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展模拟实验,助推思维发展 虽然通过地图确定了北京和乌鲁木齐的相对地理位置,学生仍然不能直接判断出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于是何老师再顺势加以引导:因为地球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无法看到它的真面目,但可以通过做模拟实验来观察。
学生用手电筒和地球仪进行分组模拟实验。为了增加模拟实验的科学性思考,在学生制定实验方案和讨论实验要求时,何老师提出了几个针对性问题:"迎来黎明之前,北京和乌鲁木齐是白天还是黑夜呢?我们该怎么表示呢""怎样来确定手电筒和地球仪之间的距离呢"等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手电筒的光应照亮半个地球仪,北京和乌鲁木齐迎来黎明之前应处在地球仪没有被照亮的那一面等问题。学生在做这个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兴趣盎然、分工合作、认真操作、探究和想象。模拟实验的开展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为学生在体验、实践中理解抽象的地球的知识搭建了必不可少的"脚手架";同时,让学生的模拟实验技能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得到了系统的训练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