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科来探讨:古代科学启蒙 [复制链接]

1#

小科来探讨:古代科学启蒙


①缘起

最近接下一个课题子任务,大概关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沿革,

其实重点全在于近代西风东渐以来的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

私下检索了好些古代资料,窃以为

不该只讲近代西方科学课程的影响,

更要追溯古代中国科学启蒙的渊源。


②结论

结论先行——

中国古代小学:

虽无科学课程,

但有科学启蒙!


③论据

1、蒙学文献:系统化的自然认知框架

1.1 识字课本中的物类图谱

秦代《仓颉篇》"春揄夏耩,秋获冬臧" 讲农耕时序,到

汉代《急就篇》"稻黍秫稷粟麻秔" 构建农作物谱系。至

宋代《名物蒙求》,更是出现系统化的自然启蒙体系:

    天文卷:"云维何兴,以水之升"(水气循环理论)

    地理卷:"黄河九曲,泰山独尊"(山川水流认知)

    生物卷:"蚕眠三起,鹊巢知风"(动物行为观察)


1.2 韵文节律中的科学记忆

《三字经》"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讲乐器材质(声学材料),

《百家姓》"冯陈褚卫"注疏解说 "冯,马行疾也"(动物力学观察)。

《龙文鞭影》"女娲炼石,盘古开天"则是"元气剖判"的宇宙生成论。



2、诗词歌赋:具象化的科学观察训练

2.1 自然意象中的规律捕捉

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其实暗含流体力学细致观察。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揭示垂直气候差异。


2.2 田园诗歌中的生产启蒙

范成大"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记录儿童农事模仿,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则点明实践的重要性。



3、笔记杂录:生活化的科学实践记录

3.1 方士笔记中的技术启蒙

葛洪《抱朴子》"丹砂烧之成水银"(化学变化)、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焰色反应),

宋应星《天工开物》"舟车何以制盐?" "煮海为盐"(蒸发结晶)。


3.2 文人笔记中的观察案例

沈括《梦溪笔谈》"世传虹能入溪饮水信然"(色散现象

苏轼《物类相感志》"慈石吸铁,隔碍潜通"(磁学现象)


④展望

以上文献记载种种举不胜举

更勿论熟知的科学发明实例 ——指南针、印刷术、浑天仪和地动仪 等等等等


如此看来

即使还不是科学课程?

难道还不算科学启蒙!


诚然

学习近代西方毋庸置疑

追忆古代中国倍感亲切


回溯古代中国科学启蒙

追逐现代西方科学课程

可矣

最后编辑稻草堆里的鱼 最后编辑于 2025-03-27 16:26:09
分享 转发
TOP
2#

古代科学启蒙,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TOP
3#

回复 0楼俞英南的帖子

潜心研究,感谢分享
TOP
4#

中国古代科学值得吾辈仰望
TOP
5#

哇哦,陈老师开始探索古代科学啦
TOP
6#

中国古代科学值得吾辈仰望
戚调菊 发表于 2025/3/27 10:14:14
嗯嗯 我亦如是观
以温情观照古代中国历史
用敬意看待古代中国科学
TOP
7#

哇哦,陈老师开始探索古代科学啦
皮卡裘二 发表于 2025/3/27 10:27:32
浅浅薄薄地涉猎呢 跟大家一起探讨哈
TOP
8#

只因我们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被西方国家远远地落在了后面。同时我国长期处于农业为主,以经验主义指导生产,直到近代一步跨越到现代并没有经历真正的工业革命,所以一提起科学就认为是西方传过来的。
TOP
9#

只因我们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被西方国家远远地落在了后面。同时我国长期处于农业为主,以经验主义指导生产,直到近代一步跨越到现代并没有经历真正的工业革命,所以一提起科学就认为是西方传过来的。
林杰 发表于 2025/3/27 14:02:51

嗯嗯 纯是结果看原因
其实西方科学是从文艺复兴才开始
文艺复兴也就是从古代西方找启蒙
所以我们自己的科学启蒙更要溯源
回到源头再创造 寻古也是创新
TOP
10#

中国古代的智慧
TOP
11#

个人认为,中国古代科学启蒙很重要的一个用途是服务于农耕。因此,从流传的中国古籍中也能看到,很多和科学相关的主要是农学和天文学方面的著作(天文学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服务于掌握农事规律)。如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氾胜的《氾胜之书》,王祯的《王祯农书》等等。如果把这些著作视作教科书的话,那么中国古代也算是有科学课程的。
TOP
12#

个人认为,中国古代科学启蒙很重要的一个用途是服务于农耕。因此,从流传的中国古籍中也能看到,很多和科学相关的主要是农学和天文学方面的著作(天文学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服务于掌握农事规律)。如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氾胜的《氾胜之书》,王祯的《王祯农书》等等。如果把这些著作视作教科书的话,那么中国古代也算是有科学课程的。
翁昌舟 发表于 2025/3/27 15:32:50

嗯嗯 有理呢;
古代科学大多为了农耕和天道(解释大自然);
确实有科学相关书,但是没系统教学,所以还不能称为科学课程吧。
TOP
13#

回复 0楼俞英南的帖子

潜心研究,感谢分享
俞英南 发表于 2025/3/27 10:10:00
研究远说不上呢 拿出疑问跟大伙讨论啦
TOP
14#

科学探究,从古自今
TOP
15#

科学探究,从古自今
西湖吴晓 发表于 2025/3/27 16:19:56
嗯嗯 完全认同 科学探究 从未停止
TOP
16#

中国古代的智慧
18768391137 发表于 2025/3/27 15:19:05

古人的智慧 今人的启蒙
TOP
17#

科学知识贯穿古今
TOP
18#

科学知识贯穿古今
卢玲飞 发表于 2025/3/28 9:02:02
不管科学课程 还是科学启蒙 统称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贯穿古今
TOP
19#

这个资料查起来费功夫的,老师好有耐心
TOP
20#

感谢分享,食物的进阶中也有科学
TOP
21#

古人的智慧为现代的科学奠定了基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