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独辟蹊径 快乐行走——小学科学组教研经验交流 [复制链接]

1#

独辟蹊径 快乐行走——小学科学组教研经验交流

 

独辟蹊径  快乐行走


大洋路学校小学科学组教研经验交流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在开始正题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出个思考题:


你准备从一楼到五楼,看到已经有不少人等电梯,你会怎么做——是想办法挤进去?还是在那里等电梯回来?我的选择是走楼梯。道理很简单,我的目的是到达五楼,选择走楼梯,可以错开拥堵,省却等待的空虚,虽然会耗费一点点体力,但那是我可以承受的,甚至还可以是看作一次小小的身体锻炼。(当然如果跨越的楼层很多那另当别论)


其实,学校的教研组工作,和刚才的题目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每个教研组,就相当于一个个想坐电梯的人,目的地就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教研目标,而电梯可以看作教研活动中的两大主体学生和教师。我们的老师一般都是兼了两三门课,学生当然是每门功课都要学习,如果我们每个教研组都只顾自己的意愿,就很容易造成活动过于频繁,教师和学生疲于应付,即题目中的拥堵问题。而在小学各科教研组中,语文教研组和数学教研组人多势众,无疑是占据了两大霸主之位,其他的教研组想挤,也肯定挤不过人家。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小学科学教研组独辟蹊径,巧妙选择合适时机,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为大洋路学校2009年工作添上了美丽的色彩。


 


我们的亮点


1、知识竞赛——别有用心的安排


1230,我们举办3-6年级科学知识竞赛,这是我们学校第一次组织的小学科学知识竞赛。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说直白点,就是做好复习工作,让学生在考试中有个好成绩。考虑到学期结束时语、数、英都要复习,所以我们特意安排在12月底,因为这时候距学期结束还有1个来月,可以错开复习高峰期,从而让学生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复习,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也能比较重视。为了组织好这次竞赛,我们在开学初就明确告知竞赛要求,并分发了单元试卷作为复习资料,从后来的结果上看,这次活动的作用和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2、市电视台——我们的后花园


丽水电视台“欢乐天地”栏目,是我们市唯一一档少儿节目,一直深受全市少年儿童的喜爱和市民的关注。本学期,我们多次走上银屏展示我校师生风采:


2009927,播出我校“仰望星空”科普专题活动。


20091018,播出我校“亲近自然”科普专题活动。


20091213,播出陈建秋老师参加“个性老师PK”节目。


2010110,播出我校“欢乐儿童房”装修活动。


上一次电视节目并不难,但一个学期内四上电视,平均差不多一个月一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了。难怪有朋友开玩笑说,市电视台都成为你们的后花园了。


不过,大家往往只是看到成功和荣誉,却很少知道背后的故事。就拿仰望星空活动来说吧。从设计活动开始,到给科技小组做讲座,再到借天文望远镜,联系其他学校的科技辅导员协助,实地勘察确定野外观察点,我们必须把每个环节都要万无一失。另外,我们还很及时的收集活动资料,做好宣传报道,充分挖掘活动的价值。在此特别感谢钟金申、张霞、蓝伙珍、周文华等老师在活动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3、酷儿车模——团队力量的体现


“酷儿”创意车模大赛是由共青团省委、省教育厅和省少工委共同举办的一项赛事,比赛主要材料必须是身边可再利用的废弃物品,倡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动手能力,在车模的外观、结构和性能上进行比拼,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动手实践能力。2009115日,我们在学校三楼小会议室举行“酷儿”创意车模大赛,全校共有20多名选手参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602班雷鸿昌和504班王涵宇分获得风力小车组和电动小车组一等奖。1128日,我们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市“酷儿”创意车模大赛活动,获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5人次。


这次活动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我们团队的力量——美术老师的动手制作,少先队辅导员老师的组织安排,班主任蓝老师的大力支持,当然还有我们科学组老师的细心指导。由此也想到,每年的创新大赛,我们也应该组建科技团队,团队人员不仅仅是科学教师,还应该包括美术老师、电脑老师和班主任等成员,大家群策群力,相信一定能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存在的问题


1、我们组的老师大部分是兼职教师,他们往往把主要教学精力放在语文、数学的教学中,所以科学教研工作的真正实效还未得到有效落实,每项活动的预期目标总和实际达成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差距。


