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大意义
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关键支撑作用。
(一)重视科学教育是我们党历久弥新的优良传统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宣扬科学思想,向民众传播科学知识,并支持开展科学研究。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向全社会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强调要把世界科学的先进成就迅速介绍到我国科学、生产和教育部门,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保卫国家安全。1963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1977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大方针,迎来了“科学教育的春天”。从此,我国的科学事业及其教育工作就迈上了制度化建设和普及化发展的康庄大道。
(二)加强科学教育是新时代强国建设的奠基工程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中小学科学教育,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2016年,在给北京市八一学校学生回信中,鼓励他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2020年,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2023年4月,在参加植树活动时,特意关心孩子们学校生物课安排情况,询问孩子们对植物了解多少,叮嘱孩子们要从小热爱科学;5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培养学生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勉励同学们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7月,在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勉励科技工作者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可以看出,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饱含着对青少年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殷切关怀,寄予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奠基的深切期待。
(三)创新科学教育是世界大国制胜未来的关键举措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西方对我国科技发展的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未来科技进步将更多依靠原始自主创新、创新人才将更多依靠自主培养,我们必须加快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近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极为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将其作为在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赢得先机的重大抉择。美国颁布《美国竞争力法》等系列法案,强化科学教育战略引领作用,发布科学教育标准,强调科学工程实践、跨学科概念与学科核心知识三项重点,倡导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德国实施MINT(数学、信息科学、自然科学、技术)教育行动计划2.0,要求从多元合作、确保质量、家庭参与、加强研究、早期培养等方面深化落实。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实施了类似的举措,大力支持中小学加强科学教育。可以说,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的关键一招,必须主动超前布局、切实抓紧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