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点亮小灯泡》一课的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1#
成功之处
1.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对亲自点亮小灯泡兴趣浓厚,小组合作探究氛围热烈。当看到小灯泡亮起时,学生获得了成就感,激发了对电相关知识的探索欲 。比如在尝试不同连接方法时,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尝试,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
2. 重视实践操作: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连接电路,使他们对电路连接有了直观体验,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数学生能在操作中逐渐理解连接方式与灯泡亮灭的关系 。
3. 关注知识生成:在引导学生理解小灯泡点亮原理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经历思考和探究。如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构造、分析连接点与电池正负极的关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闭合电路的概念 。

不足之处
1. 教学流程把控:部分环节节奏把握欠佳。比如在学生自主探究环节,有的小组进度快,有的小组进度慢,导致整体教学节奏不够紧凑,后续总结环节时间略显紧张 。
2. 难点突破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电流流动路径、形成闭合电路概念存在困难。虽采用多种方式讲解,但部分学生仍难以清晰掌握,从学生绘制电路图的错误率较高可以体现 。
3. 小组合作效果:小组合作存在不足。部分小组分工不明确,出现个别学生主导操作,其他学生参与度低的情况;且小组讨论有时偏离主题,效率不高 。
4. 资源利用不充分: 课堂上生成的一些教学资源,如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独特的连接方法等,没有充分利用拓展教学内容、深化学生理解 。

改进措施
1. 优化教学流程:下次备课更精细预设学生探究情况,设置合理时间节点。如提前设定探究时间,时间到后及时引导小组停止操作,进行组间交流,分享进度与成果,保证教学节奏 。
2. 创新难点教学:针对电流路径等难点,引入动画演示、模拟实验等方式,将抽象知识直观化。比如制作动画展示电流在电路中流动过程,或用模拟软件让学生在线操作感受闭合电路 。
3. 强化小组合作:明确小组分工规则,如设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等角色。开展小组合作技巧培训,教导学生如何有效讨论、倾听与分享。同时,教师加强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偏离主题的讨论 。
4. 善用课堂生成:更加敏锐捕捉课堂生成资源,遇到学生提出的好问题或独特方法,及时组织全班讨论交流。将其转化为深入探究的内容,拓展学生思维 。
分享 转发
TOP
2#

常规课确实会暴露很多问题,有反思就很棒
TOP
3#

平常都急着赶进度,上课。反思反而弱化了,感谢分享,以后要多反思。
TOP
4#

反思促进成长。
TOP
5#

可以反思 成一篇小论文了
TOP
6#


有反思,有进步
TOP
7#

有思考,有进步。
TOP
8#

这种课还是很有意思的。
TOP
9#

教学的价值给学生,让他们成长;反思的价值给自己,让教师发展。
TOP
10#

每节课都有反思,有用心的科学老师
TOP
11#

点亮小灯泡这节课很重要的是把看不到的小灯泡结构可视化
TOP
12#

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
TOP
13#

反思促进成长。
省测的时候,让学生选择答案,很多学生没有学扎实,往往没有真正经历过点亮灯泡,才会做错题目。
TOP
14#

反思详尽且务实,既肯定了激发兴趣、实践操作等成功之处,也指出了流程把控、难点突破等方面的不足
TOP
15#

反思确实能促进老师不断前行。
TOP
16#

人人都测一下
TOP
17#

反思促进成长,每一节课都会有收获,反思自己课堂的优点及不足,不断提升不断完善
TOP
18#

课堂反思促进教师水平提升
TOP
19#

反思是自我提高的好办法
TOP
20#

学生看到小灯泡亮起就很兴奋
TOP
21#

点亮小灯泡在成人开来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学生点亮成果会很惊讶,仿佛发现了新大陆,我们常用的电器本身也是这样的结构,能让孩子大大产生科学的兴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