白汽还是白气 [复制链接]

61#

白汽能看到,白气看不到
林雅红 发表于 2025/5/26 15:20:06
不太热同,既然是白色的了,怎么会看不到呢?
TOP
62#

解释得很详细,学到了!
TOP
63#

我还一直说白汽的汽有三点水的,所以很好理解是小水珠。
TOP
64#

感谢解释,好像很多题目确实是白汽
TOP
65#

科学中的文学渗透
TOP
66#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科学严谨,学习了!
TOP
67#

感谢分享
TOP
68#

能够看到的就不是水蒸气,水蒸气肉眼时不能看到,我们看到的白气应该是小水珠。
TOP
69#

原来白气才是对的,以为水珠应该带个三点水。
TOP
70#

有一段时间也很纠结怎么跟学生解释白气的气到底用哪个,现在通过老师的解释豁然开朗!
TOP
71#

感谢分享,学到了,涉及状态变化,应该是气吧
TOP
72#

好滴,学到啦
TOP
73#

感谢解释,原来一直写的错误的
TOP
74#

有点晕,这两个词的用法总有点反直觉
TOP
75#

科学描述要“严谨”
TOP
76#

原来如此,科学的解释。
TOP
77#

水蒸气是气体,用气;蒸汽是液体用汽

开水烧开以后,看到的是白汽还是白气

在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中,“开水烧开以后” 出现的现象应表述为白气。
具体解析:
1. 白气的本质:液态小水滴
水烧开时,液态水受热汽化为水蒸气(无色透明,属于气态,肉眼不可见)。
水蒸气从壶口喷出后,遇冷液化形成细小的液态水滴,这些水滴悬浮在空气中,聚集形成 “白雾” 状,
不睡觉的兔 发表于 2025/5/26 7:35:40
TOP
78#

解释简单明了,学习了
TOP
79#

感谢介绍解释,科学用语更加规范,“白气” 是物理现象中的标准表述,强调 “气态→液态” 的变化结果;“白汽” 属于用词不当。
TOP
80#

探讨开水烧开后看到的是“白汽”还是“白气”,解析“白气”本质是液态小水滴,水烧开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说明“白汽”表述错误,因“汽”通常指气态物质,而“白气”是气态变液态的现象,是规范表述 。
TOP
81#

这词不注意就用错了,陈老师的帖真贴心
TOP
82#

陈老师,我在这里还是有个疑问:涉及到“汽化”和“气化”。对两个词的理解中,汽化应该是有液化的意思,气化应该是变化成气体或生成新的气体。那么这里的“汽”和“气”与您表述的“水蒸汽”“水蒸气”的两种形态又有不同的意义了。我认为,气体状态用“水蒸气”来表述,是看不见的一种透明的气体,是空气组成的一部分。“水蒸汽”则是雾化形态的液体,这样比较好理解。
翁昌舟 发表于 2025/5/26 8:28:02
水蒸气雾化后,不叫水蒸气了,应该是水雾,或液态小水珠
TOP
83#

理解了,归纳起来是:白汽:强调 “汽”(气态),但实际气态不可见,因此该表述不准确。白气:指悬浮的液态小水滴,符合开水烧开后 “白雾” 的物理本质,是正确表述。
TOP
84#

水蒸气和蒸汽的区别
TOP
85#

原来是这么区分,白气,在今后教学中,多多注意
TOP
86#

门道那么深,正确用词体现科学老师的严谨性。《辞海》“气” 的定义是常温常压下呈现气体状态的物质,或泛指空气/气体,独立存在,无需变相。而“汽”指液体或固体受热后变成的气态物质,或特指水蒸气。“白气” 的定义是:泛指白色的气体或物体,不强调其来源是否为液体蒸发或凝结,其用法更生活化一些。“白汽”的定义:特指有液态水(或其他液体)受热或遇冷凝结形成的白色雾气。多用于物理化学等场景。而我们在小学科学中用到的“白qi”,我觉得用“汽”更合适,1.这是一种属于物理教学的场景。2.其形成是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又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存在明显的相变过程。打开冰箱门,也是水蒸气遇冷凝结,也是相变而来,因此也用“白汽”更合适。
TOP
87#

啊,这些科学用词真的都很严谨科学,白汽,白气,学生确实会混在一起。
TOP
88#

这个解释就非常具体了
TOP
89#

开水烧开以后,看到的是白汽还是白气

在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中,“开水烧开以后” 出现的现象应表述为白气。
具体解析:
1. 白气的本质:液态小水滴
水烧开时,液态水受热汽化为水蒸气(无色透明,属于气态,肉眼不可见)。
水蒸气从壶口喷出后,遇冷液化形成细小的液态水滴,这些水滴悬浮在空气中,聚集形成 “白雾” 状,
不睡觉的兔 发表于 2025/5/26 7:35:40
谢谢,学习了 以后一定注意
TOP
90#

感谢分享,学到了学到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