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要不要这么较真? [复制链接]

1#

要不要这么较真?

      临近期末,大家都在复习迎接考试,QQ群里不时有讨论。在讨论中,我总感觉有些地方我们过于较真了,现在罗列一些请大家分析分析。


      1、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对于这句话,我觉得应该是对的,理由是这句话只要求我们考虑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关系对物体影子的影响,而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但有老师说是错的(作业本参考答案也说是错的),没有指明屏的位置情况。


      2、毫升、升是体积单位。


      有一部分老师认为是对的,是液体的专用体积单位。但有一部分老师认为是错的,它们是容积单位,理由是:数学学科中和字典中都讲是容积(容量)单位。但我觉得有没有必要这样去分析呢?我们说100毫升水难道表示的不是水的体积,而是水的容积吗?


      3、同一时间,太阳下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


     有说对的,在相对的范围里实际情况确实是这样的。也有说错的,在南北半球来说方向就不同了。我同意前一种观点,这里所指的范围应该是我们的视野范围,而不是思想范围。


 


      较真我觉得是好事情,说明我们在思考。但是这样的较真我觉得会使学生手足无措,对一些原本不需要深思熟虑的东西也会苦思冥想,不相信自己原本的直觉,就像赵本山的《卖拐》中一样,次数多了,对“1+1=2”也会产生怀疑。这样的学生应该不算是科学思维发达,科学素养高的学生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 22:14:26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我最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呢?小学科学的知识范围是否有个度,如果没有度,我们教师的水平我想也不够了,有些题目的答案也就无法找到正确的答案了。你说金属是固体吗?我可以找水银来否定,你说水是液体吗?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改变。又如今天讨论到的一个问题,食用盐是从海水里提炼的吗?有些说从井里也可以提炼,湖里也可以……?这样一来,我真怀疑大多数题目都没有准确的答案了。
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地址:  http://dsxsxx.com/qx/    欢迎你多关心气象信息
TOP
3#

这么说呢?科学知识本来就是严谨的。但是事无巨细都要加上一些前提,也很麻烦的。这里有个度的问题。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4#

别研究的太深了!别活的太累。
永远不带假面具! 在虚拟的网络里可以活得很真实——想说就说; 在现实的生活中习惯过得较悲怜——自怨自艾。
TOP
5#

1、较真是需要的,要不然真理怎么被发现。


2、太较真,就不必了,小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就像晓秋老师说的我们小学科学老师还没有这个能力去太较真。

TOP
6#

要较真,理不辨不明!


 


但有些问题往往是因为表述的问题,如果加一般情况下,答案就可接受一些!


 


记得喻老师曾给我们讲过“轻和重的物体谁落得快” 的案例,我印象很深刻,科学发展无止境,我们目前看到的仅仅是现有条件下的。


 


引导学生合理的表述,不轻易下唯一的死结论,可能会轻松很多。


 


楼主的一二两题都是由于表述不完整引发的!


1.光源、屏幕位置一定,那结论是对的,但屏幕位置不一定那就不肯定了。


3.同一时间指出来了,地点没指出,表述有漏洞。


 


第二题我理解容积常是指液体的体积,是体积的一种。也是体积单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 13:46:44编辑过]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7#

我觉得不是较真不较真的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对于小学生而言,假如我们换位思考,把老师们“严格”意义的想法告诉你,你一时能接受吗?


