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年养蚕大有收获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记得上一次养蚕是女儿幼儿园的时候,那时候刚好带17版新教材的三年级,每天都去走路,因为走那段路可以路过几棵桑树,每天都要采一大包桑叶。那时候看着小小的她从一开始的害怕到后来敢自己去抓蚕宝宝,给她们换桑叶,真得也是一种成长。
最后编辑胡璐佳 最后编辑于 2025-05-11 14:27:19
本主题由 管理员 馨梦李志鹏 于 2025/5/12 18:28:05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今年又养了蚕,因为女儿读三年级了,要学习蚕这个单元了,幼儿园时的养蚕记忆已经模糊了。老师学具袋里的蚕卵,虽然提前放进了冰箱,无奈后来发下来的时候,还是一条都没有孵出来。另寻他路,淘宝上下单,这次买了能结金色蚕茧的蚕宝宝,只要正常喂桑叶就行。尝试下不一样的,挺好。
最后编辑胡璐佳 最后编辑于 2025-05-11 14:30:01
TOP
3#

养蚕挺好玩的,今年我也养了一些
TOP
4#

不同时期,感受也完全不同。
TOP
5#

先看看2020年养蚕的记录,5月20日到7月初产卵,历时近50天。

蚕卵和其他谷物比大小。

颜色变深,要钻出来快啦~

蚁蚕已出来,剩下这许多的壳。

这就是蚁蚕。





它们在努力地吃,努力地排泄,努力地汲取营养,努力地长大。

蜕下来的皮和排出来的粪便,从粪便也能看出,在日渐长大的蚕宝宝。


这是头高高仰起,眠,准备蜕皮了。

这是一条生病了的蚕,颜色会越来越黄,身体会出水,萎缩,变得软趴趴的。而且生病是会传染的,需要尽快清理掉病蚕。

蚕宝宝越长越大,身体越变越白,很有肉的感觉。


差不多要养到一个成年人的食指粗细,有些可能有中指粗细,那说明它们快要吐丝啦。


正在吐丝的蚕。它们喜欢在角角落落结茧,这样茧比较容易成型。

一个结好啦,可以休息休息啦。

也有一些蚕会结茧失败。

蚕蛾咬了一个洞,钻出来啦。

有些蚕蛾钻出来还会有这样的水流出来。

剪开一个蚕茧,发现里面有蜕下来的两层皮。

这是一只雌的和一只雄的,在交配中。

甚至还有这样的。



有些已经产卵了。



这么多蚕蛾,交配完,产下了这许多淡黄色的卵。

正在产卵中,产出来的卵,成了一条弧线。
最后编辑胡璐佳 最后编辑于 2025-05-11 15:41:16
TOP
6#

今年养蚕是从4月1日买的一龄蚕寄到家,到五一期间结茧,前后一个月多点。到今天,还没有蚕蛾钻出来。

寄到的一龄蚕。

一龄蚕,到底还小,只能啃一点叶肉。



蚕刚到的4月初,桑叶也才刚刚冒芽,而且小区里好多小学生都在养蚕,供不应求啊!还是淘宝快一点。量大且叶子大。
有意思的是刚好有一天刷到一个视频,有一个人就是靠着种桑叶发家致富,将助力全国小学生养蚕大业这件事做大做强。他那个桑园里的桑叶还真是比我们见到的桑树的叶子大很多,而且发芽早。看来,只要你有敏锐的眼光,你也能够成为一个行业的头部人物。


到4月中旬,我们这边北塘河边的桑树也枝繁叶茂了,不用愁桑叶啦。



到4月下旬,这70来条蚕,都又肥又大了,对桑叶的需求量可大了,一天能吃到一袋子。全家总动员,采摘桑叶,给他们搞卫生,忙得不亦乐乎。
我女儿反而越大胆越小。小时候还敢拿在手里玩的,现在只敢用夹子夹了。
TOP
7#

