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OYueUiaNj_AiXGOfBLZwZw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教学与教研的建议
一、辅助日常备课鼓励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客观分析学情、精准把握教学起点,筛选并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备课流程,改进教学设计,提升备课质量。
二、丰富学习场景
通过虚实融合的手段,设计多样态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过程的智能感知、学习主体的适性调整,构建沉浸式、泛在化的学习场景,增强具身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三 、增强协同交互
探索“师-生-机”协同交互的多样化实施路径,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组织方式,促进学生高效地参与教学互动,实现即时的教学反馈,促进课堂教学流程再造。
四、促进个性化学习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过程进行智能分析,洞察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认知状态,为学生提供自适应学习资源、学习路径和“一人一策”学习指导,促进差异化发展。
五、优化作业管理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学习问题的发现和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创新作业布置形式,实现作业智能批改和即时反馈,控制作业总量和难度,落实减负增效。
六、助力教学评价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动态分析学生成长轨迹,开展过程性评价与归因诊断,生成学生个性化评价报告;运用自适应测试等人机交互智能测评方式,提高评价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七、创新教研方式
开展远程协同教研、智能听评课、案例智能分析等新型教研活动,基于数据识别教学问题,分析教学行为,提炼教学经验,提供智能诊断与建议,加强循证教研,提升教研质量。
八、提升智能素养
开展人工智能应用于教学的专项培训,构建问题驱动的常态化教研机制,培育推广人工智能应用于教学的典型案例,提升教师运用人工智能实施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九、倡导规范应用
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科学定位智能技术对教学与教研的辅助功能,保护师生的数据安全与隐私,重视信息可靠性的甄别,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形成人机协同互促的应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