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项目情境,开启抽象思维
以五上《水的作用》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创设“校园花坛保护计划”的项目情境,为学生开启抽象思维的大门。
项目启动之际,教师引领学生前往校园花坛开展实地观察,发现花坛里的土壤状况不佳,有些地方出现沟壑,有些地方土壤干裂。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原因,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为圆满完成校园花坛保护计划,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并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持续观察花坛动态。他们发现,下雨天时,由于花坛地势较低且排水不畅,雨水汇聚导致土壤被冲刷,形成沟壑,冲倒了花草;而在晴天,长时间的日晒加上花坛周边没有足够的植被涵养水分,土壤水分快速蒸发,导致干裂,花草缺水枯萎。
基于上述观察与发现,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着手设计保护方案。他们提出,在花坛周边种植根系发达的草本植物,借助植物根系稳固土壤,减少雨水冲刷;在花坛角落挖掘小型蓄水池,下雨时收集雨水,干旱时用于灌溉,改善土壤水分条件;重新规划花坛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顺畅排出,避免积水问题。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学生以校园花坛这一熟悉的具体情境为起点,历经观察、分析、设计等关键步骤,逐步从具体现象中抽象出地球表面的地形、植被、水分等因素相互作用,影响土壤和植物状态的科学原理,成功建立起不同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顺利开启抽象思维。如此一来,学生们不仅理解了单元中的抽象知识,还切实掌握了将知识运用到解决校园实际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