或换言之,在你小学阶段时,学到的知识和现在你所掌握的知识,更远一点,站在科学的最前沿的研究人士、科学家的知识,会相同吗?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按照学生的思维来判断即可。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TOP
8#

新围小学沈文良(448919086) 
12:55:17
       该较真时必较真
    昨天,在QQ群上就小学科学浙教版三年级上册《作业本》43页第5题判断题“毫升是体积单位”这一题该判对还是错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好不热闹。一派以我为代表坚持认为“毫升是容积单位”一派以陈荣林老师为代表认为“毫升是体积单位”。今天,在科学网站上看了何老师转发自浙江小学科学论坛中陈荣林老师的一篇帖子“要不要这么较真?”其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歧。感觉有些不吐不快。
    陈老师认为毫升是体积单位恐来源于科学教材上的一段话“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浙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P74页)
那么,毫升是体积单位吗?我认为不是,毫升是容积单位,但通常被用来表示液体的体积。
    那么体积和容积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物体所占的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或容量。很明显,容积和体积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但是体积和容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区别是: 
    1.意义不同。
    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是指容器(箱子、仓库、油桶等)的内部体积。
    2.测量方法不同。
    计算物体的体积要从物体外面去测量。例如求木箱的体积就要从外面量出它的长、宽、高的长度。计算容积或容量,由于容器有一定的厚度,要从容器里面去测量,例如求木箱的容积或容量,要从内部测量出长、宽、高的长度。 
    3.计算单位不同。
    计算物体的体积,一定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计算容积一般用容积单位,如升和毫升,但有时候还与体积单位通用。升和毫升是计量物体的体积不能用的,它只限于计算液体,如药水、汽油、墨水等。
   抛开这个问题,再来看书上的“液体体积单位是毫升”这句话科学吗?
    作为一个命题和定义,它是不严谨的,不科学的,甚至是霸道的。“液体的体积单位是毫升”,那升和立方米呢?调个头说可能会更好,如果能像数学书上那样说,那就更好了“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50页)。
    综上所述,“毫升是体积单位“这道判断题的答案应该否定的。就是说,要说“毫升是体积单位”必须加上“液体”两字即“毫升是液体的体积单位”。
    作为科学学科的教师,我们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少一些这样混淆的、无聊的概念判别。实在无法避免,我希望,我们能给他们科学的、正确的概念和定义,哪怕有些深奥,毕竟“长胡子的不光有爸爸,还有山羊”!
所以该较真时必较真!

                               萧山区新围小学  沈文良
                                    2010年1月22日午

TOP
9#

以下是引用数字在2010-1-22 12:17:00的发言:

我觉得不是较真不较真的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对于小学生而言,假如我们换位思考,把老师们“严格”意义的想法告诉你,你一时能接受吗?


或换言之,在你小学阶段时,学到的知识和现在你所掌握的知识,更远一点,站在科学的最前沿的研究人士、科学家的知识,会相同吗?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按照学生的思维来判断即可。


特别赞同“数字”的这句话:“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按照学生的思维来判断即可。”学生的思维总是有个成长的过程的,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们一步到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 13:44:20编辑过]

TOP
10#

以下是引用陈荣林在2010-1-22 13:39:00的发言:

新围小学沈文良(448919086) 
12:55:17
       该较真时必较真
    ……    综上所述,“毫升是体积单位“这道判断题的答案应该否定的。就是说,要说“毫升是体积单位”必须加上“液体”两字即“毫升是液体的体积单位”。
    作为科学学科的教师,我们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少一些这样混淆的、无聊的概念判别。实在无法避免,我希望,我们能给他们科学的、正确的概念和定义,哪怕有些深奥,毕竟“长胡子的不光有爸爸,还有山羊”!
所以该较真时必较真!                               萧山区新围小学  沈文良
                                    2010年1月22日午

 


为沈老师的观点叫好!认真学习了两遍。特别是:“作为科学学科的教师,我们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少一些这样混淆的、无聊的概念判别。实在无法避免,我希望,我们能给他们科学的、正确的概念和定义,哪怕有些深奥。”非常欣赏!敬佩!


 


“第二题我理解容积常是指液体的体积,是体积的一种。也是体积单位。”


对自己看这个问题的肤浅表述惭愧!我也教过六年级数学几年,对这个问题认识应该很清晰的,但在刚才发帖时想当然了一些,没有细细考究。


 


 


容积的确还应该表示物体能容纳的物体体积。


 


但对于“毫升是体积单位”我个人理解还是表示对的。毫升是容积单位应该不会有歧义,容积也是一种体积,那为什么不能这样说呢?难道说“毫升是个单位”是错的???


