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4中小学教育实践新进展新趋势来了!十大特色等你来看!| 特别... [复制链接]

1#
2024中小学教育实践新进展新趋势来了!十大特色等你来看!| 特别关注
分享 转发
TOP
2#
TOP
3#

六、做强科学教育加法,中小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
TOP
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2024年,各地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校积极将科学教育加法落在实处,探索跨界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
TOP
5#

一是跨领域科学素养培育。各地各校注重“孵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树立科学志向,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素养培育过程中的应用,着力建好建强虚拟实验室等,赋能科学思维的培养。此外,科学素养的培育逐步从聚焦“硬科学”的科学课程拓展到强调跨多个领域的跨界探索。福建省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创新和推进跨学科综合学习、推进科学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等27条措施,重点解决区域和学校科学教育亟须破解的重难点任务。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台州学校作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试点学校,将科学素养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通过搭平台、走出去、请进来,将科学教育推进到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广东省广州市沙面小学教育集团尝试将科学、艺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引领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加强学生对家乡历史、习俗的认识。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城关镇第一小学依托校内历史博物馆,不仅将从“飞天”神话到航天传奇的历史具象化、课程化,还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引领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悟科学技术、人文精神与责任担当。
TOP
6#

二是跨学科教师团队打造。科学教育天然具有跨学科特性,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的科学课程而言,广泛的兴趣和跨学科思维启蒙往往更为重要。因此,一些学校在突破学科组织架构、打造跨学科教师团队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努力使教师转变观念,从“学科代理人”转变成“课程架构师”。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塘栖第三小学教育集团以航海模型教育为抓手,着力打造科学、数学、语文、美术等多学科教师组成的团队,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创新课程体系,从2018年开始开展人工智能教育,通过创建包含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共10多门3大类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培养了一支“知行合一”的跨学科式人工智能教师队伍。
TOP
7#

三是跨学段人才贯通培养。各地注重前瞻性顶层设计、“有组织”培养,建立市、区、校三级培养体系,构建大中小贯通的培养链条,汇集大中小学、校外教育、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优质资源,建设一批优质培养基地,厚植人才生长沃土。北京市八一学校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理工类高校联合建立英才班,开展跨学段、跨学科的混合式教学与育人模式。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科技高中、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等科学高中,在双导师制、衔接大学的贯通培养机制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尝试。广西梧州高级中学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贯穿五、六、七、八、九年级到高中,再指向高等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科技周末营”“创新夏令营”和“人才冬令营”贯通培养的模式发现和储备人才。
TOP
8#

四是跨边界科学文化浸润。各地各校积极探索科学家精神、科学文化在学校生活中的有机嵌入与浸润功能。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以共建组织、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理念,发起或主动联合“有志者”,组建“厦门市中小学科学创新教育联盟”。上海市张堰中学根据天文科技的特色办学定位,在建设“跨界智造”系列精品科学课程的同时,着眼于空间育人、文化浸润,打造了火星篮球公园、星系花园、天空之镜、太空育种基地等一系列兼具天文与科技特色的文化空间,把科学教育落实在学校生活的日常体验之中。对于硬件条件、经济能力有限的西部乡村学校而言,科学文化浸润对中小学生的好奇心、科学精神启蒙更加重要。贵州省织金县第十小学在塑造乡村学生科学精神、探究兴趣的过程中,利用校内路灯杆建立起我国著名科学家系列小故事宣传团,让每个农村孩子虽身处大山之中,但心在科技探索的星辰大海。
TOP
9#

在已有成效的基础上,中小学科学教育可以在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探索:一是深化学科实践,改进学教方式。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扭转实验教学笔试化、视频化和记忆化倾向,整合科学类相关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内容,开展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培育项目探究式实验教育精品课程,结合人工智能、智慧校园建设,形成复合型、创新型综合实验育人环境。二是注重师资培养,加强跨界研修。健全科学副校长制度,引进以科学副校长为核心的校外团队,将学校自主培养与校外师资资源相结合,建立科学教师跨校跨机构跨学科常态化教研制度,探索大学、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与中小学科学教师的“组团式”结对,建设科研项目成果与科学教育实践的对接试点机制,推动科研资源在基础教育领域顺利转化。三是统筹社会资源,搭建区域平台。建设科学教育示范区,加强政府机构多部门协同,全面统筹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科技企业等,为不同年龄段学生构建多类型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组织区域内学校定期开展校外科学探究实践活动。
TOP
10#

科学教育提升到非常高的地位,可见其中的重要性
TOP
11#

了解科学教育政策前言
TOP
12#

加强科研引领,促进成果转化。
TOP
13#

四是数字化赋能转型变革,中小学高质量发展获得赛道新动能。
TOP
14#

全链条、融合式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势所趋。
TOP
15#

认真学习,认真思考
TOP
16#

科技强国,科学兴邦,科学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TOP
17#

务实教育才是教育的根。
TOP
18#

了解科教前沿,助力科学教育。
TOP
19#

教育最本质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发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