只要是学生自己亲身去养,都会有收获
TOP
8#

期间出现了两次蚕宝宝生病的情况,连着两天基本都有六、七条生病。幸好及时把它们挑出来处理掉了。怀疑可能是桑叶的问题,要嘛是冰箱里拿出没晾凉就喂了,要嘛是下雨那天采摘的桑叶粘了比较多的水,使得吃了这样的桑叶的蚕,生病了。这一下损失近20条蚕。好可惜。
病蚕

健康的蚕
TOP
9#

蚕开始结茧的时候正好我们都去旅游了,就奶奶在家,当这70条蚕要结茧的时候,愁煞了我们奶奶,尽管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还是导致有近一半的蚕没有成功结茧。损失惨重。




等我们回到家,看到有些蚕的丝只能平铺着,有些蚕已经死了,化水了。觉得它们好可怜呀。是我们没照顾好它们。
最终收获30来枚蚕茧,颜色真好看。
TOP
10#

这么多好看的蚕茧,试试做成扇子吧。说干就干,淘宝了材料,顺便还买了10来个白色蚕茧。先用白色的试试。



买的材料包会附赠说明书,很容易上手。
说干就干,煮了10个蚕茧,用筷子一搅,很多丝就都缠在上面了,直到理出一根丝,就可以绕在扇面上啦。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些丝绕了我一个晚上,扇子上还只是薄薄的一层。看来,相当耗时,只能等周末再继续了。
TOP
11#

蚕宝宝虽说生命历程短暂,但是要变成蚕蛾,真的是伟大的生命历程
TOP
12#

有了之前的小试一下,周末再做,就有经验了,一下放进去十来个金色蚕茧,多搅搅,丝头多一些,绕得就快一些,十几根一起绕。果然,进度大大加快,3个小时,34个蚕茧,绕完了两个扇面。阳光下,怪好看的。

你们都为了我的蚕丝扇事业献身了,给你们拍照留念。

这个形状比较容易绕,也不太会散。绕丝既需要耐心,又需要技术,要是有个手摇的绕线器就好了,真是绕到怀疑人生,手太酸了。而且两个边边最难绕。

以后大家不要买这个形状的,因为上头的丝容易散出来,而且会连带着后面的丝也一起散出来。

还意外发现这个蚕茧中还包进去了一个蚕宝宝,这个蚕宝宝都在蚕茧里发黑腐烂了,又是两只个可怜的小生命。怪不得当初理蚕茧的时候发现一颗特别肥大的,原来里面有两只呀。
TOP
13#

蚕丝扇,成品展示。


虽然包了边,但还是不太满意。


这个形状的扇面真心不推荐,扇框还被我绕弯了,可能绕得时候太紧了。








这把就比较好看了,做完慢慢的成就感。
TOP
14#

还留下几个蚕茧,给女儿看看它们破茧成蛾的样子。
TOP
15#

有意思的活动
TOP
16#

养蚕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学生普遍都很喜欢。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过,上课的时候说起来才头头是道。
TOP
17#

做成蚕丝扇,成就感满满
TOP
18#

这个蚕丝扇还加了很多小装饰,漂亮
TOP
19#

养蚕真的是很棒的一个活动呢
TOP
20#

养蚕结茧抽丝成品,很有意义的活动。
TOP
21#

每一年都带着孩子养蚕,干干净净,不反感铲屎
TOP
22#

试试电钻
TOP
23#

回复 21楼秋清的帖子

我也觉得蚕砂的味道挺可以接受
TOP
24#

回复 22楼姜小圩的帖子

还真有过这样的想法,就是没付诸行动
TOP
25#

回复 4楼高大的帖子

是的,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TOP
26#

回复 17楼求学问路的帖子

是的,尤其是过程艰辛,结果就越有成就感。
TOP
27#

回复 16楼一剑飘香的帖子

确实是这样,亲自养过,定会有很多话想说。
TOP
28#

回复 11楼毛闺芳的帖子

是呀,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TOP
29#

记录的好详细,真是不简单。
TOP
30#

记录很详细,我也养了蚕宝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