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观看特级教师曹庆明《声音的产生》有感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这几天我在观看上海特级教师曹庆明老师的《声音的产生》,因为看得太入迷了,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完全沉浸在课堂上。

  总的感觉,曹老师整堂课就是和学生一起在热热闹闹地玩“声音”,玩着玩着,学生不自觉地对声音产生了兴趣,在一次次地玩耍中,发现了声音的奥秘,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见解不断提升。



          

最后编辑付出永远美丽 最后编辑于 2025-05-11 11:14:41
分享 转发
TOP
2#

丰富器材助学生玩耍,促学生探究

一、丰富器材助学生玩耍,促学生探究

  曹老师在本堂课准备了大量的能发出声音的物体:从小小的一张纸到大大的一面鼓;从常见的哨子到稀奇的钵;从学生准备的各种乐器到教师准备的各种发声材料。可以夸张点说,只要能发出声音的,曹老师都带进了教室,俨然成了各种发生器的聚会。学生在玩中感受到了不同发生器虽然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但是发声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振动产生的。我想,曹老师之所以准备这么多器材,目的就是让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科学概念更有说服力。



        


        
最后编辑付出永远美丽 最后编辑于 2025-04-19 12:55:44
TOP
3#

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真知
TOP
4#

  不仅如此,曹老师引导学生用一种材料玩出多种花样,以此来证明声音的产生最终都是有振动产生的。以一张纸为例:曹老师出示一个核心问题:你能通过哪些办法,可以使一张纸发出声音?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弹、吹、拍、抖、撕等方法,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参与的积极性也上来了;接着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纸哨,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教师追问:吹的时候嘴唇有什么感觉?手有什么感觉?初步感受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TOP
5#

   曹老师准备的材料看似琳琅满目,实则都有其教学深意。在课堂上不难发现,曹老师准备的材料中从多角度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从材料发声方式的不同:吹拉弹奏、拍抖撕揉等方式。但不管何种方式,其本质都是一样的,物体都发生了振动,即多渠道证明振动产生声音;从材料形态不一样研究:包括了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振动,但不论何种形态的振动,都证明了只要物体发生振动就能产生声音;从材料间振动的传递,进一步证明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曹老师通过多角度,多维度的方式,更充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TOP
6#

  丰富的器材帮助学生更有兴致地进行科学玩耍,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而多角度、多维度的研究探索,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科学验证更可靠: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TOP
7#

二、抖擞精神激学生兴趣,展学生思维

  曹老师看起来快退休的老师,但上课充满激情,语言中气十足,肢体丰富多彩。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师对课堂的热爱,对学生的喜爱。



          

TOP
8#

  曹老师的语言抑扬顿挫。他用高亢的声调说:“物体发声过程是否与振动有巨大的联系,再次深刻地体悟一下到底有没有关系……”他用赞美的语言在表扬学生:“太了不得了,你真的太了不得了”“哇,你更了不得,你们是英雄相惜”……;他用细声轻柔的语言跟学生交流:“我非常喜欢你……”

  不难发现,当曹老师说到重点问题时总是用高八度的声音提醒着学生,体现着对课堂的把握;当曹老师与学生交流时总是用温柔的语言,体现着对学生的关爱;当曹老师表扬学生时,总是带着激情四溢,体现着对学生的褒奖。



          

TOP
9#

  曹老师的肢体丰富多彩。你看,他开始手舞足蹈了,那是在用肢体语言告诉学生科学就是这么奇妙;你看,他蹲下身子,那是在静静地聆听学生的观点;你看,他跟学生一起吹气球、折纸哨,那是在和学生一起玩耍……

  可以看见,曹老师用肢体语言告诉学生科学就是那么美妙;曹老师用肢体语言告诉学生老师就是你的朋友;曹老师用肢体语言告诉学生实验就是那么有趣……



        


  这就是语言和肢体的魅力,它诠释着曹老师的科学教学的喜爱,对学生的喜爱;它也传递给学生要爱科学、爱思考……

TOP
10#

三、多种奖励赞学生表现,提学生发展

  曹老师在本节课中最不吝啬的就是对学生的褒奖,从物质到语言再到肢体,发现每时每刻都在赞美学生,奖励学生。在这样宽松又充满赞美之词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总是令人欣喜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总是不经意间提升了。


          

TOP
11#

  曹老师的物质奖励丰富多彩(铅笔、书签、本子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报价导入开始到课堂结束物质奖励就没有停过。凡事表现好的,曹老师就立刻予以物质奖励。最让人意外的是,导入报价得物质奖励这部分。曹老师让学生报自己手中的物品,通过高了低了的游戏方式,接近了就把手中的物品奖励给学生。这样的导入,一方面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报价神奇的钵(故意觉得高大上,无价之宝),引出本科学习,自然而又有趣,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TOP
12#

  曹老师的赞美声始终萦绕在课堂上。吹纸哨时,“好,很棒、曹老师给你大大的赞”;学生让自己带来的宝贝发出声音时:“让自己的宝贝发出声音,非常好,非常棒,大家课前做的作业非常认真”;当气球爆了,猜想原因时:‘两个同学都有一个伟大的猜想……’;当学生说见解时:“我的天哪,大家给他点掌声,我太羡慕你了,这是一个科学小博士。”……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用不同的语言赞美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学生的思维发展越来越宽。


        
TOP
13#

  曹老师的肢体表现让学生有成就感。有时候,学生回答时他会表现出惊讶,仿佛在说真的吗,你太厉害了;有时候,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时,他竖起大拇指,然后拉着学生选礼物,仿佛在说你的见解令我佩服;有时候,学生回答时,模拟学生回答的动作,仿佛在说你的回答我理解了……曹老师的各种肢体语言无不展现着对学生的肯定和褒奖。



        


  物质奖励、语言奖励、肢体认可,这样的方式赞美学生,学生就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断地表扬,更激励着学生的科学思维的碰撞,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TOP
14#

  曹老师围绕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以丰富的器材为依托,通过让纸发出声音,折纸哨、让自己的宝贝发出声音,吹气球,吹口哨,音叉产生振动后传递振动等活动,在热热闹闹的玩耍中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在课堂上,曹老师用丰富的实验器材,丰富的奖励方法,丰富的语言和肢体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TOP
15#

玩中学,学中思
TOP
16#

从不吝啬对对学生的褒奖,这是作为老师的头等大事!
TOP
17#

物质奖励、语言奖励、肢体认可,这样的方式赞美评价学生,值得学习
TOP
18#

简约的课堂,效果不错
TOP
19#

玩中学,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课堂。
TOP
20#

学习曹老师的语言~
TOP
21#

好有活力的课堂,哪里可以看啊
TOP
22#

这是高手 学到了
TOP
23#

被你种草,我也去听听这一堂课。
TOP
24#

想问下你是哪里看的呀?
TOP
25#

回复 24楼胡璐佳的帖子

淘宝上买的
TOP
26#

课堂中还是要让学生参与投入到其中,这需要教师有极强的能力,能适时拉回来。
TOP
27#

回复 17楼火柴盒的帖子

对,这个赞同
TOP
28#

哇,这样的课堂玩中学,趣味横生,学生一定很喜欢,能最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TOP
29#

喜欢这样的课,感谢分享。
TOP
30#

这些大神级教师的板书都是普通的,手写的,简约而不简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