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心人——聆听《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阅读分享有感
柯桥区实验小学 田健健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 陈老师在《从课标解读到春晚启示:科学教育的育人导向与实践思考》中,以其独到的视角,将春晚节目与科学教学巧妙结合,将科学第一课与生活中的科技热点紧密相连,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这启示我们,作为教育者,应当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科学教育的契机,让科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贴近实际。
二、做阅读的有心人 在陈老师的阅读笔记中,我首次接触到了“费曼学习法”。她通过详实的阅读记录和深刻感悟,结合生动的教学案例,分享了对《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前三章七个关键词的深入理解。这启发我们,在阅读新书时,应当借鉴陈老师的方法,将阅读内容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读物内涵的理解,更能帮助我们明确教学方向,提升教学效果。
三、做写作的有心人 裴老师的讲座,以其清晰的逻辑和飞扬的文采,宛如一篇启发性美文,令人印象深刻。她从“启航”开始,对课标解读进行了内容分析;在“破浪”环节,剖析了教学中的困难,并借助课标解读探寻解决路径,辅以案例讲解;在“导航”部分,结合课标给出的教学建议,以《种子的传播》为例,梳理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最后,在“校准”环节,借助课标解读的智慧,落实素养目标,将理念转化为每一节生动的课堂。这场讲座不仅深化了我对课标解读的理解,更在写作上给予了我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