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宁波镇海:聚焦能力,赋能课堂 ——镇海区第十一届“雄镇课堂”...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聚焦能力,赋能课堂

——镇海区第十一届“雄镇课堂”小学科学专场暨第次青年学习社活动


    乘着五月的暖风,怀着教研的热情,2025年5月8日,镇海区第十一届“雄镇课堂”小学科学专场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聚焦关键能力,赋能生命课堂”为主题,旨在加强小学科学教学研究,探索新课标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开启教研新篇章。


    第一节课,李乐杭老师执教《地球——水的星球》一课,课程以“地球上的水”为主题,通过视频导入,分为四个环节:观察地球、量化比较海洋与陆地面积、寻找其他水源、了解水资源作用。学生通过拼接法和数格子法探究海陆面积比例,得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科学结论,并延伸至湖泊、河流等水资源形式。最后,通过讨论水的作用与保护,引导学生认识水是生命之源,培养节约用水和环保意识。课堂注重互动与实操,激发学生科学思维。


    第二节课,梁慧颖老师执教《根据太阳辨别方向》一课,通过手影游戏和鸽子导航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学生通过分析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确定教室方位,并结合模拟实验探究“影钟法”的原理。通过立杆观察影子变化、绘制影子轨迹,学生理解太阳位置与影子方向的对应关系,掌握“影钟法”操作步骤。本节课侧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和实践能力,传承古代智慧,渗透科学思维。


    第三节课,李琦老师执教《弹簧测力计》一课,围绕“弹力与测量工具”展开,以拉力器游戏导入,通过橡皮筋伸缩现象引出弹力概念。以检测绿豆质量为驱动问题,对比橡皮筋与弹簧测力计的优缺点。学生通过改进自制测力计并进行测量,体会精确性提升。进一步对比实验室弹簧测力计与自制装置,结合数字测力计展示测量工具的精密化趋势。最后联系生活实例,深化弹力应用认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工具改进意识。


    第四节课,马澄儿老师执教《产生气体的变化》一课,通过“鞭炮爆炸”实验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确定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产生气体,进而围绕“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展开探究,最终验证气体为二氧化碳。拓展环节联系生活,分析其应用并判断化学反应本质,延伸其他获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


    第五节课,姚誉老师执教《比较不同的土壤》一课,以"帮植物选土壤"任务驱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首先借助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学生利用看、摸、加水等方法观察比较三种土壤的颗粒大小、黏性和渗水性,使用雷达图记录数据。实验中注重变量控制和现象分析,发现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特性差异。通过关联植物习性,学生运用证据推理出仙人掌、莲花、月季分别适合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最后拓展至其他植物,并渗透土壤保护意识,体现了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的核心素养。


    课后,区名师贺超燕老师结合五节课的亮点,带来讲座《微项目化活动提升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探索》,探讨如何在科学课中通过微项目化学习搭建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她指出,项目化学习应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通过真实情境驱动学生学习,用高阶活动带动低阶学习,最终将学习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在座教师收获颇丰。


最后编辑王宁 最后编辑于 2025-05-12 14:55:24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