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蓝桂勇:《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阅读摘录及心... [复制链接]

91#

把握课标才是关键,才能有的放矢。
TOP
92#

有思考的摘抄
TOP
93#

摘录

三、“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业要求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业要求是总体学业质量要求在本核心概念具体化的表现期望,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进行具体描述,是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等。

(一)科学观念维度的学业要求及其进阶分析

                    
  

学段

  

学业要求

  

1~2 年级

  

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并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识别人体的感觉器官

  

3~4 年级

  

  

能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特点;能描述常见动物、植物的共同特征;能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用于摄取养分的器官

  

5~6年级

  

  

初步认识微生物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初步认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7~9 年级

  

  

能综合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相关知识,找出生命系统构成层次的内在规律,感知生命的复杂性、开放性和层次性

(二)科学思维维度的学业要求及其进阶分析

                    
  

学段

  

学业要求

  

1~2 年级

  

  

能结合动物和植物的外部特征,比较动物和植物的异同;能概括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3~4年级

  

  

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能概括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5~6年级

  

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常见的植物进行分类

  

7~9 年级

  

  

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常见的植物进行简单的二歧分类;能使用简单的检索表对生物进行分类;能建构简单的细胞结构模型;能运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三)探究实践维度的学业要求及其进阶分析

                    
  

学段

  

学业要求

  

1~2 年级

  

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身边常见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3~4 年级

  

  

能设计简单方案,探究水、阳光、空气、温度等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知道动物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信息,列举相关实例

  

5~6年级

  

  

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形态;能设计调查活动,说出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说出常见动物和植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

  

7~9 年级

  

  

能选择适当的观察工具观察各类生物;会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并绘制简单的生物图;探究不同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

(四)态度责任维度的学业要求及其进阶分析

                    
  

学段

  

学业要求

  

1~2年级

  

通过观察,对常见的动物、植物的外在特征产生探究兴趣

  

3~4 年级

  

  

在认识常见生物、认识生物生存行为的过程中,认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以及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的积极意义;认同保护人体具有呼吸功能和摄取养分功能器官的重要性

  

5~6年级

  

  

通过对生命系统构成层次的初步学习,乐于探究和实践,关注人体健康与环境保护

  

7~9 年级

  

  

认同观察工具的使用及发展对提高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的作用,认同无偿献血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关注生物圈的保护

TOP
94#

心得

  通过对各个年段不同学业要求来看,现行教材超纲还是比较多的,这几年一直教六年级,六年级学生要求掌握的内容,在新课标里都已经放到7—9年级去了,如二歧分类法,一直是学生考试的痛点,不知道明年五、六年级新教材出来后,会不会按照新的课标要求进行修改。

TOP
95#

边读边摘录边感悟,优秀总是有道理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