2、学校没有配备实验室,实验器材也极度缺乏,许多内容的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实验活动。有些老师比较认真,自己掏钱买材料给学生做实验,精神可嘉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3、组内有不少教师是第一次任教科学,对许多学科知识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对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还在摸索之中,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


 


今后的设想


教科室本要求是说说下个学期的计划,不过我想把这个时间延续,进行长期系统的规划,主要分三点说明。


1、五年规划


我们组的教研发展策略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准备用大约五年的时间创建校园科技特色。现在我们用了二年多的时间,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绩。当然我们现在的成绩基本上是从几个点突破,所以下个学期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连点成线,组线成面”,组织有较大参与面的科普活动,形成浓郁的科学探究氛围。


2、基地建设


说实话,举办或承办教研活动,组织者要做许多工作,肯定是比较辛苦的,甚至学校有时候还要贴钱。但是,成为各级教研活动的东道主,我们学校的科学教师就都有机会参加培训教研,而如果在别的学校召开,我们往往只能是选派一两个教师参加,这两种不同情况产生的效果自然不用多说。目前我们已经成为莲都区小学科学教研基地,下个学期的科学备课活动已确定在我校举行。我还准备在时期成熟之际争取成为市、省教研舞台。


3、团队组建


前面已经点到过,科技科普不应该只是科学教师的事,而应该让更多的成员加入,我打算组建两个团队,分别是学生团队和科技团队,学生团队以现在的科学小记者俱乐部为基础,着重做好制度化、常态化工作。科技团队将邀请学校领导、其他科目教师、家长共同参加,重点是做好每年一届的创新大赛。


 


20102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2-2 10:30:02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转载教师话坊“阅读沙龙”里遐想无限的网读专帖:〈不要轻易放弃目标〉!


被文章开头的思考题引入,让遐想不得不读。谢谢为话坊提供网读材料!


 


科学老师,假如感兴趣,不妨点击:


http://www.bbsteacher.com/team/ShowPost.asp?id=148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2-2 11:11:18编辑过]

永远不带假面具! 在虚拟的网络里可以活得很真实——想说就说; 在现实的生活中习惯过得较悲怜——自怨自艾。
TOP
3#

兔子的发言总是能给大家很多思考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4#

兔子老师,真有见地

TOP
5#

以下是引用一缕阳光在2010-2-2 11:07:00的发言:

被文章开头的思考题引入,让遐想不得不读。


 


以下是引用楼客在2010-2-2 20:21:00的发言:

兔子老师,真有见地


  


以下是引用盛国荣在2010-2-2 17:08:00的发言:
兔子的发言总是能给大家很多思考

 


谢谢三位朋友的关注和肯定。

TOP
6#

开头一段值得我借鉴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7#

看了兔子的经验介绍更可以说是成果汇报,有点感慨,我想我们教研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的最大的原因可能在于做得太少,付出得太少了。


以下也是去年教研组总结时我写的一篇信息报道:


 


 


  大手联小手,一起向前走


    — —回顾濮小、城西三年联合教研  2009.11.26


 


  今天,我们濮院小学科学教研组的成员再一次来到城西小学,聆听了大钱老师的《身体结构》和小钱老师的《比较水的多少》两节科学课,很受启发。大钱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和活波开放的教学风格让孩子们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喜欢科学,乐于学习;而小钱老师则是带领着学生充分融入科学探究当中去,让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回顾这三年来和城西联合教研的点滴,像这样形式的校与校之间的联合教研, 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一条共同成长的渠道,也深受学校领导和教研员高老师的好评。想当初,我们学校成立科学大教研组时,科学教龄最长的也就两年,自知在科学教学这一块上经验欠缺,所以才想到了向外取经这一方案,然后又寻访到了城西小学。经过四个学期的大手联小手活动,我们的确都在一起向前走,但是,走着走着,又感觉有点原地踏步,所以我们有些迷茫起来:接下来,我们的共同成长之路倒底该怎么走?


  以下是我们两校三年来联合教研的信息报道截图:详见WORD


 


 

大手联小手.rar (, 下载次数:7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5 22:21:14编辑过]

有风,方向随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