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前观察,优点一般是通过布置一些简单的观察任务激发学生好奇心,学生会发现月相的一些差异(如形状不同、位置不同等),为后续课堂讨论提供鲜活素材。但缺点在于缺乏观察方法的指导,不能布置长时间的观察记录,例如如果这时候先让学生记录月相的话,就容易误用阴影标记月相亮面、对阴雨天的记录中断也不会处理。
安排在课后观察,优势在于学生了解了月相周期性(约29.5天)、基本形态(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循环)等核心概念后,能更精准地设计观察记录表并辨识关键特征,即使有阴雨天,也可以辅以模拟实验(如篮球绕行模拟月地运动)强化规律认知[。缺点在于,主动发现会削弱一些,验证性活动为主。
其实,课前观察和课后观察都是需要的,“观察-学习-修正观察”的迭代模式更优。课前可以先布置简单观察任务引入问题,再通过课堂知识梳理与实验模拟构建框架,最后进行修正性系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