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Muti
3月21日,在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开展了“启迪科学智慧,共筑成长桥梁”主题教研活动,余晓磊老师和姚誉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节精品课,这两节课紧扣教科版教材,以“探究实践”为核心,展现了小学科学课堂的创新范式。
姚誉老师执教了《比较不同的土壤》,该课以枯萎的凤仙花这一真实情境引入,利用雷达图来进行五个维度的数据记录,带领学生探究三种土壤之间的区别。通过观察、揉捏成团来辨别沙质土、黏质土与壤土的颗粒感与黏性,并且有效利用自制教具来控制实验变量,观测三类土壤渗水速度的差异,通过“实验现象→数据记录→结论推导”三步链,构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念,让学生对三种土壤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图片1.png(719.29 K)2025/3/28 22:55:40图片2.png(968.29 K)2025/3/28 22:55:40
余晓磊老师执教了《岩石的组成》,课程伊始余老师就向学生展示了一块紫晶石,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迅速地进入了课堂状态。通过对花岗岩的初步观察,孩子们对于花岗岩的组成已经有了初步的猜测,为了进一步寻找证据,余老师带领大家从光泽、透明度、条痕入手进行观察,得出了进一步的推测,为了使结论更可靠,余老师还借助了人工智能来帮助孩子们,最终成功确定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通过所学知识孩子们学以致用,推测出大理岩、砂岩的矿物组成成分,并在余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了矿物的广泛应用。图片3.png(456.18 K)2025/3/28 22:55:40图片4.png(521.88 K)2025/3/28 22:55:40
活动最后,老师们围坐一堂,收获颇丰,针对这两节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中肯的建议。镇海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张海波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总结和点评,同时鼓舞年轻老师要好好努力,希望能为小学科学创造出更好的明天。
蓝青学习社为区内的科学教师搭建了一个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不相互学习,不断成长。
朱钻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