 


还是强调:该较真的时候还是要较真::“作为科学学科的教师,我们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少一些这样混淆的、无聊的概念判别。实在无法避免,我希望,我们能给他们科学的、正确的概念和定义,哪怕有些深奥。”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11#

以前我们数学中教“乘法的初步认识”,3个7相加的和是多少?列乘法算式一定是7X3,和学生较劲,学生还不领情,现在呢?7X3,3X7都一样了,其实倒过来想想,我们去买东西算账的时候,还不是都是“三七二十一”这样算出来的,


 


该较真的时必较真:作为科学学科的教师,我们都希望能给孩子们科学的、正确的概念和定义,哪怕有些深奥。但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又希望,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少一些这样混淆的、无聊的概念判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 14:30:46编辑过]

TOP
12#

大家能真诚地谈论自己的观点很感谢。但是我觉得我并没有否定“较真”,我的标题是“要不要这么较真”,关键词是“这么”,就是指像上面类似的情况有没有必要去分析得那样细致,特别是我们的对象是小学生。

TOP
13#

     “该较真时必较真”,我今天确实也去“较真”了一回。用《现代汉语词典》查了一下“容积”的含义——容积:容器或其他能容纳物质的物体的内部体积。从这个含义来看,“容积”还是被定义为“体积”的一种,因为通过语文的缩句可以得到这样一句话“容积是体积。”既然容积是体积,那么作为容积单位的“毫升”和“升”就不能是体积单位了?


     沈老师说前面说到:“要说‘毫升是体积单位’必须加上“液体”两字即‘毫升是液体的体积单位’。”这两句话的主体意思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都是说毫升是体积单位,只不过后一句加了个定语“液体的”,指向性更明确了一点而已,但并没有否定毫升和升是体积单位这一说法。

TOP
14#

1、自己上过一堂《比较水的多少》。当时看了李家绪老师的《比较水的多少》。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毫升不应该是体积单位。但自己又觉得执教过程中是要回避容积这个概念的。三年级学生辨析不了容积与体积这两个概念,至少大多数同学。就这道判断题的表述来说的确是错的,但如何解释真是大麻烦。建议改一改。


2、对于“  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同一时间,太阳下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这两题。我想还是判断正确为好。第一题,考量的中心问题在物体与光源间距离远近影响到物体的长短,屏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至于“南北半球”思考,觉得与学生认知有距离,至少是与大多数学生有距离。倘若课堂有学生提议了“南北半球”的思考,当赞一个、解释一番。没有的情况下,无需“较真”、可以“模糊”。

TOP
15#

学生有发展就是好的,不要斤斤计较于课堂上得到了多少,大家认为呢?
一直努力中……
TOP
16#

以下是引用爬爬虫在2010-1-23 12:59:00的发言:
学生有发展就是好的,不要斤斤计较于课堂上得到了多少,大家认为呢?

非常赞同“学生有发展就是好的!”


 


即使我们小老师如何较真,即使像孙悟空一样翻滚在小学科学领域的阵地里似乎很难让小老师摇身变成“钱学森期望的遗憾……”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浙江小学科学网确实培养了一批骨干的、精英的小学科学老师,尽显浙派风采!

永远不带假面具! 在虚拟的网络里可以活得很真实——想说就说; 在现实的生活中习惯过得较悲怜——自怨自艾。
TOP
17#

呵呵,依据一般情况,作出常理判断,对提出特殊或者个别情况的发展特别好的学生要予以肯定!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18#

我们不可能把所有学生培养成科学家,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2个未来的科学家


 


不要全较真,不要不较真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19#

既然学科定名为科学,那就得较真,不然就不科学了。当然还得有个度,就是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